1976年毛主席逝世,毛岸青未能送葬,毛新宇:父親一直很想念爺爺

1976年9月10號中午,6歲大的毛新宇找爸爸媽媽一起吃飯,剛進門,他發現照顧爸爸的醫生也在屋裡,所有人都沒有說話,隻是不停地抹淚,氣憤很是凝重。

邵華看到毛新宇來瞭,隨即示意他來到自己的身邊,含淚對他說:“你不能再淘氣瞭,告訴你一個不幸的消息,爺爺去世瞭。”毛新宇一時愣在瞭原地。

多年後,毛新宇回憶起這一幕時,內心仍然有些感慨,雖然他隻和爺爺相處瞭一兩個星期的時光,但爺爺的音容笑貌早已深深地印在瞭他的腦海,而爺爺的思想也隨著父母的講述一直激勵著他的成長。

不過,令人感到疑惑的是,毛岸青沒能參加在天安門廣場為毛主席舉行的追悼大會。未能送父親最後一程,這也成瞭他多年的遺憾……

“很久不見,很想看見他”

毛岸青是毛主席和楊開慧的第二個孩子,與大哥毛岸英一樣,他的童年也遭遇瞭很大的坎坷。

毛岸青7歲的時候,楊開慧被反動軍閥何鍵殘忍地殺害,而他們兄弟三人也是在叔叔毛澤民的安排下幾經輾轉被送往瞭上海。

然而,挫折還在延續,沒多久,收養毛岸英兄弟三人的我黨組織遭到敵人的破壞,三兄弟被迫流落街頭,靠討飯為生,三弟毛岸龍還失去瞭生命。

好在,最終黨組織找到瞭忍饑挨餓的兄弟二人,經中央的同意,於1936年被送往瞭蘇聯學習。

隨後,近十年的時間,雙方通過來往的幹部把信捎給對方,在毛主席的鼓勵下,兩個孩子一直堅強地成長著。

1946年年初,毛岸英回到瞭延安,毛主席帶病前去機場迎接,看到孩子硬朗的身體,毛主席笑得很開心,當晚,兩人敘傢常的時候,毛岸英把弟弟毛岸青寫給爸爸的信拿瞭出來。

看到毛岸青還在蘇聯學習,毛主席很是欣慰,他連夜給毛岸青寫瞭封傢書,原文如下:

一年後,毛岸青也學成回到瞭國內,為瞭他的未來考慮,毛主席沒有讓他立即回北京,而是把他安排到瞭黑龍江省克山縣參加土改試點和農業勞動。

直到1949年7月,參加完勞動的毛岸青才回到瞭北京,當時中共中央宣傳部馬列著作編譯室正急缺一個俄文翻譯,在蘇聯生活瞭十多年的毛岸青自告奮勇擔任瞭此職,並且做出瞭很大的成績。

父子倆終於有瞭見面的機會,看到思想已經非常成熟的兒子,毛主席很是欣慰,但一想到他這麼多年遭受的磨難,毛主席又感到非常地自責和愧疚。

當年楊開慧犧牲的時候,由於交通不便,消息閉塞,毛主席許久後才從報紙上得知瞭噩耗,在給大舅哥楊開智寫的信中,毛主席提筆寫道:“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如今毛岸紅已經去世瞭,不久後,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老大毛岸英也英勇犧牲,毛主席身邊就隻剩下瞭毛岸青這一個兒子,他也成瞭毛主席最大的寄托。

當得知他過度勞累工作病倒時,毛主席心急如焚,別無良策的他破例聯系瞭蘇聯方面,把毛岸青送到瞭蘇聯的醫院療養。

後來得知他與邵華結婚的消息時,毛主席更是於百忙之中發去瞭祝賀,並且專門托秘書送去瞭賀禮:一臺熊貓牌收音機,一塊手表。

“一定要繼承他老人傢的遺志”

1976年9月9日0時10分,偉大領袖毛主席在京逝世,當天下午四點,中央向全國人民宣告瞭這一噩耗,一時間,萬人落淚,山河同悲,無數的人們愣在瞭原地,久久不能釋懷。

當時,毛岸青正在傢中休養,聽到噩耗的他差點暈瞭過去,邵華同樣聲淚俱下,兩人都無法相信父親竟然永遠地離開瞭,此刻,他們無比地後悔當初為什麼沒能多去看看父親。

9月12日,毛岸青在邵華的陪同下,帶著毛新宇一起到瞭人民大會堂,當看到毛主席的遺容靜靜地躺在那裡時,毛岸青一傢都哭瞭出來,一旁的人發現主席的兒子來瞭,個個都十分動容。

按照行程安排,中央將於9月18日在天安門廣場為毛主席舉行盛大的追悼會,隻是這次毛岸青卻無法參加瞭,原來,從人民大會堂回去以後,悲傷過度的毛岸青病倒瞭,被送往瞭醫院治療。

這對於毛岸青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此後每當來到毛主席紀念堂瞻仰的時候,他的心中都感到十分地愧疚,不過,在毛主席的影響下,他已經變得足夠堅強。

除瞭早年間翻譯的大量馬列著作和發表的一系列重要文章之外,在毛主席逝世後,毛岸青還親自籌劃並組織瞭楊開慧等多位烈士的陵園整修工作,並且一直致力於講述父母和大哥的點滴往事,讓大傢從平凡中感受一傢人的偉大。

毛新宇也是如此,他和爺爺有著很多相同的愛好,比如遊泳、讀書,爺爺一直是他學習的榜樣,所以,他也不遺餘力地宣傳和弘揚偉人的傢風。

之後,毛新宇出版瞭《爺爺毛澤東》一書,並且經常追尋爺爺的足跡,到井岡山、瑞金、遵義、延安等地駐足思索,他說:“爺爺去世後,父親一直很想念爺爺,他做瞭很多,現在父親走瞭,我會一直沿著他們的腳步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