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天安門廣場重新修建,毛主席問大傢:能不能容納100萬人

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有一處建築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光輝和榮耀,是無法被任何建築所替代的,那就是天安門。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在之後被作為皇宮的宮廷廣場所使用,在當時就無比的威嚴和壯闊。

而在建國以後,天安門廣場成為瞭新中國的代表。

無論是閱兵儀式還是重大的紀念活動,天安門廣場都是中國最威武和霸氣的代表。

但是你知道嗎,在最初的時候,天安門廣場並不像我們今天看到的這樣威武和雄壯。

而如今我們所看到的天安門,離不開一個人的建議和規劃,那就是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

究竟這座古老的天安門城樓,在毛主席的建議下,發生瞭哪些變化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

1990年,八國聯軍的鐵騎踏入瞭紫禁城,天安門廣場成為瞭八國聯軍屯兵的地方,屈辱不言而喻。

清政府滅亡後,大清門改為瞭中華門,此時的天安門也經歷瞭一次改造,東西方向被打通。

之後中國經歷瞭漫長的戰爭年代,直到新中國成立,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府,天安門再次被啟用。

但是此時的天安門由於長時間沒有清理,周圍已經長滿瞭雜草,此時是一片荒涼的景象。

見此情景,一些老百姓開始自發地打掃這些雜草。

1949年8月,北京市召開人大代表會議,在大傢的建議之下,人們決定重新啟動對於天安門的建設工作。

不久之後,北京的中學生和幾千名工人,都參與到瞭天安門的建設中。

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有三千名市民參與到瞭天安門的建設之中,大傢開始夜以繼日地為天安門的建設添磚加瓦。

大傢將天安門附近的雜草清除,又將路面休整之後,騰出來瞭一片大約五萬多平方米的空地,在當時可以容納十五萬人集會。

在1950年,為瞭迎接新中國成立一周年的紀念活動,周總理委托北京市長彭真來負責天安門的改造工作。

接到委托的彭真,深感責任重大,天安門這樣一個中國最重要的地方,要想改建,談何容易?

但是既然是周總理的委托,那麼必須要好好地完成這項任務。

彭真首先將天安門口的石獅子分別向兩邊移動瞭數米,之後又建立瞭觀景臺和貴賓臺,並將天安門廣場上的電纜全部都埋設到路面下方,大大增加瞭天安門廣場的可用面積。

在這些工作結束之後,天安門廣場的面積迅速增加到瞭11萬平方米,可以同時容納三十萬人集會。

此後彭真又把天安門東西處的紅墻拆除,而修改工程依舊沒有停止,不久後彭真把後續的修改方案提交給瞭周總理。

周總理拿到這份方案之後,看瞭看覺得並不是很滿意,而毛主席看完之後,同樣對於這份修改方案不是很滿意。

毛主席看完這份方案之後,發表瞭自己的看法,他說我們是一個6億人口的大國,這樣一個重要的廣場,一定要建造得足夠大才行。

不僅如此,在廣場上還要有高大和威武的紀念碑才行,同時周圍應該建造有一些其他的機構和單位。

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當時建築工人們把天安門東西處的另外一些宮墻也拆除瞭,並且將廣場上的一些植物進行瞭重新的種植和規劃,這樣天安門的面積又增加瞭不少。

一直到瞭1958年,為瞭迎接即將到來的新中國成立10周年紀念活動,大傢決定再次進行天安門廣場的修剪工作。

毛主席直接問彭真,這個廣場能不能容納100萬人?

其實聽到毛主席的這個問題,彭真的心裡也是有些驚訝的。

要知道此前天安門廣場能夠容納的人數也不過30萬人而已,現在要容納100萬人,還是有不小的難度的。

不過之後毛主席和周總理以及彭真探討之後決定,容納100萬人這件事情並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中國作為一個擁有著如此悠久歷史和人口的國傢,這樣的一個廣場,必須足夠大才能彰顯中國的氣勢。

而且為瞭能夠體現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這樣一個廣場,應該讓所有市民都參與到建設之中。

之後工作小組向很多的北京市民征求瞭意見,並對那些周圍的居民提出瞭搬遷的建議。

要知道當時在天安門周圍居住的很多居民,所住的都是四合院,有很多都有悠久的歷史,十分的寶貴。

不僅如此,這些四合院的經濟價值也很高。

如今的一套四合院價值超過數億,但是在當時工作組的號召之下,大傢紛紛積極配合,隻用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周圍的居民就全部從天安門廣場附近搬遷走瞭。

既然周圍的障礙都已經掃除,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繼續進行天安門的修建工作瞭。

工作組計劃,從1958年10月到1959年9月,整整一年的時間來建設天安門。

雖然說一年的時間看似不短,但對於當時的建築工人們來說,不僅要設計規劃,而且沒有什麼先進的機械設備,任務量還是不小的,大傢都是加班加點的幹。

最終,在鄧小平等人帶領下,大傢制定瞭一個方案,那就是把正陽門保留,把中華門拆除,並且在天安門廣場的周圍建設人民大會堂、革命博物館、歷史博物館等具有重要紀念意義的建築。

當時參與回憶的一些北京市領導回憶,當他們開會時,毛主席進來看瞭看,並詢問瞭建設的具體方案。

之後周總理陪同毛主席一起前往辦公室討論建設的具體方案,最終周總理從毛主席的辦公室出來,並且告訴大傢,方案已經獲得通過,得知這個消息後,每個人都很高興。

而當毛主席通過建設方案之後,北京市政府立刻組織市民和工人開始進行建設,當時由於經費有限,所有人都是自發的前往進行天安門的建設工作,每個人都沒有工資,但大傢都很開心。

不久,在毛主席的建議下,這個可以容納100萬人的天安門廣場,終於出現在瞭我們的眼前,而這個宏偉的廣場,離不開毛主席的重要建議。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

在毛主席逝世之後,關於遺體處理的問題,很多人也提出瞭不同的看法。

其實毛主席生前的願望,是希望火化的。

但是華國鋒認為,毛主席這樣的偉大領導人,應該讓更多的人瞻仰,如果建立一座紀念堂,讓沒有見過毛主席的人也能看到他,不是更有意義嗎?

這個建議也獲得瞭很多人的贊同,不少的人表示,這樣的建議的確可以采納。

不過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就是,毛主席紀念堂應該建在哪裡呢?

當時主要的兩個地點是香山和北海,這兩個地方都是毛主席生前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建設在這裡不是很好嗎?

但是毛主席生前一直都很註意文物的保護,而這兩個地方都有大量文物和古建築,不宜破壞。

最終,大傢決定,就將毛主席紀念堂建設在天安門廣場的中央,周圍是各種宏偉的建築,這樣的安排才是最妥當的。

建議采納之後,工人們加緊趕工,僅僅花瞭不到6個月的時間,便將毛主席紀念堂建設完畢。

1977年9月9日,毛主席紀念堂正式向公眾開放。

無數的北京市民來到瞭毛主席紀念堂,瞻仰這位偉大的領袖,很多人都流下瞭淚水。

如今四十多年過去瞭,我們的新中國早已建立得無比強大。

而想必毛主席如果能夠看到今天這樣莊重和威嚴的天安門廣場,一定也會很滿意的。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