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人文 | 從“絲綢走進羅馬”瞭解古絲綢之路

瞭解絲綢之路,就不得不從“絲綢”說起,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傢,在公元六世紀以前是世界上唯一飼養傢蠶和織造絲帛的國傢。《詩經七月》也說:“蠶月條桑, 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表面當時已有較高的桑樹培植水平。

隨著文明的前進,到商代,養蠶繅絲已成為一項手工業,絲織物已經成批向外推銷。到春秋、戰國時期,絲織業更有長足的進展,能織出提花文綺、綾羅、織錦、彩錦、錦繡。

那些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精美衣料,自然就吸引瞭西域遊牧民族,成為重要的等價交換物,在各族人民中間起著貨幣的作用,並且通過他們流向歐亞草原各地,進而流傳到歐洲大陸的希臘等地。在希臘,許多公元前六世紀晚期到公元前三世紀的雕刻和陶器彩繪人像都穿著細薄透明的衣服,質料柔軟。可以斷定,這種衣料隻有中國才能制造,絕非野蠶絲織成。

在公元前五世紀,中國絲綢已經成為希臘上層人物喜愛的服裝。周顯王三十二年(前334),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軍東侵,橫掃西亞、中亞,並經阿富汗南下,侵入印度,建立起東起印度河、中亞細亞,西至巴爾幹半島的“亞歷山大帝國”。部將尼亞科斯和奧尼西克裡特已知道再往東走,就是出產“綺”的賽裡斯國瞭。

隨著亞歷山大東征,一部分希臘語系的民族在今天巴基斯坦一帶居住下來。民族的東移,給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帶來瞭新的活力。後來影響漢地佛教藝術和藏傳佛教藝術的“犍陀羅文化”,正是這些具有希臘文化心理的移民皈依佛教後的產物。

在先秦時代,與草原絲路的開辟相伴隨,中國到印度的通道也開辟出來。這條道路從於闐出發,經過塔什庫爾幹出明鐵蓋山口,越過帕米爾,沿噴赤河上遊西行,再由昆都士或巴爾克南轉旁遮普。至晚在公元前4世紀中葉,從昆都士到印度的道路已經打開,因為馬其頓亞歷山大軍隊就由此入侵印度。這條路由昆都士經過迦畢試,到塔克西拉,然後南下印度。

張騫打通絲綢之路後,絲綢作為昂貴的國禮和重要貿易商品源源進入安息王朝統治下的波斯帝國。彼時羅馬的“克拉蘇”、“凱撒”、“龐培”在大洋彼岸打起瞭榮譽爭奪戰,紛紛攻向安息,但意氣用事的戰爭最終付出瞭慘痛的代價。

此後,絲綢很快進入瞭羅馬社會,成為羅馬社會的高檔奢侈品,而控制著亞歐大陸絲綢貿易的正是波斯這個中間商。波斯從中國大量進口生絲和素錦,進行織染加工,然後轉手高價賣給羅馬。

通過這條貫穿亞歐的大道,中國的絲、綢、綾、緞、絹等絲制品,源源不斷地運向中亞和歐洲,因此,希臘、羅馬人稱中國為賽裡斯國,稱中國人為賽裡斯人。所謂“賽裡斯”即“絲綢”之意。

“無數鈴聲遙過漬,應馱白練到安西”,生動再現瞭當時內地同西域各地頻繁密切的絲綢貿易交往。古絲綢之路上開始的中西文明的接觸碰撞,相互激發學習,相互滋潤,使人類在征服與被征服中不斷向前發展,有利地促進瞭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促進古代中國的興盛產生瞭積極的作用。這條漫漫長路,成為當時東亞強盛文明的象征。

"無數鈴聲遙過漬,應馱白練到安西"

今天我們已經很難想象絲綢之路曾經的熱鬧場景瞭

但科技的發展這些成為可能

絲路歡樂世界

多座數字科技博物館

通過以VR、AR等數字化技術應用

增強“視、觸、聽、嗅”等感官交互體驗

還原那些淹沒在黃沙古道裡的塵封歷史

使你在沉浸感受科技帶來的歡樂之時

瞭解古絲綢之路上中西文明碰撞產生的深遠影響

飽覽古今絲路文化交融帶來的無盡魅力

絲路歡樂世界

將於2022年5月完美綻放

敬請期待

本期編輯:周全 、郭旺審核:品牌推廣部

(文內出現的商標及圖像版權屬於其合法持有人,隻提供傳遞信息之用,非商務用途。如無意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處理)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