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浩渺的歷史風雲裡,掩藏著平凡卻偉大的光輝,這就是人性。
—題記
有一個王朝,結束瞭暴秦末年烽煙四起的戰亂,建立瞭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政府,命名瞭世界上人數最多、最偉大的民族,奠定瞭當今世界儒傢文化圈的基礎,更是留下瞭“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蕩氣回腸的誓詞。
你早就猜到瞭,他就是漢朝。
嚴謹來說,是西漢。自公元前202年劉邦正式稱帝,定都長安,立國號為“漢”始,西漢歷經十四位皇帝,在歷史上存在瞭211年,擁有6300萬人口,控制著1300萬平方公裡的疆域,和差不多同時期的西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並列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強大帝國。
縱覽西漢一朝,文化統一,科技發達,以儒傢文化為代表的漢文化圈正式形成並影響瞭無數後人,華夏兒女自漢朝以後被稱為漢族。
漢朝的故事,要從這個偉大時代的締造者,劉邦說起。
假如古代人民也會上網,那沛縣論壇婚戀版塊裡也許會有這樣一個熱門帖子:“小女不到二十歲,中等偏上相貌,城市戶口,自認7分以上,追求者還是很多的。父親是社會名人,跟縣領導關系很好,可現在父親要把我許配給一個比我大十五歲,出身農村,遊手好閑的老男人,雖說是個村長,可充其量也就是個鳳凰男,網友們評評理說我該怎麼辦呢?”
這位姑娘就是呂雉,她要嫁的人就是劉邦,網友眼中萬惡的封建婚姻包辦人就是呂雉的父親呂公。
呂雉的母親堅決反對這樁婚事,甚至直接跟呂公起瞭沖突,“為何要將女兒嫁給這樣一個流氓呢?”
資深直男癌呂公連理都懶得理就懟瞭回去:“這不是你們女人能理解的道理。”
歧視女性是不對的,可在嫁女兒這件事上,呂公的確是慧眼識英才,但這也說明瞭另一件事,那就是無論以哪個時代的眼光去看,四十七歲前的劉邦,都跟偉大沾不上邊。
劉邦,於公元前256年出生於沛縣(今徐州豐縣),父親是劉太公,母親姓王,史稱“劉媼”,也就是劉老媽。無論是《史記》、《漢書》這些正史,還是眾說紛紜的野史,都對劉邦的出生加以濃墨重彩的神話筆法,說是劉邦的生母有次趕路,走累瞭便躺在水邊休息,忽然雷雨交加,一條蛟龍纏在瞭她身上,發生瞭不可描述的事情,剛巧還被劉太公見到,回到傢,劉媼便有瞭身孕,後來生下瞭劉邦。
所以說,偉人之所以偉大,歸根結底還是有一個心胸寬廣的父親。
古時兄弟按長幼排序稱“伯仲叔季”,季一般指傢裡排行末尾的那個,劉邦有兩個哥哥分別叫劉伯和劉仲,還一個姐姐,他是傢中的老幺,所以劉邦以“季”為字。
不過誰知劉太公人老心不老,這之後又給劉邦生瞭個小弟弟(同父異母),名叫劉交。這就像父母給孩子起名,先是叫“大毛”、“二毛”,生到第三個以為到頭瞭,於是功德圓滿叫“小毛”,結果又生瞭一個,隻好起名叫“小明”瞭。
劉邦的戶籍所在地沛縣,按自古以來的說法,是歸宋國的,春秋末年,楚國秉承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這裡就成瞭楚國的地盤。所以,以出生地論,劉邦算是楚國人,且一直在楚國的人文環境、政治背景中長大成人,度過瞭自己平平庸庸卻也無憂無慮的青年時光。
直到公元前223年,楚國被秦所滅,那一年,劉邦33歲,成瞭亡國之民。
因為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影響深遠,其在《高祖本紀》中關於劉邦“常有大度,不事傢人生產作業。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的記載便將劉邦市井無賴、流氓混混的形象深刻地描繪在瞭歷史畫卷中,後來更有唐代詩人章碣的名句“劉項原來不讀書”廣為流傳。
而我在翻查瞭諸多史料後認為,這算是後人對劉邦的一種片面誤解。為人豁達,擅長交際,好酒好色,放浪形骸,這隻是劉邦的性格特點,在此之外,青年劉邦卻也從未曾放松對自己的進步要求。
少年時期,劉邦便與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好友盧綰一同進瞭私塾讀書,雖說不見得拿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但從其日後可以出任泗水亭長閱讀往來公文來看,劉邦不僅是脫離瞭文盲,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穩穩的是個知識分子。
由此可見,再窮不能窮教育,這句話在哪朝哪代都是對的。
後來秦始皇開始瞭征討天下並吞六國的壯舉,作為隻比嬴政小三歲的同齡人,劉邦心中有瞭這樣的疑惑“難道我劉季就隻能面朝黃土背朝天,在父母兄長鄰裡朋友的輕視中,這樣平庸一輩子嗎?”
不滿足於眼前這一畝三分地的青年劉邦,像每一個受到理想鼓動的年輕人一樣,不遠千裡去瞭魏國,想要投奔當時極負盛名的魏公子信陵君,可惜在那個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等到劉邦走到魏國都城大梁,信陵君已經死掉瞭。
出門一年,回傢如果說這365天都在路上,豈不是更要被父母兄長笑話?幸好當時信陵君有個門客叫張耳,同樣很有才能,又因為娶瞭一位富傢千金,得到瞭不菲資助,所以也廣招門客,談笑風生。於是青年劉邦便去瞭張耳門下,待瞭數月。
這幾個月的出遊經歷,劉邦不僅結交瞭許多豪傑朋友,更是開闊瞭眼界。原來世界上最厲害的人不是村裡種地畝產一千八的劉老頭,也不是傢鄉人五人六的沛縣地方官,而是如“信陵君”、“春申君”這等“傢國天下”的世間豪傑;人生的樂趣除瞭老婆孩子熱炕頭外,更可以是“門下客三千,負劍走天下”的快意自如。
很多史料中,對劉邦早年的這段經歷都諱之不詳,似乎一夜之間,普通人劉季便成長為反秦鬥士、大漢的建立者劉邦,而我認為,這種蛻變的答案便要從這段遊歷中尋找。
正是在魏國出遊的這段日子,讓劉邦看到瞭更大的世界,懂得瞭“大丈夫”和“天下”的意義。如果說這之前的劉邦還隻是個“農民劉邦”、“混混劉邦”,那自此之後,在更深的精神層次,他便已經是“豪傑劉邦”、“戰士劉邦”瞭。
也正是這樣的劉邦,才能在咸陽看到秦始皇出巡的儀仗時,在身邊百姓紛紛掩面避之不及時,喟然發出“大丈夫當如此矣”的感嘆。
公元前225年,魏國被秦國所滅,劉邦結束瞭遊歷生活,回到傢鄉沛縣,也學著信陵君、張耳的風范開始結交各路英豪。
就好像現在,北漂幾年回到老傢,隨便張口就是“融資”、“創業”、“IPO”這種唬人的詞,當年的劉邦畢竟也是跟知名大V聊過天吃過飯的資深“戰國漂”,再加上性格豪爽、思想大膽,有著一種天生的領袖氣質,很快便以老鄉、發小、朋友等關系為紐帶聚集瞭樊噲、盧綰、周勃等早期班底,並和當時的沛縣政府實權人物,縣吏蕭何交好。
但哪怕是“超人劉邦”,也是要吃飯的。正趕上秦滅六國後推行“法制建設”,在全國設立瞭等級森嚴的管理體系,剛好泗水亭長的位置空缺,劉邦便在好友蕭何的舉薦下擔任瞭這一職務。
秦朝的亭長大概相當於如今的村長一職,算是基層民眾自治組織的領導,不屬於秦帝國公務員序列,主要負責當地民眾管理、治安防禦等工作。職位雖小,卻是劉邦人生中的一個關鍵節點,代表著他正式進入瞭胥吏隊伍,更深入地接觸到瞭時政,也為他進一步積累人脈創造瞭條件。
可此時的劉邦已經快四十歲瞭。
白道上,亭長的工作做的不錯,還有一個在縣政府說得上話的好友蕭何,黑道上,自己是資深遊俠,小弟眾多,在沛縣也算是方方面面都罩得住的“大哥”。可一沒事業,二沒傢庭,被傢人恥笑隻能靠打嘴炮回擊“你看我將來跟二哥比誰賺得更多”。
一般人混到這份上,下半生大概也就隻能洗洗睡瞭。
可劉邦不是一般人,具體來說,他比一般人的臉皮要厚。
此處需要劃重點,這是劉邦的重要人物性格,為他創造瞭人生許多關鍵的機會。無數事實已經證明瞭,厚黑學裡,黑不黑另講,臉皮厚的確是底層人民打破階級固化的一個重要條件。
“我一生說過很多大話,可接下來我要講的這句,是我認為最完美的。”
許多年以後,面對座下朝臣,劉邦回憶起,他去參加單縣人呂公宴會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我,劉邦,給錢。”
“一萬!”
(未完待續,首發於本人公眾號玖點說:jiudiankeji)
http://weixin.qq.com/r/pSozK0zENhFJrQhI93_3 (二維碼自動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