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性面神經麻痹是一種復雜的面部疾病,想要調理治療,可以試試臍輪藥灸——艾灸

面癱是一種復雜的面部疾病。它的病理原因一般主要可能是面神經受到外部創傷、感染、中毒和外界刺激後出現的運動功能障礙,所以導致口腔偏斜和面癱。

面攤,又稱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目前這是自發性面癱最為常見的面神經癱瘓疾病。主要是由於莖乳孔內面神經發生急性非膿性炎癥,造成周圍性面神經功能阻滯。

臨床表現為表情肌失用、口角歪斜、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鼓腮漏氣等。它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和季節。不過傳統的中醫灸法對這種疾病的調理有很好的療效。

圖片源自網絡

我們在遇到周圍性面神經麻痹時首先要明白,它不同於中風。

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在臨床上又被稱為特發性面神經麻痹,也被稱為面神經炎或貝爾麻痹。許多人可能認為這種疾病離我們很遠,是一種罕見的疾病。其實不然,這是一種常見病,從兒童到老年人,我們都可能患有這種疾病。

因為病毒感染和不穩定的自主神經功能都可導致局部神經營養血管痙攣,神經缺血、水腫從而出現面肌癱瘓。

不過,病毒感染是導致面癱的主要原因。此外,糖尿病患者面神經血管受涼收縮、堵塞瞭,都容易導致面癱發生。

在生活中,很多人認為我們得瞭面癱時,會跟輕微中風一樣。實際上,面癱和中風根本不是一種疾病。

中風,臨床上稱為腦卒中,是一種由急性循環性腦疾病引起的有限或全面的腦損傷綜合征。當人們中風時,我們常常表現出三種偏見,感覺障礙、偏身癱瘓和半側的面部癱瘓,其中半側的面部癱瘓與面癱非常相似。

簡言之,中風是大腦的問題,而面癱是面神經的問題。這兩種疾病的共同特點是在發病初期嘴巴會變歪。除瞭嘴巴變歪外,中風的癥狀通常還伴有手、腳和四肢麻木或無力。而面癱也就是周圍性面神經麻痹除瞭普通的歪嘴、歪眼和額頭線條消失外,面癱的癥狀還常伴有合並眼裂、無法閉合或閉合不完全。

圖片源自網絡

耳後持續疼痛和皰疹可能是發病的征兆

據報道,周圍性面神經麻痹通常發生在急性期,可能在幾小時到幾天內就會達到高峰。有些患者在發展過程中沒有明顯的癥狀,但可以註意到一些癥狀,眼皮跳,面部肌肉僵硬、發麻,說話時嘴不聽使喚等。如果我們的味覺和聽力與平時不同,並且又有受涼史,或者我們感到耳後疼痛,並且我們的外耳道和鼓膜上有皰疹,這可能是一種跡象或已發生瞭,這也提醒,體質差的人應該引起重視。

圖片源自網絡

如果我們遇到面癱怎麼辦?雖然一些輕度患者可以自行康復,但最好在急性發作時立即咨詢醫生。

大部分人,大約80%的患者可能在一周、兩周、一個月或兩個月內康復。不完全性面癱可在一兩個月內恢復或治愈;完全性面癱的患者通常需要兩到八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而且往往會留下後遺癥。年輕患者恢復得很快,患有乳突疼痛或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以及高血壓、動脈硬化和心肌梗死的患者恢復得很少。

圖片源自網絡

目前,臍輪藥灸——艾灸是調理治療周圍性面神經麻痹/面癱最常用的方法。

艾灸本身具有祛風活血,活血通絡,益氣養血,祛風定驚,扶正祛邪等功效。同時,艾灸可以激活神經細胞。

主要對於面癱的作用,可分為三點,一是抗感染、抗病毒,可快速清除病毒抗原;二是加速面神經根的炎癥吸收;第三,它能促進受感染神經細胞活性的快速恢復。

而臍輪藥灸,很多朋友第一次見到可能不太熟悉,為瞭方便理解,我簡單的說一下。臍輪藥灸其實也是傳統艾灸眾多方式的其中一種,它跟傳統艾灸的主要區別就在於艾絨上,傳統艾灸我們都知道,主要以燃燒艾絨通過它的熱效應刺激來對人體達成調理作用,而臍輪藥灸則是在傳統艾灸隻有艾絨的基礎上增加瞭適用於不同人群、不同體質的中藥,也就是說臍輪藥灸能更具調理針對性。

不過臍輪藥灸因為療法比較特殊,所以一般需要去專門的臍輪藥灸艾灸館或者養生館、醫院進行。

但並非所有類型的面癱都適合艾灸治療。隻有當面癱合並感染時,艾灸治療才是最重要的。艾灸治療面癱,首先把艾絨點燃後直接熏灼面部穴位,然後在艾絨中摻入少量辛溫的藥末,用來加強治療作用。

好啦,今天就跟大傢分享到這裡,要是大傢對於艾灸或者艾灸館感興趣,歡迎一起探討。

感謝閱讀,我們下期再見~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