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文化|姓與氏的區別

姓氏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在中國通常是維系血緣的隱形紐帶。

在人們熟悉的“百傢姓”背後,還隱藏著約 4000 個不常見的姓氏和20000個鮮為人知的姓氏。

中國姓氏起源姓氏圖騰作為血脈延續的姓氏,最早出現在中國。

據考證,中國人在五千年前就有瞭姓。那時是母系社會,人們隻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組成,形象的說明最早的姓跟母親有關。

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

“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

當遠古的先民們人人都有瞭姓和氏之後,伏羲氏就開始規范“制嫁娶”。

當時規定:氏同姓不同者,婚姻互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

我國現行的姓氏,是在遠古姓氏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隨著母系社會的分化和瓦解,隨著氏族社會的鞏固和發展,遠古姓的概念逐步被削弱,被淡化,被遺忘。

從黃帝以後到西周初始近一千多年的時期內,姓已逐步變得可有可無瞭。

現今的姓氏,多數確立於春秋至秦漢時期,有的則更晚一些。在這一時期,姓和氏之間的遠古概念和差別已經逐步消失,人們幹脆把姓氏合一,“姓”開始成為姓氏的總稱,亦即現代姓的真正含義。

秦漢以前,姓和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姓”起源於母系社會,用來表示母系的血統;

“氏”起源與父系社會,為同姓衍生的分支,本來為同姓各部落的名稱,後來則專指部落的首領。

國傢產生以後,不少封國和官職也成瞭氏的名稱。

在古代,封國和官職可能世襲,氏也就隨之可以世襲瞭。

一旦封國和官職失去後,氏就開始演變成傢庭的標志。

所以這時隻有貴族才有姓氏,平民和奴隸是沒有姓氏的。

一般女子稱“姓”是用來“別婚姻”,男子稱“氏”則用來“明貴賤”,兩者的作用不一樣。

姓氏大量產生的時代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尤其是春秋時期。

周代制度規定,周天子的嫡長子將來繼承王位,稱為太子,其餘的兒子統稱王子,王子的兒子稱王孫,王子和王孫統稱王族子弟。

諸侯的兒子除瞭太子外均稱公子,公子的兒子稱公孫,公子和公孫統稱公族子弟。

王族和公族可以封國為氏。

公孫的子孫不屬於公族,他們以其祖父的名或字為氏,也可以其他方式命氏,主要有:

(1)以受封的邑名為氏。

(2)以所居的地名為氏。

(3)以官名為氏。

(4)以技藝為氏。

(5)以祖先的謚號為氏。

這樣,大量不同的氏就由此產生瞭,其數量遠遠超過姓的數量。

在這一時期,“姓”是固定不變的,而“氏”卻時常變化。

因此往往出現父子同姓不同氏,或姓雖不同,氏卻相同的現象,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也可有不同的氏。

氏的這些變化往往反映瞭貴族的地位和職權的變更。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