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好!歡迎收看NMO關愛傢園出品的關於NMOSD【知識錦囊】。
本期主題:“用藥後發生肝功能損傷怎麼辦?”我是主播丁阿藍,本人也是一名視神經脊髓炎患者。
肝臟是藥物代謝的主要器官,因此也是藥物損傷的主要靶器官。
也就是,我們說,是藥三分毒,而吃藥帶來的毒,首先毒到的將是肝臟。
藥物性肝損傷就是指在藥物使用過程中,由於藥物及其代謝產物而引起的肝臟損傷。
藥物性肝損傷是最常見的藥物嚴重不良反應之一,NMOSD患者需要長期服藥,因此藥物性肝損傷也是患者在診療過程中經常會碰到的情況。
免疫抑制劑是“傷肝藥大戶”
目前臨床經常使用的免疫抑制劑,例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常見的副作用就是肝功能損害。
糖皮質激素的使用也會導致肝功能異常。
以下是本文重點內容
肝功能出現問題,除瞭血液學的檢查,還有哪些表現呢?
服用藥物後出現肝損傷的癥狀和程度因人而異。
有些病情可能較為輕微,病人沒有明顯的不適感;有些患者可能出現食欲降低,身體乏力;有些患者則可能會迅速出現肝臟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那哪些癥狀是我們服藥後特別需要關註的呢?
首先,在你服用一種新的藥物、所有新出現的癥狀,特別是服藥1個月內的都需要特別註意,建議就醫咨詢。
尤其是使用容易引起肝功能損傷的藥物,當出現包括渾身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厭油、小便深黃、皮膚及鞏膜變黃、上腹部脹痛、肝區不適等,都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如果出現發熱、皮疹、解柏油便,意識不清、說胡話、皮膚有出血點、昏迷等嚴重表現的時候,需要立即至醫院急診就診。
誰容易得藥物性肝損傷?
藥物性肝損的發生與藥物種類和服藥個體相關,任何人在服用特定藥物時都有可能發生肝損傷。
在相同情況下,肝臟解毒能力較差的人更容易發生肝損傷。
例如,高齡是藥物性肝損傷的重要易感因素。
隨著年齡增長,肝臟的代謝功能減退。老年人經常服用多種藥物及保健品,藥物的肝毒性,不同藥物的相互影響的迭加,都可能增加風險。
兒童發育未健全也可能導致肝臟代謝藥物能力相對較低,增加肝損傷風險。兒童的表達能力差,不易早期發現,往往傢長發現皮膚變黃時,血檢的肝功能指標已經非常嚴重。
有基礎肝病的患者,例如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肝臟基礎較差等,發生藥物性肝損傷的風險也會增加。
在我管理的患者群裡,有一位來自澳門的年輕姑娘,她本身有乙肝小三陽。
醫生給她的治療方案是使用免疫抑制劑,並叮囑她抗肝炎病毒的藥一定認真吃,關註肝炎病毒活動度,定期監測肝功能指標,不可大意。
有一天,這位患者因感覺不適,出現嚴重嗜睡、無力等癥狀,懷疑病情復發,在群內求助醫生,表示已訂購機票準備前來就診。
醫生通過她的描述,做瞭進一步的詢問,瞭解到該患者的肝功能報告上的谷草轉氨酶(AST)和膽紅素都遠遠高於正常值,為爆發性肝損。
醫生立即要求該患者取消機票,馬上送往當地醫院緊急治療。
後來瞭解到,該患者沒有遵醫囑,擅自停用瞭抗肝炎病毒的藥,才會將自己置於危險境地。
好在後來救治及時,已康復出院。
所以老人、兒童、孕婦、有飲酒史的人群,有基礎肝臟疾病的患者在服用藥物後都要十分小心。
嚴格遵醫囑,定期監測肝功能,改變治療方案一定要征得專業醫生的同意。
服藥多久會出現肝損傷?
服用藥物後發生肝損傷的時間因藥而異,因人而異,短至數日,長至數月甚至數年。
但是相對來說,服藥後的兩周至1個月內最容易發生藥物性肝損傷,需要特別警惕新出現的不適感,經常到醫院化驗肝功能等指標。
一旦發現肝損害,醫生會開具保肝藥物並進行肝功能檢測,如果傢用保肝藥後肝功能仍無好轉,則需要調整藥物治療方案瞭。
肝損傷不同於胃腸道反應這類副作用,在肝損傷早期,身體基本沒有什麼感覺,往往隻是精神不好、沒力氣、胃口差等不特異的表現,可能被誤認為是工作勞累而未引起重視。
等到小便顏色明顯加深,皮膚鞏膜黃染,這時候肝臟損傷已經非常嚴重。
所以,早發現、定期檢測非常重要。
讓我們一起瞭解它,正視它,做到既不會盲目用藥,也不非理性拒絕可能引起肝臟損害的藥物。
發現問題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理性、科學地守護我們的肝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