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的狐臭,是怎樣產生的?| 一周科技

跟蹤前沿進展,掌握最新動態一手掌握一周重大科技新聞

撰文 | 王 爍 黃 華 尤 嘉

責編 | Yuki醬

● ● ●

檢測技術新突破,或可提前20年預知阿爾茲海默癥

圖片來源:Pixabay

大腦中的淀粉樣蛋白“斑塊”和tau蛋白“纏結”,是阿爾茲海默癥的重要特征。目前,這些腦部變化隻能通過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或者腦脊液檢測來發現。這些方法的成本和危險性都很高。而近期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2020年阿爾茲海默癥協會國際會議上,科學傢們發佈瞭多項對血液中異常tau蛋白的研究。其中一項研究可以在癡呆癥狀出現的20年之前檢測到tau蛋白的變化。這種簡單、非侵入性並且廉價的技術,使阿爾茲海默癥早期患者的檢測成為可能,對疾病的研究和藥物的開發非常有價值。

文章鏈接:

https://www.alz.org/aaic/releases_2020/blood-biomarkers-tau.asp

討厭的狐臭,是怎樣產生的?

圖片來源:Pixabay

狐臭伴隨瞭人類數十萬年,至今已成為很多人類急於擺脫的麻煩。狐臭來自於一種名為硫醇的氣味分子,它的產生與人類腋下的微生物有關。腋下微生物群有著復雜的功能,而人們對此仍然所知甚少。近日,英國約克大學的科學傢在人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ominis)中發現瞭將無味前體物代謝為硫醇的酶(3M3SH)。葡萄球菌的這個酶在與人類百萬年的共同進化中,點亮瞭把人類變 “臭”的技能。期待科學傢們未來能開發出一種解決狐臭的妙招。

文章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0-68860-z

幹旱和城市化讓蚊子更愛咬人

圖片來源:Pixabay

許多蚊子會叮咬各種動物,但沒人知道為什麼有些蚊子特別喜歡咬人。本周,Current Biology 發表瞭一項多國研究人員合作的成果:幹旱氣候和城市化使得非洲蚊子演化出叮咬人類的偏好。研究人員研究瞭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27個的地點蚊子,發現瞭這批蚊子的口味偏好。數據顯示,在旱季漫長而炎熱的地方的蚊子更喜歡叮人,這一偏好的原因可能是人類生活環境中儲存瞭大量的水。此外,城市裡的蚊子也比野外的蚊子更喜歡咬人。

文章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cub.2020.06.092

天氣太冷就關機?新材料讓鋰電池更抗凍

圖片來源:Pixabay

在寒冷的冬天,很多人的手機在戶外使用時會出現“凍死”的現象,這其實是手機的鋰電池無法在低溫環境工作導致關機。本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和阿貢國傢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推出瞭一種新型鋰電池材料,可以讓鋰電池在低溫環境下運作良好,不再受凍就關機。在低溫環境(零下10度或更低)中,傳統鋰電池的固體電解質中間相(SEI)變得不穩定,導致鋰電池效率大幅下降。研究人員設計瞭一種構建SEI的新方法,改變瞭電解質分解的途徑和動力學。用這種方法制備的鋰電池原型,在低至零下60度的環境中都能正常工作,在零下15度環境中循環壽命可達200次。

文章鏈接:

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0-07-lithium-metal-batteries-temperatures.html

怕疼?你可能得怪尼安德特人

圖片來源:Pixabay

同樣是疼痛,有的人好像不覺得怎樣,有的人卻疼到失聲尖叫,這是怎麼回事?最近研究發現,這可能是他們帶有尼安德特人的突變基因。尼安德特人在冰河時代生存異常艱難,他們的痛覺在這種情況卻異常敏感。最新發表在 Current biology 的論文發現,尼安德特人蛋白質 NaV1.7 的編碼基因產生瞭三處突變,該蛋白質主要與痛覺的傳導有關,而且遺傳瞭這部分基因的英國人的痛覺也會比普通人敏感。這個蛋白質就像一個旋鈕,可以設置疼痛感的高低,這裡產生突變既有可能使蛋白質失活,感覺不到疼痛,也有可能會讓人對疼痛更敏感。在包含50萬英國人的基因組中,報告疼痛癥狀的人中,遺傳到尼安德特人突變的人比沒有遺傳到的人高7%。

文章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2202-x

萌萌的白鯨,也是海洋中的社交達人

圖片來源:Pixabay

萌萌的白鯨,是鯨類中的“口技”專傢,可以發出各種奇妙的聲音。近期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 的一篇文章發現,它們的技能還不止於此。美國的研究人員調查瞭大量不同區域的白鯨群體後發現,白鯨的社交網絡甚至與人類相似,除瞭親屬之間的互動,白鯨還會去交朋友。通常來說,母系血統在鯨類裡面很常見(一隻雌鯨引領群體),但是在白鯨群體中,通常存在不止一個母系。也就是說,除瞭親戚關系,鯨群中還存在其他更復雜的關系。而且更令人吃驚的是,這種社交關系是動態的,根據環境等因素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社群。這項研究有助於我們理解某些物種的社會性,以及個體如何從群體中學習。

文章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0-67314-w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