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100個周末12:低調的粵劇藝術博物館

粵劇藝術博物館坐落在文化和歷史底蘊都很濃厚的恩寧路上。

因為是廣州歷史悠久的老城區,恩寧路一帶,隱藏瞭很多低調卻有內涵的歷史景點,處處都是驚喜。

光在粵劇藝術博物館附近,都有最近非常出名的永慶坊和詹天佑故居,再遠一點,便是廣州本地街坊們都愛去的荔灣湖公園。

2018年後,隨著舊城改造的開始,永慶坊逐漸換新顏,各種網紅咖啡店,網紅書店開始在周邊入駐,許多年輕人也開始發現這個老城區裡的拍照聖地,紛紛來這裡遊玩打卡。

“老鄰居”搖身一變成為網紅聖地,而旁邊的粵劇藝術博物館似乎還是沒有太多人關註。

當節假日裡的永慶坊人頭攢動,連上個廁所都需要排隊時,幾百米之外有著同樣歷史同樣風格的粵劇藝術博物館卻常常“無人問津”,人少到哪怕當天預約都可以去參觀。

許多慕名而來去永慶坊拍照打卡發朋友圈的年輕人,可能根本不知道旁邊也有一個嶺南文化傳承地——粵劇藝術博物館,甚至在這裡感受到的嶺南文化氣息,要比已經成為網紅地的永慶坊還要多幾分。

說來慚愧,我也是今年秋天,才留意到這個有點“低調”的博物館的。在此之前,我已經去過永慶坊四次,雖然每次去的時候也會路過旁邊的粵劇藝術博物館,但由於它的外觀實在是太過普通瞭,每次我都想,還是下次再來看吧。

“下次”的另一個意思就是遙遙無期,直到三四年後,我依然還沒把這個不太出名的博物館納入我的遊玩計劃列表裡。

直到前兩個月,曾經教過的一個住在荔灣區的學生對我說:“老師我給你推薦一個地方,你肯定會喜歡的。”我才意識到這個博物館可能真的內有乾坤。

粵劇藝術博物館“低調”到什麼程度呢?哪怕是在熱鬧的十一黃金周,當我在前一天預約第二天參觀的門票時,看到下午場的餘票還有八百多張,一點都沒有節假期搶不到票的緊張感。

第二天去參觀,這裡的保安也不會像熱門景區那樣,會因為你晚到瞭或者和預約時間不一致而卡你。總之,這好像是一個隻要你想去,隨之都會歡迎你的地方。

和傳統的博物館不同,粵劇藝術博物館的建築非常有層次感。

剛進門是一個和別的地方並沒有什麼區別的展廳,裡面陳列著一些關於粵劇的服裝和知識講解。但從這裡走出去後,是一個室外空間,在這裡會看到不遠處具有嶺南特色的歷史建築,以及假山流水。不同的建築之間用亭臺長廊連接,長廊也非常具有嶺南特色,很多人在這裡拍照留念。

沿著長廊走到另一處建築後,才算是來到瞭博物館的主體部分,坐扶手電梯下到負一層,涼爽的冷氣撲面而來,在炎熱的國慶假期,這裡也是一個避暑的好去處。

負一層的展廳很大,根據分區不同被分為不同的展廳,按照展廳的先後順序觀賞,能瞭解到粵劇從起源到變革,再到戰爭時期粵劇人用唱戲這種藝術傳播方式對鼓舞民心所作的貢獻,以及在新中國成立後,粵劇的演變史。

展廳充分利用瞭當代科技,在這裡,可以通過影片來觀賞,甚至還可以拿著麥克風通過觸屏的方式來聽粵劇中的不同唱腔。

此外,戲劇中五顏六色的服化道在視覺上也非常具有吸引力,會讓人忍不住拿手機拍照。

我本身是一個不愛看戲的人,卻也被這裡的展覽深深吸引,不知不覺中逛瞭一個多小時。

參觀結束後,走出展館,發現出口處設計的也同樣很有特色,不管從哪個出口走出去都要經過一個小橋,簡單的弓形小橋和這裡的建築非常相稱,有人在這裡停留,看遠處的風景。

之前逛永慶坊的時候,在二樓的天臺,也能眺望到粵劇藝術博物館的建築,而來博物館參觀,也能看到對面的“永慶坊”三個大字。

這兩個“老鄰居”,有著相同的歷史和特色,如今卻有著不同的命運和結局。永慶坊從2018年後開始改造,很多之前安靜的店鋪沒有瞭,更受年輕人喜歡的特色店鋪紛紛入駐,在這幾年內,永慶坊已經逐漸網紅化瞭。

而一墻之隔的粵劇藝術博物館,依然“無人問津”,卻在現代科技的助力下,也在一步步地自我革新。

好像這也代表瞭如今很多景點的兩種道路,備受追捧的網紅之路和無人問津的堅守之路。到底哪種好呢?好像也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答案。

隻是在看膩瞭所謂的網紅景點後,也許更加樸素的,保留原本特色的地方才更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吧。

<END>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