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es:張禮和院士——做“好”學問,辦“好”期刊 | MDPI 人物專訪

本期人物專訪,Molecules 期刊有幸前往北京大學與張禮和院士 (張先生) 對話。訪談中,張先生對 Molecules 期刊設立的 2 個紀念特刊 Nucleic Acid Chemistry and Nucleic Acid Drugs: A Themed Issue in Honor of Professor Lihe Zhang on the Occasion of His 80th Birthday (核酸化學與核酸藥物:張禮和教授八十壽辰紀念專題) 和 Nucleic Acid Chemical Biology: An Honorary Issue for Professor Li-He Zhang on the Occasion of His 85th Birthday (核酸化學生物學:張禮和教授 85 歲壽辰之際的榮譽課題) 表示肯定,張先生與 MDPI 編輯就“如何辦好學術期刊”的問題進行瞭交流討論,並分享瞭他對藥物化學和生物化學領域前沿研究的見解。

學者簡介

張禮和 院士

北京大學藥學院

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傢重點實驗室

張禮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藥學院教授、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傢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曾任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藥學學科召集人、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IUPAC—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委員會委員、英國皇傢化學會 Fellow、亞洲藥化學會主席。

張禮和院士是藥物化學傢,長期致力於核酸化學和抗腫瘤、抗病毒藥物的研究,先後發表論文 270 餘篇,獲中國專利 5 項。他曾系統深入地研究瞭細胞內的信使分子 cADPR 和 cAMP 的化學和生物活性及構效關系,並發現 8-氯腺苷是作用於信號傳導系統的毒性低、能誘導分化腫瘤細胞的新抗癌劑;在核酶切割核酸鏈的機理、人工修飾功能寡聚核苷酸的性質及其對核酸的識別作用,以及各類核苷、核苷酸及其綴合物的抗腫瘤和抗病毒活性等研究領域做出瞭突出貢獻。曾獲國傢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中國化學會生命化學成就獎等。

學而不已,闔棺乃止

張先生生於 1937 年,1954 年考入北京醫學院藥學系藥學專業,畢業留校工作後在有機化學教研室學習有機化學,1964 年考取王序教授的研究生。自師從王序院士以來,他在從事核酸化學研究的道路上,已經走過 58 年。

在橫跨半個世紀的時光中,張先生做出過多項開創性成果。他於 20 世紀 60 年代在 1,2,4 三嗪類的雜環合成中發現瞭一個不正常的對甲苯磺酰化反應,提出瞭引入取代基的新方法;在 1981~1983 年於美國工作期間參與並完成瞭博萊黴素 A2 的全合成及其斷裂 DNA 的機理研究;1984 年以來在核酸化學及以核酸為靶的藥物研究方面作出瞭成績。同時,他還是中國交叉學科“化學生物學”的領路者和帶頭人,建設中國自主藥物研發平臺的推動者,以及培養創新型科研人才的踐行人。

左側紅樓為張先生辦公室所在地 (圖源: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傢重點實驗室官網)

近些年,為新中國核酸化學事業忙碌瞭大半輩子的張先生,從行政崗位上陸續退下。然而,閑不住的他並未就此退居二線頤養天年,而是繼續以其他形式活躍在科研一線。據學生所述,張先生仍如年輕時一般勤勉,保持著對科研的高度熱情,每天按時來實驗室上下班不說,參加會議也絕不遲到早退,堅持從頭聽到尾。

以時下流行的話來講,張先生堪稱勞模“學術卷王”。

做“好”學問,辦“好”期刊

正是在數十年如一日的篤行不倦,支撐著張先生對做學問的熱情。耄耋之年,張先生依然兼任著多個期刊的編委和主編職務。當被問到“何為好期刊?”“如何做好一個對學者們有益的學術期刊?”時,張先生笑瞭笑,隨即向我們分享瞭他的辦刊體驗和心得。

在各類學術期刊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的今天,如何辦成一本“好”期刊,是每個出版社都在鉆研的重大命題。

在張先生的表述中,“創新性”和“前瞻性”是被反復強調的兩個詞。辦一本學術刊物,往小瞭說,是給科研工作者們創造一個公開發表成果、平等和諧交流的平臺;往大瞭說,是要為構建世界學術殿堂添磚加瓦,推動人類科技文明進步。張先生認為,一本優秀期刊,理應發表領域內最具有啟發性、最新、最有趣和最重要的科研成果,為期刊的讀者們提供參考,起到引導一個學科領域作用。

“特色”亦是期刊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一本缺乏特色,在作者、讀者心目中定位模糊的期刊,恐怕很難稱得上一聲“好”。在科研命題浩如煙海,技術方法層出不窮,專利成果日新月異的當下,如何從萬千話題中分辨出值得挖掘和追蹤的,並作為期刊特色大力發展,是擺在編輯們面前的巨大考驗。張先生從自身經驗出發,向 Molecules 作出瞭“依靠編委、緊抓熱點、打造特色”的建議,既是對 Molecules 辦大辦好的期許,也向期刊編輯提出瞭更高的要求。

Molecules 發展方向的建議

針對 Molecules 的提問,張先生量體裁衣,為編輯部提供瞭更加細致的意見。

首先,得知期刊有意將 Chemical Biology (化學生物學) 作為發展重點之一,張先生表示贊賞。興起於上世紀 90 年代中期的化學生物學,是一門跨越化學和生命科學的新興交叉學科,主要通過化學,輔以物理、生物、計算機等交叉學科手段研究生命體系與生命過程。從應用來看,化學生物學通過探索幹預和調整疾病發生發展的途徑和機理,為新藥開發提供重要的先導化合物資源,推動新藥研發的源頭創新,為新藥發現提供必不可少的理論依據。

2017 年以來大火的生物醫藥概念,便是以化學生物學為基礎支撐。

張先生指出,用化學生物學方法開展中醫藥研究,是目前的行業熱點之一。近年來,社會上對於傳統中藥使用效果和安全性的議題關註度很高,支持與反對者皆有。反對聲音認為,無法用現代科學手段說明和解讀的藥物,既無法說明效用,也無法保證安全。而科學傢們正在做的,便是將中藥藥效成分作為化學工具,探討中藥調控生命過程的科學本質,架起中醫與現代醫學之間的橋梁。特別是闡釋中藥作用靶點和分子機制,發現中藥調控疾病進程的基本規律,最終科學詮釋中醫藥理論。

此類研究中,2015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教授所開展的青蒿素研究,便是個中翹楚。早在 2009 年,Molecules 便出版瞭紀念屠教授 80 大壽的青蒿素特刊,在該特刊中,來自中國中醫研究院 (現中國中醫科學院) 中藥研究所的廖福龍教授介紹瞭屠呦呦教授帶領團隊發現青蒿素的歷程。2016 年,期刊設立並頒發瞭每 2 年一屆的“屠呦呦獎”,以表彰在天然有機藥物開發領域做出卓越貢獻的研究人員。可以說,Molecules 對中藥中活性成分研究的關註由來已久。

屠呦呦獎

進入鏈接瞭解獎項更多信息:

張先生指點道,Molecules 不妨進一步挖掘化學生物學在藥物中的研究實踐,聚焦從中藥中分離天然產物,用探針垂釣生物靶標對中藥成分和效用進行科學解釋,和蛋白質或酶特異性探針底物研發等重點議題,以此作為期刊特色之一建立特刊,開展征文。

寄語 Molecules

經過一個半小時的長談,我們起身與張先生告別。

臨行前,我們談起盼望全國各地疫情都能盡快清零的迫切心情。如若 2023 年條件允許,MDPI 希望能依照張先生的建議,舉辦線下青年學者對話論壇,邀請相關領域內的傑出中青年學者作為嘉賓,以當前熱點研究為議題,請學者們現場討論和對話。

張先生欣然表示瞭支持,也祝願 Molecules 期刊能越辦越好,真正成為化學領域研究的“領航員”。

MDPI 團隊與張禮和院士在辦公室的合影 (左二為張先生)


Molecules 期刊介紹

主編:Farid Chemat, Université d´Avignon et des Pays du Vaucluse, France

期刊涵蓋化學各學科領域的基礎、應用以及交叉學科研究的原始性、首創性成果,主題涵蓋有機化學、無機化學、藥物化學、材料化學、分析化學、應用化學、天然產物化學、食品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計算與理論化學、光電化學、交叉化學、綠色化學等。目前已被 SCIE (Web of Science)、Scopus、PubMed、MEDLINE、PMC、Reaxys、Embase、CaPlus/SciFinder 等數據庫收錄。2021 Impact Factor:4.927 2021 CiteScore:5.9 Time to First Decision:14 Days Time to Publication:34 Days 期刊主頁: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