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俞通海

俞通海,字碧泉,他的先祖是濠人。其父俞廷玉遷徙到巢,兒子三人,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淵。元代末年,盜匪起於汝、穎。俞廷玉父子同趙普勝、廖永安等在巢湖結寨,水軍右千艘戰艦,多次被廬州左君弼圍困,派俞通海從小道歸降太祖。太祖正駐軍和陽,謀劃渡長江,沒有船隻。俞通海到,太祖大喜說:天助我也。親自前往安撫來歸的軍隊,而趙普勝反叛離去。元兵用樓船扼守馬場河等關口,靠近湖隻有一條港可以通行,也已幹涸很久。恰逢天降大雨,水一丈多深,就引船出長江,到和陽。

俞通海為人沉著剛毅,治軍嚴明而有恩德,士卒樂意為他所用。巢湖個將都擅長水戰,而俞通海是最好的。跟從攻破蠻子海牙的各水寨,授官萬戶。跟從渡長江,攻克采石,奪取太平,招降各附屬的縣。海牙又用戰艦在采石攔截,而陳兆先會合淮軍二十萬駐紮在方山,構成犄角之勢。俞通海與廖永安等攻擊海牙,大敗敵眾,海牙逃遁。又進軍攻破陳兆先,奪取集慶路。跟從湯和攻取鎮江,升遷為秦淮翼元帥。協同各將攻取丹陽、金壇、常州,遷升為行樞密院判官。跟從攻克寧國,攻下水陽,乘機用水軍平定太湖,在馬績山收降張士誠守將,停船於胥口。呂珍軍隊突然來到,諸將想退。俞通海說:不可以,敵多我少,退軍則實情暴露,不如攻擊敵人。於是率先奮力拼搏,箭如雨下,俞通海右眼中箭,不能作戰,任命部下兵士披上自己的戰袍督軍作戰。敵軍當成俞通海,不敢逼近,慢慢散去。從此一隻眼睛失明。不久,協同廖永安等攻克石牌關,奪取馬馱沙回師。趙普勝已反叛歸降陳友諒,攻陷池州,派另外的將領鎮守,而自己占據楊陽水寨。太祖正征戰浙東,以樅陽為憂患。俞通海前往攻打,大破敵人。趙普勝登陸逃走,俞通海全部繳獲他的船隻,於是收復池州。升遷為僉樞密院事。陳友諒進犯龍灣,協同諸將攻擊並趕走他,追擊陳友諒並在慈湖焚燒陳友諒的戰船,擒獲七帥,追擊逃敵到采石。功最多,晉升為樞密院同知。

跟從攻打陳友諒,攻下銅陵,攻克九江,掠取蘄、黃。跟從徐達擊敗叛將祝宗、康泰,收復南昌。跟從救援安豐,擊敗張士誠軍,回師攻打廬州。陳友諒大舉圍攻南昌,俞通海跟從太祖攻擊敵人。在康郎山相遇,因為船小不能佯攻大船,太祖軍奮力作戰差點支持不住。俞通海乘風放火焚燒敵船二十多艘,敵軍稍稍受挫。太祖船擱淺,陳友諒猛將張定邊徑直向前攻打太祖的船。常遇春射中張定邊,俞通海飛舸前來救援,船突然前進水波湧起,太祖的船得以脫險。而俞通海的船又被敵方巨艦壓住,士兵都用頭抵住敵艦,頭盔全裂,才勉強脫險。第二天再戰,俞通海協同廖永忠等把七艘船裝上火藥進擊敵艦,焚燒敵船數百艘。過瞭兩天,又駕六艘戰船深入敵陣。敵軍聯合大艦奮力抗拒。太祖登上舵樓觀望,很久沒有看到什麼,猜想已經覆沒。過瞭一會兒,六艘船環繞敵艦出現,飄飄搖搖如遊龍。軍士歡呼,勇氣猛增百倍,作戰更奮力。陳友諒兵大敗。太祖軍隊駐紮在左蠡,俞通海進言:湖有淺灘,船難以回旋。不如入長江,占據敵軍上遊。他們的船進入,就一舉擒獲。於是移軍出湖,在水邊和陸地構建柵欄。陳友諒不敢出軍,停在湖中一個月,糧食用盡,率軍突圍逃走,最終戰敗而死。這場戰役,俞通海功績最多。軍隊回京,賜予良田金帛。

第二年,跟從平定武昌。拜任中書省平章政事。統軍攻取劉傢港,進軍畢竟通州,大敗張士誠軍,擒獲其將陳勝。晉升代理江淮行中書省事,鎮守廬州。跟從徐達平定安豐。又跟從攻克湖州,攻取太倉,秋毫無犯。百姓大喜。圍攻平江,大戰滅渡橋,直搗桃花塢,中流箭,傷很重,回金陵。太祖駕臨他的府第,問道:平章直搗我來探望傷情瞭嗎?俞通海不能說話。太祖揮淚出。第二天死,時年三十八歲。太祖哭吊非常悲哀,隨從的官員衛士都感動流淚。追封豫國公,祔祭於太廟,塑肖像於功臣廟。洪武三年,謚號忠烈。俞通海父親俞廷玉官居僉樞密院事,先死,追封為河間郡公。俞通海沒有兒子,弟俞通源繼承其官位。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