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內科中藥解——澤瀉

澤瀉

【藥性賦】 澤瀉利水通淋而補陰不足

【神農本草經】一名水瀉,一名芒芋,一名鵠瀉。味甘,寒,無毒。治風寒濕痹,乳難,消水,養五臟,益氣力,肥健。久服耳目聰明,不饑,延年,輕身,面生光,能行水上。生池澤。

【藥性歌括四百味】澤瀉甘寒,消腫止渴,除濕通淋,陰汗自遏。

【中藥學(1995年上海科技出版社)】

性味歸經:甘、淡,寒。歸腎、膀胱經。

功效:利水滲濕,泄熱。

應用:用於水腫,小便不利,泄瀉,淋濁帶下及痰飲等。

用法用量:煎服,5~10g。

【中藥學(2016年全國第十版)】

性味歸經:甘、淡,寒。歸腎、膀胱經。

功效:利水滲濕,泄熱,化濁降脂。

應用:1. 水腫,泄瀉,痰飲眩暈。2. 熱淋澀痛,遺精。

用法用量:煎服,6~10g。

朱氏內科中藥解

澤瀉利水通淋的功效大傢都能理解,不過“補陰不足”似乎不合常理。我翻閱瞭目前市面上比較流行的《藥性賦》的白話解,其中有作者直接認為澤瀉無不補益作用,“補陰不足”乃一傢之言,說得更直白些就是認為這句話就是錯的。而另一個版本的作者比較客觀,他認為澤瀉是通過泄腎經虛火,使火退陰足,達到間接的補陰作用,不過記載非常簡略我所摘抄就是原文的全部內容,雖言但言而未盡。

我的觀點澤瀉是有滋陰作用的。我主要參考瞭陳士鐸的《本草新編》,書中在澤瀉這一章節很明確地解釋瞭澤瀉的補益作用。陳士鐸原文很長不適合整段摘錄,大傢有興趣可以自行參看,我這裡大致總結一下他的觀點。

六味地黃丸乃補腎陰之名方,方中澤瀉非泄腎而為補腎,因腎中如果有水濕邪氣會變為濕熱之邪火,腎為坎卦二陰爻一陽爻,腎雖五行屬水但水中有一個火,此為真火。邪火占據真火的位置後,真火不生,無真火則真水不生,無真水則腎不虧乎?澤瀉能泄腎中瀉火。五苓散方中澤瀉也是同樣的道理,其非泄水,而是泄膀胱之火,因五苓散中已經有茯苓、豬苓以及白術泄水,何必再增加澤瀉泄水?其實澤瀉泄的是膀胱瀉火,因此澤瀉其實利中有補。

當然澤瀉因為在現代《中藥學》中被歸於利水滲濕藥,其補益的功效未被教材收錄,因此才會有前者說此為一傢之言的論點,這是用今人的觀點去判別古人的記載,此種現象在當今學術界比比皆是,可嘆!

我們如果以《神農本草經》的記載來判斷“澤瀉利水通淋而補陰不足”,其實就事論事是能說得通的,因為古人沒有《中藥學》,學中醫則以《神農本草經》為中藥學的基礎。

我寫下此文也是希望中醫同道或者中醫愛好者不要迷信權威,文獻原文都實實在在擺在那裡,無需別人闡述觀點,真正熱愛中醫之人應該學會自己判斷事物的可信度。至少從我的觀點來看,中藥學記載澤瀉的主治功效與臨床實際是有出入的。有一點我可以肯定,因為我自己專門服用過澤瀉想達到利尿的效果,臨床上我也用來治療各類水腫的病患,而實際上澤瀉利水的效果相比其他的藥材是弱的,因此將澤瀉與豬苓、冬瓜皮、玉米須、葫蘆之類的中藥材放在一個門類中是否合適?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金匱要略》中婦人名方當歸芍藥散,我臨床運用治療婦女腹痛療效如鼓應桴,但此方澤瀉用量為半斤,根據現代中醫的方解似乎也不能很好的自圓其說,所以中醫博大精深,我們不能抱有成見與定式去看待中醫,如此隻能將中醫的路越走越窄!

不過澤瀉可以用來降血脂,這點大傢可以借鑒,因為當今社會營養過剩是現代人所要面臨的更主要的問題。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