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八裡橋-灑滿血淚de古戰場

北京通州區北苑環島向西不遠處,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橋,大名“永通橋”,因其位置距京城約八裡之遙,故民間俗稱其為“八裡橋”。 153年前,即公元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一場驚心動魄的京師保衛戰“八裡橋之戰”就發生在這裡。當年英勇的滿蒙騎兵,雖然武器落後,但他們面對強敵,卻絲毫沒有退讓,直至全部壯烈戰死在橋上,譜寫瞭一首驚天地、泣鬼神的悲壯愛國之歌。由於這場戰鬥的失敗,中華民族屈辱的歷史又增添瞭新的一頁。當我們回顧這段歷史時,仍忍不住悲憤填膺!我相信,這樣的悲劇,永遠也不會再上演瞭。今天,有誰再敢組織什麼“聯軍”來進犯中國,我們英勇的人民和英雄的現代化人民軍隊,保證讓侵略者有來無回、片甲不留,全部就地殺絕!中國人民站起來瞭,再也不是當年的“東亞病夫”瞭。有誰不信,那就讓他來吧!就讓八裡橋再為歷史見證一次,看看誰才真正是這片熱土的主人!

下圖:今日八裡橋,這是在通惠河下遊拍攝的

八裡橋,原名永通橋,因距京城8華裡而被百姓俗稱八裡橋。如今地鐵八通線、京通快速路、京哈高速路都從八裡橋邊經過,每天人來車往,川流不息,但知道這座古橋滄桑歷史的卻為數甚少。 歷史上拱衛京師的古橋有三座,一為北京西南方的宛平縣城外的盧溝橋,二為北京北部昌平縣的朝宗橋,三為京東通州區的八裡橋(永通橋)。 八裡橋建於明正統十一年(公元1446年),南北走向,橫跨通惠河,為石砌三券拱橋。中間大券如虹,可通舟楫,兩旁小券對稱,呈錯落之勢。橋上的每塊石頭之間嵌鐵相連,十分堅固。 下圖、從上遊拍攝的八裡橋,遠處高層建築處,即通州北苑

八裡橋南、北長50米,東、西寬16米。橋面兩側有32副石欄板,板面上的雕刻刀法流暢,粗獷有力。欄板上有望柱33對,每個望柱上雕有石獅。石獅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可與著名的盧溝橋石獅媲美。橋東西兩端各有一對戧獸,長鬣密麟,昂首挺胸。護坡石上臥伏著四隻鎮水獸,扭頸傾頭,怒視碧波。大橋兩岸,綠柳白楊,芳草萋萋,風景如畫。白天,憑欄東望,可見巍巍通州古城。據說每當夜晚時分,扶欄觀水,細波之中,月影婆娑,或如玉盤,或如銀鉤。若有客航貨舟通過,槳碎玉盤,水折銀鉤,甚為壯觀。昔日文人所說的“通州八景”之一——長橋映月,指的就是此地。 【“通州八景”中其餘七景為:“古塔凌雲”(通州燃燈塔)、“高臺叢樹”(通州城西慕容氏拜將臺)、“平野孤峰”(通州城東小孤山)、“樹蔭龍舟”(通州城東門外路河龍舟塢)、“二水會流”(通州城東北白河和榆河匯合處)、“波分鳳沼”(通惠河的源頭,也來自紫禁城金水河)、“萬舟駢集”(京杭大運河北端的運船碼頭)】 下圖、八裡橋橋頭鎮水獸近景

經歷戰爭的洗禮,八裡橋上滿身滄桑。 在當年的那場惡戰中,八裡橋的石欄板被炸得粉碎,許多石獅子也被炸毀。八裡橋之戰後,清政府將傷痕累累的八裡橋重新修復,但仍不免留下瞭一些炮彈造成的創傷。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修京通柏油路時,將橋兩端墊土,降低瞭石橋的坡度。解放後,橋面鋪上瀝青。後來,為保護古橋的歷史風貌,減少洪水對橋的沖擊,在橋南北兩端開道引河,各建三洞水泥橋一座,用來泄洪分流,橋間以水泥構成分水泊岸。 下圖、八裡橋之戰後修復的橋欄板

下圖、 在八裡橋上順著河道西看京城,時間和歷史就像東流水,中國人屈辱的日子一去不復返瞭。

下圖、八裡橋西側

下圖、八裡橋南往東200米處的“京通快速”路下,立有清雍正禦制石道碑一座。碑亭是新近翻修、重新彩畫的。

下圖、 清雍正禦制石道碑

下圖、清雍正禦制石道碑正面,碑文才用漢、滿兩種文字書寫。(漢字碑文全文詳見本文附件二)

下圖、碑身側面浮雕的龍紋

今年(2011年)五月二十四日,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公佈“永通橋及石道碑”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9周年的日子。 讓我們永遠保護好這座橋,為的是教育我們的子孫後代,永遠不要忘記中華民族過去的屈辱歷史,發憤圖強,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為中華民族崛起而努力奮鬥,讓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永遠屹立在世界東方!誰敢來侵犯,就叫他滅亡!附件

禦制通州石道碑 碑身高約5米,寬1.63米,碑砆高約2米,總高近7米,正面雕鐫滿漢兩種文字。碑文由清世宗胤禛於公元1733年親自撰寫。漢字碑文全文如下:自朝陽門至通州四十裡為國東門孔道凡正供輸將匪頒詔糈由通州達京師者悉遵是路潞河為萬國朝宗之地四海九洲歲致百貨千檣萬艘輻輳雲集商賈行旅梯山航海而至者車轂織絡相望於道蓋倉庾之都會而水陸之沖逵也雖平治之令以時舉行而輪蹄經涉月歲滋久地勢漸窪又時雨既降積雪初融之侯停註泥淖中有一車之蹶需數十人之力以資牽挽者矣朕心軫念爰命所司相度鳩工起窪為高建修石路計長五千五百八十八丈有奇寬二丈兩傍修土道各寬一丈五尺長亦如之其由通州新城舊城至各倉門及東西各沿河兩道亦皆建修石路其計長一千五十餘丈及一丈二尺不等費帑金三十四萬三千四百八十四兩有奇經始於雍正七年八月至雍正八年五月告竣有司請為文以紀其事嘗稽周禮《地官司徒》令野修道遂師巡其道修鄭鍔疏曰道路以通往來之途使賓至如歸亦修文德以來遠人之意禮 月令季春之月命司空循行國邑周視原野開通道路毋有障塞典籍所垂凡體國經野之政至備具也朕臨禦以來詳求治理蚤夜孜孜惟恐不逮近而郊行遠而郡邑即遐陬僻壤之區其有關於利濟民物者莫不因地制宜以次修舉是役也遠師古先聖王之良法美意而斟酌久遠一勞永逸良用欣慰庶使遵是路者瞻周道而蕩平正直咸慶同軌之盛治焉爰志其歲月而勒諸石雲

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 全文完

2011-05-23 13:42 發表2108.12.31 閱讀(1820)| 評論(46)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