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與變革者

動漫《關於我轉生成史萊姆這件事》中,有一些技能以“者”命名,比如變質者、饑餓者、切斷者、暴食者、誘惑者等等,這是一種簡單實用的分類方法,用在人群分類中,可以有效的將群體進行區分。分類正是決策的基礎。

偶爾會去看看以前負責過的一些網站,有一個現象很普遍:沒有變化。結構鮮少變化,更多的是在使用,而不是發展。

在《多樣性團隊》中提到瞭這樣一個故事:2010年有一個研究項目,想弄清楚為什麼有些呼叫中心員工的表現會比其他員工好。做的很多研究,始終找不到答案,似乎在這件事上沒有可用於計量的邏輯基礎。後來團隊內有個助理靈機一動,然後他們分析瞭使用的瀏覽器數據,然後發現瞭使用不同的瀏覽器的表現不同,那些使用火狐與谷歌的人生產力、銷售額更高,與客戶對話更愉快,通話時間更短。

使用的瀏覽器是表象,背後是默認瀏覽器與自主安裝的瀏覽器之分,然後研究者得出瞭一個結論:有些人傾向於接受現實世界,並維持現狀不做改變;有些人則認為世界應該是多變的,想知道有沒有更好的做事方法,如果有的話就會采取相應的行動。如何選擇瀏覽器反映出一個非常關鍵的特質—質疑默認狀態的能力。

我將以質疑與改變為主體特征的人稱為變革者,與之對應的以適應現狀為主的群體,稱為使用者。

這個分類,提供瞭一個審視自我與他人的視角。

使用者並非沒有意識到需要改變,他們也會質疑,也會對現實不滿,但這最終沉淀為瞭一種情緒,而不是改變的動力。

使用者缺乏改變的意願與動力,可能是自身的原因,也可能是環境的原因。

比如我,大部分情況下是一個充滿激情的變革者,所有的不滿都將轉化為變革,我以親手改造為樂趣,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始終表現如此,當環境不支持時,我表現的如一般的使用者無異,毫無激情可言,不願意參與任何變革。

使用者與變革者並不容易完整區分,因為區分總是建立在一定條件下的,在一個區域內的變革者,在另外一個區域內可能是使用者,在一個層次的使用者,在另一個層次可能是變革者。

比如在一個產品內的變革者,在組織制度層面,可能是一個使用者;一個在公司內的使用者,在傢庭內可能是一個變革者。在定義時,需要設計清晰的維度與層次。

在定性時,需要意識到使用者與變革者在條件變化時角色可能會變化。

沒有人一定是一類人,一定不是另一類人。

《傑克韋爾奇自傳》中,提到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次討論會上,有位中年儀表工人說:“25年來,公司一直為我的雙手支付報酬,但實際上,公司完全可以用上我的頭腦—而且什麼錢也不用花”。

這位通用電氣的工人的話說明瞭環境的重要性,不是不願,是沒有道路。

曾遇到過一傢公司,領導者將員工視為消耗品,所有員工都被視為臨時工,被安排著毫無意義的工作,在這種環境下,創造性被壓制,甚至人性都被壓制瞭。

古語有雲: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上面這傢公司,員工確實視公司為仇敵。在這種相互敵視的環境下,員工不得不成為使用者。

這是一種被動的使用者,根據主動與被動,可以將使用者與變革者分為四類:

1:主動的使用者:使用者是自身決定的,自己選擇成為使用者;

2:被動的使用者:使用者是外部決定的,環境導致不得不成為使用者;

3:主動的變革者:變革者是自身決定的,變革的動力來自內部;

4:被動的變革者:變革者是外部決定的,變革的動力來自外部。

這四種分類,為使用者與變革者提供瞭一種同時從內部與外部的審視方法。

變革者與使用者的動態性,也為組織提供瞭一種發展的方向:

1:減弱變革者向使用者轉化的可能性;提供多個層次的可變革的開放環境,推動變革者持續發展與擴張。

2:增強使用者向變革者轉化的可能性;削弱或去除變革者誕生的各類障礙,使變革者的內生動力順利生長。

在最初思考時,我曾簡單的將使用者與變革者進行瞭劃分,不是A就是B,在進行瞭持續的思考後,發現變革者是有限制的,通常處於一定的層次,這使一個人可以同時是變革者和使用者。

這也讓我有瞭一個新的認識:認識自己處於使用者與變革者的層次,主動發展自己的變革者的特征,使其向處於使用者的層次延伸。

變革者,先變革自己。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