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卷35貴義詩解2合義則為君子名仁非以其名而以其取

《墨子》卷35貴義詩解2合義則為君子名仁非以其名而以其取

題文詩:

子墨子曰:凡言凡動,利於天鬼,民者為之;

凡言凡動,害於天鬼,百姓則舍.凡言凡動,

合於三代,聖王堯舜,禹湯文武,者也為之;

凡言凡動,合於三代,暴王桀紂,幽厲則舍.

子墨子曰:言足以遷,行者常之;不足以遷,

行者勿常.不足以遷,行而常之,是蕩口也.

子墨子曰:必去六僻.默則能思,言則能誨,

動則事使,三者代禦,必為聖人.必去喜怒,

去樂去悲,去愛而用,仁義也手,足口鼻耳,

從事於義,必為聖人.子墨子謂,二三子曰:

為義而不,能任之必,無排其道.譬匠人之,

斫而不能,無排其繩.子墨子曰:世之君子,

使為一犬,一彘之宰,不能則辭;使為一國,

之相不能,而茍為之.豈不悖哉!子墨子曰:

今有瞽曰:銀者白也,黔者黑也.雖明目者,

無以易之.兼白與黑,使瞽取焉,不能知也.

故我曰瞽,不知白黑,非以其名,以其取也.

今之君子,之名仁也,雖禹湯亦,無以易之.

兼仁不仁,使天下之,君子取焉,不能知也.

故我乃曰,天下君子,不知仁者,非以其名,

亦以其取.正人君子,言行必一,名符其實.

【原文】子墨子曰:“凡言凡動,利於天、鬼、百姓者為之;凡言凡動,害於天、鬼、百姓者舍之。凡言凡動,合於三代聖王堯、舜、禹、湯、文、武者為之;凡言凡動,合於三代暴王桀、紂、幽、厲者舍之。”子墨子曰:“言足以遷行者,常之;不足以遷行者,勿常。不足以遷行而常之,是蕩口也。”子墨子曰:“必去六辟(6)。默則思,言則誨,動則事,使三者代禦,必為聖人。”“必去喜,去怒,去樂,去悲,去愛,而用仁義。手足口鼻耳,從事於義,必為聖人。”子墨子謂二三子曰:“為義而不能,必無排其道。譬若匠人之斫而不能,無排其繩。”子墨子曰:“世之君子,使之為一犬一彘之宰,不能則辭之;使為一國之相,不能而為之。豈不悖哉!”子墨子曰:“今瞽曰:'鉅者白也(7),黔者黑也。’雖明目者無以易之。兼白黑,使瞽取焉,不能知也。故我曰瞽不知白黑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今天下之君子之名仁也,雖禹、湯無以易之。兼仁與不仁,而使天下之君子取焉,不能知也。故我曰天下之君子不知仁者,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

【註釋】(6)辟:通“僻”,邪僻。(7)鉅:疑“銀”字之誤。

【譯文】

墨子說:“一切言論一切行動,有利於天、鬼神、百姓的,就去做;一切言論一切行動,有害於天、鬼神、百姓的,就舍棄。一切言論一切行動,合乎三代聖王堯、舜、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的,就去做;合乎三代暴君夏桀、商紂、周幽王、周厲王的,就舍棄。”墨子說:“言論足以付之行動的,就推崇它;不足以付之行動的,就不要推崇。不足以付之行動,卻要推崇它,就是空言妄語瞭。”墨子說:“一定要去掉六種邪僻,沉默之時能思索,出言能教導人,行動能從事義。使這三者交替進行,一定能成為聖人。”(墨子說:)“一定要去掉喜,去掉怒,去掉樂,去掉悲,去掉愛,以仁義作為一切言行的準則。手、腳、口、鼻、耳,都用來從事義,一定會成為聖人。”

墨子對幾個弟子說:“行義而不能勝任之時,一定不可歸罪於學說、主張本身。好象木匠劈木材不能劈好,不可歸罪於墨線一樣。”墨子說:“世上的君子,使他作為宰殺一狗一豬的屠夫,如果幹不瞭就推辭;使他作一國的國相,幹不瞭卻照樣去作,這難道不荒謬嗎?”

墨子說:“現在有一個盲人說:'銀是白的,黔是黑的。’即使是眼睛明亮的人也不能更改它。把白的和黑的東西放在一塊兒,讓盲人分辨,他就不能知道瞭。所以我說:盲人不知白黑,不是因為他不能稱說白黑的名稱,而是因為他無法辨別選取。現在天下的君子稱說出'仁’的名,即使禹、湯也無法更改它。把符合仁和不符合仁的事物混雜在一起,讓天下的君子擇取,他們就不知道瞭。所以我說:天下的君子,不知道'仁’,不是因為他不能稱說仁的名,而是因為他無法選取”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