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戰系列—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

編者按:

從當事人角度來說,這場戰爭並不是中國百年屈辱史的開端,相反卻是維持千年霸權的艱苦開始。

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是東西方兩種文明的第一次正面交鋒,然而就其影響而言,第二次鴉片才徹底讓大清統治階層看清“已不如人”的現狀,以外國公使進駐北京為標志,古老的中國正式進入西方世界體系!

中日甲午戰爭讓清政府徹底放棄自己在傳統東亞霸主地位,普通民眾層面開始圖強救國,直至國內反清運動高漲,清政府統治危機四伏,真正意義上的學習西方正式開始,以清末新政為標志。然而,事以至此、積重難返,民眾與統治階級信任已蕩然無存,歷經二百多年的大清政府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對於鴉片戰爭失敗,多數人的印象是當時的清政府腐敗,好像康熙皇帝在世,這次戰爭就能勝利一樣;也有一些人從結果分析認為清政府應該及早妥協,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戰爭的結束,當然這都是馬後炮。

本系列文章從當事者的角度,給大傢呈現為什麼這一戰非打不可,為什麼此後二十年期間清政府拒絕反思求變,二十年之後第二次鴉片戰爭還必須打!

一、世界大勢

古語雲: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時勢造就英雄。戰爭之前,滿清政府已發展到帝王集權的巔峰狀態,而英國則早已成為東北亞地區外最為強盛的日不落帝國。滿清政府不懂西洋人的世界觀,英國人不懂中國的天下觀。兩個代表各自區域內最高文明的國傢殊死搏鬥不可避免。

帝國主人對戰爭的態度決然不同,滿清政府認為這是其傳統天下觀內的局部事件,如當年對付倭寇和海盜一樣,力圖維持固有的天下體系;大英帝國認為這是打開東北亞市場的絕佳機會,隻是對待領土興趣絕不如同時期的沙俄政府和對待美洲、印度和澳洲那樣強烈,畢竟他缺乏的是巨大消費市場。

戰爭的結果如同世界發展趨勢一樣,代表更高生產力的歐洲新興工業文明淘汰瞭中華古老的農耕文明,因為人類欲望的潘多拉魔盒已被工業化和知識產權產生的驚人暴利所敲開!

二、帝國對比

滿清政府在1840年之前,擁有世界第二的固有領土,面積達1000多萬平方公裡,人口四萬萬,如果再加隸屬於中國文明圈內的其他屬國,實際會更多,從軍事上來說八旗和綠營兵戰鬥力非往日可比,但仍有百萬之眾,雖然處於冷兵器時代,但也堪稱巨無霸國傢。

道光皇帝是嘉慶皇帝的嫡長子,十歲時隨皇爺爺乾隆皇帝打獵,因親自射殺一鹿,收到黃馬褂賞賜,三十三歲時,親自帶領皇宮衛隊打退進攻紫禁城的天理教教徒,並射殺兩名匪徒,忠勇兼備,深受嘉慶皇帝賞識。由此可見,道光皇帝並非無能之輩。更為精彩的是他在位期間徹底平定新疆張格爾叛亂,並將匪首張格爾帶至北京,廣詔群臣,於午門審問叛首,處以極刑,一時風光無限!生活上他厲行節儉,在當時看來他無疑是帝國中期最合格的統治者。

大英帝國作為世界第一的工業殖民地國傢,除去人員相對少外,在軍事、經濟和工農業對中國都是碾壓。因此對中國、美洲、印度和澳洲的侵略戰爭,無一不是一次降維打擊!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林則徐在給友人的信中說:彼之大炮遠及十裡內外,猶如排槍,連聲不斷…..真令嶽、韓束手,奈何,奈何!

滿清政府的外交隻有朝貢體系,具體就是剿撫或者亡國,一山不容二虎。若外族沒有領土要求,基本上就是和親、賠款,例如漢、宋兩朝。縱觀中華大地上的歷代王朝,與北方外敵鬥爭非常之多,匈奴、契丹、女真、蒙古、準格爾等而且一般經驗比較豐富,而且還利用長城進行經濟和科技的封鎖,因此中華民族千年歷史,也隻有蒙古和滿清成功易主。而對待沿海入侵,除去大明期間與東南沿海的倭寇和海盜進行過戰爭外,基本上沒有什麼值得記憶的威脅,也無可借鑒的經驗可談,由此造成陸權思維一直占據著中國整個階層,因此中國沒有海軍,隻有在內湖遊蕩的水師。

三、戰爭的原因

這場戰爭中國人習慣叫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人叫通商戰爭,從名字即可反映出兩國看待事情的角度。一位歷史學傢曾這樣評價說:鴉片戰爭之前,我們不肯給外國平等待遇,鴉片戰爭之後,他們不肯給我們平等待遇。大清帝國要保持其宗主大國的霸權地位,維護華夏千年文明,因此不承認日益強盛的西方世界。

自古以來,先禮後兵不分東西方,因此從乾隆、嘉慶,英國政府先後派出馬嘎爾尼使團、阿美士德使團面見大清帝國的統治者,結果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禮不成,隻有兵戎相見瞭。如果當初這爺倆開明些,能夠像沙俄的彼得大帝或者日本君主一樣虛心學習、不斷圖強,道光和咸豐爺倆基本不用整日提心吊膽瞭,可問題是沙俄歷史上隻是莫斯科小公國,日本也是滿清失敗後,痛心改變。

當初一個不經意的忽視,開啟瞭屈辱的歷程,至今不絕!

第一次鴉片戰爭,導火索是清政府對在華的鴉片商人開展禁煙運動,這原本無可厚非,隻不過這一事件被英國在華的商業監督義律成功地升級為滿清政府與英國政府的矛盾。義律可以說非同凡人,他恰如其分地運用瞭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四、雙方準備和戰爭爆發

從1832年開始,滿清政府和大英帝國之間的零星沖突就不斷,隻是事態沒有擴大化,但是這些報告讓道光皇帝認為:英夷並沒有領土要求,不會影響帝國現實生存危機,並將其定義為局部地方事件。隻是下令沿海督撫修繕工事,加強軍備。

作戰方案也一貫體現瞭中原王朝對待外敵的方略:即根據敵人戰與和的意願來確定己方是剿還是撫,即用最小代價獲取最大利益!

後人批評道光皇帝沒有決戰之心導致前線官員一直畏首畏尾,恰恰相反,作為統治者如果不能審時度勢,一意孤行,看看雄才的隋煬帝就知道下場會有多慘!道光皇帝的種種決策依據都來自為他辦事的士大夫階層,而非大英帝國的意圖。隻是這些他既相信也提防的士大夫階層因為個人利益和名譽,善於阿諛諂媚,絕不肯顯露絲毫不同意見,也許這就是集權統治的一個不足吧!第一次鴉片戰爭,過程基本如下:

1839年第一任欽差大臣林則徐頂著道光皇帝的無限信任,躊躇滿志奔赴上任,隻是剛到廣州就被英國的商業監督義律擺瞭一道:他沒有收到商人們的鴉片,相反他沒收瞭被義律臨時“統購” 瞭的大英帝國的2376254斤鴉片,並將其焚毀,是為“虎門銷煙”,首戰告捷,龍顏大悅!

1840年7月,閩浙總督鄧延禎向道光皇帝報告:用弓箭殺死夷人一名,矛刺死一名,中炮跌入船艙和大海無數,夷人狼狽逃竄。

1840年8月,舟山和定海相繼陷落後,林則徐給道光皇帝上以下幾道奏折:《英船居定海擬用民眾殺敵片》告訴皇帝,地方戰備不行是失敗的原因,夷人不善陸戰;《密探定海情形並擬計劃襲取片》;《密陳辦理禁煙不能歇手片》;道光皇帝也不傻,多種渠道消息說明:你林則徐天天說廣東打勝仗,舟山、定海卻失陷,擺明就在說謊,因此將他革職!

1840年8月6日,英軍北上進入天津大沽口,道光皇帝特意詢問直隸總督琦善防備情況,得知不咋地後,做瞭英明決策:如該夷船駛至海口,果無桀驁情形,不必遽行開槍開炮,若有投遞文書,無論夷文漢字,原件上奏!可見天朝皇帝並非愚鈍之徒。琦善也將英軍艦隊實情上奏,隻是可惜在這千年未有之變局下,道光皇帝把大英帝國國書當成申訴冤屈、控告林則徐的奏文,同意另派欽差,到廣州談判!

1840年12月4日,琦善作為欽差大臣與英國人開始談判,隻不過英國人的要求與道光皇帝的理解出現很大偏差。賠款、割地、通商與懲治林則徐代價大不相同。雖然前後多次商談,但皇帝認為夷人反復無常,不守信用,看來還得剿!

1841年1月,道光皇帝幾番調兵遣將後,戰爭正式打響,結果是600多名守軍中戰死277人,傷亡大概460人,英軍受傷38人;反過頭來,皇帝得到的八百裡加急是殲敵二三百人。

1841年1月20日,欽差大臣琦善發覺是真不過,因此與英軍初步協定瞭《穿鼻草約》:

1、割讓香港島;2、賠償軍費600萬元;3、兩國以平等地位交往;

4、開放廣州海口貿易;

可憐的琦善大人,明知這已經大大超過瞭道光皇帝的底線,卻依然“執迷不悟”,被道光皇帝革職、抄傢!其他的士大夫基本上仍然處於自編自導狀態,與皇帝打太極,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直等紙包不住火,讓皇帝自己認慫!

可憐的道光皇帝,在一封封“捷報”和官員們拍胸脯的保證中,一步步走向無可挽回的深淵!

1841年2月24日-27日虎門之戰,提督關天培、祥福及以下900人陣亡,林則徐苦心經營的烏湧陣地喪失,40餘艘水師船逃亡上遊,他的傢人也一並轉移瞭!

1841年3月5日,道光皇帝最信任的果勇侯—楊芳到廣州指揮戰鬥。這大哥一到立即邀功,說“烏湧之戰”殺敵約500人!令道光皇帝龍顏大悅贊賞他:客兵不滿三千,危城力保無虞,莫非朕之參贊大臣果勇侯楊芳,其孰能之。大有“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氣勢,隻不過都是虛幻而已!到5月26日,負責守備廣州的奕山—道光皇帝侄兒就投降瞭,最為不要臉的是他向道光皇帝說:夷人大敗,落荒而逃!真是不要臉瞭。

1841年8月,廈門之戰失敗,道光皇帝感覺有些異樣!

1841年9月至10月,舟山、定海、鎮海失陷,主戰的欽差大臣裕謙自殺,三大總兵葛雲飛、鄭國鴻、王錫朋還有部下數百人陣亡。

1841年10月12日,寧波陷落!

仗打到這個份上瞭,既然互有勝敗,也許就是最後五分鐘戰鬥。道光皇帝急瞭,任命揚威將軍—奕經(乾隆皇帝重孫)帶領六省6萬餘人部隊馳援浙江戰事!終於1842年3月份,部隊集結完畢,一場反攻,最終還是大敗。此後,上海、鎮江相繼丟失。

事實說明一切,雖然道光皇帝接到的捷報多於失敗的報告,但丟失的土地一天比一天多,下邊大臣也見瞭世面,基本上不打瞭,畢竟動員大約20萬軍隊,並犧牲瞭那麼多將領,局面還是一如既往的槽糕。這個時候體現天朝特色的事情出現瞭,皇帝和士大夫階層開始就戰敗的罪責拉大鋸。道光皇帝需要體面的“認輸”,士大夫需要免去“罪責”。

相反英國,通過傳教士和各種商人對中國各種情報刺探而胸有成竹,雖然投票結果是271票對262票通過對中國軍隊預算,顯示並不是所有英國人士對中國瞭解。但他們的自始至終都要通過戰爭來解決問題,沒有絲毫的改變,而且隨著戰爭的進行,越來越興奮、甚至有些加碼。

相對滿清政府,大英帝國僅僅動用瞭16艘海軍戰艦,4艘東印度公司的武裝汽船、運兵船1艘,運輸船27艘,3個陸軍團,大約6000人。

四、戰爭的結果和反思

戰爭的結果眾所周知,從戰爭後訂的《南京條約》,總結主要是以下幾點:

1、賠償2100萬兩;2、割讓香港島;3、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和上海作為通商口岸;4、雙方協定關稅;5、治外法權;6、中英官員平等往來;

與琦善大人開始商定的條約相比,確實多瞭不少,這也是後來他仍然被啟用當駐藏大臣的原因。

但是作為帝國的統治者相對於這些不合理的條約,能夠停止這無休無止、而且看不到勝利希望的戰爭或許才是最急迫解決的事情。雖然割讓土地和開放通商口岸讓帝國統治者在紫禁城徘徊不定,但畢竟沒有涉及帝國統治的根基,夷人走後,滿清政府依然可以守著自己的天下觀。

中國歷代君主還沒有見過這樣的對手,打完勝仗,就是為瞭多開幾個通商口岸,商人在重農抑商的統治者眼中都是低賤的,唯利是圖的。一切又恢復到之前的平靜,這場戰爭猶如一聲巨雷閃現在夜空,便隨即消失在古老的王朝天空!

如果說外國公使進駐北京成為《南京條約》的條款,那麼這場戰爭還會持續,之後的二十年,大清帝國將是另外一個光景!

隻是歷史不容假設,上天給瞭大清帝國一個二十年認識和學習列強的機會,卻匆匆流過!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