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科分享】無界劇場:漫步櫻花林,坐觀四時景

項目名稱 白鷺灣無界劇場

項目設計 北京觀築景觀規劃設計研究院

完成年份 2022年4月

項目地址 中國山東日照五蓮縣

時間沒有初始,亦無終結,空間向內沒有止處,向外亦無邊界,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中,何以安放自我?何不打破界限,把自己輕輕地放在天地之間,體味大自然一年四季,一天四時的氣息變化?

無界劇場,是在基於對時間無盡、空間亦無盡的思考基礎上,在一處自然中,以通透的建築形式和開放的姿態,通過在地營造的方式,創作的一個藝術空間。

視頻© 直譯建築攝影

白鷺灣美術館小鎮位於山東日照,座落於佛教名山五蓮山東脈止落之處,蘇東坡先生位居密州刺史期間,曾經多次遊歷此山,並留下瞭“其秀不減雁蕩”的佳句。

小鎮裡有一個原始的小山谷,是五蓮山餘脈通向潮白河的一個自然谷地,一條小溪緩緩流過,像極瞭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中的意境。

山谷裡栽種瞭大量的櫻花樹,每逢春日花季,便燦爛瞭整個山谷,也燦爛瞭居民和遊人的心。

櫻樹是主體,建築隱於其間,二者形成完美關系這個建築,猶如中國山水畫中,隱於深山和湖畔的小小茅篷,以優雅的姿態面向山水,且將自然作為靈魂之物。

人們既可以悠遊期間,又可以透過網隙觀賞到怒放的櫻花。然而一切都是模糊而未知的,在一片隨意栽植的櫻樹林中,會產生一個怎樣的建築呢?

劇場是一個流線體,一個環繞式的空間,人們可以在其間自由穿梭,山林延展,居所隱逸,人物是自由的麻點。

巨石一端有一株大櫻花樹,形態舒展,好似舊時每個村頭的風水樹,往往,妻子在這裡等待田間勞作的丈夫,母親則在這兒等待遊子的歸來。

建築師將這棵樹比擬為場地村頭的風水樹,編織瞭一個圓形的棚屋空間,地面圓徑以巨石為尺,頂部高度則以櫻枝為限,完成後,恰有一枝粉櫻垂落穹頂,在面向南部山林的方向留一洞口,等你來。

舞臺的東部則連接另一個方向的入口,在四棵櫻花樹的夾縫中,演化為一個富有變化的走廊。主舞臺對面有兩棵主要的櫻花樹,以樹為軸,形成瞭兩個扇面,形態像極瞭雀鳥的翅膀。

關於劇場本身,希望打破傳統,首先消除瞭傳統劇場對邊界的限定,其次,打破瞭觀眾席與舞臺的限定,一切可以自由移動的演出,都可以交互使用。

就在劇場完成的第一天,一場櫻花雨飄飄灑灑,成瞭劇場的最早的舞蹈演員,讓劇場帶有瞭浪漫主義色彩,接下來,田園裡的貓,散步的居民,職業舞蹈演員,遊人,依次出場。

我們失去瞭農耕文化時期的悠然自得的田園生活,人們又處在一種渴望交流又懼怕交流的情愫之中,劇場試圖通過其朦朧的詩意狀態,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造就一種充滿妙趣的,輕松的相遇和交流方式。

劇場也試圖通過妙趣的空間營造,讓人們與自然重新建立起美妙的聯系,使人們以一種奇妙的方式邂逅漫天的櫻花及周邊的自然。

在明代畫傢仇英的《獨樂園圖》中,有一個畫面,表達的是古人用生長中的竹子盤圍成一個亭子,而高士則在竹下悠然側臥,置身其間的人,可以透過竹林的間隙,實現真正的臥遊山水。

在於人與自然充滿妙趣的接觸方式,劇場的網狀結構,形成瞭無數個視覺孔洞,居遊期間的人們,和周邊的風景形成瞭戲劇性的對視。

仇英《獨樂園圖 》

劇場也試圖把空間、自然和藝術三者做一個巧妙的結合,首先希望把劇場塑造成一個美學事物,它既是一個高頻度使用的世俗空間,也是一個獨立的美學場所。

劇場的最美好訴求,是希望每一個置身其間的人以及自然的萬物都成為主角,你我既是自己日常生活舞臺的主角,也是這一特定舞臺的主角。

周遭的山林,風月,銀絲線所反射的一日四時的光色變化,泥色土地上變換的光影,飄落的櫻花雨,鳥雀飛蝶,朝霞夕陽,山間霧氣,也都將是劇場的主角。

人生如同一場戲劇,無時不刻都在上演,一個人有無數角色,都需要皆力出演,人生無限,精神亦無限。無界劇場,希冀透過物質空間的無界形態,回應參與者精神上的無限狀態。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