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隆禮重法,化性起偽

大傢好!這裡是“旗山書屋”。今天和大傢一起分享荀子的人文教育思想。

我們知道,荀子是戰國末期儒傢的最後一位大師,也是先秦人文教化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以儒學為基礎,批判地吸收瞭諸子百傢的長處,形成瞭自己的思想體系,標志著荀子“隆禮重法”思想觀的形成。在人文教化中,荀子認為,人的本性,與生俱來就喜歡財利,如果放縱人的這種本性,就有可能產生爭搶掠奪的事情,那麼謙讓的心就丟失瞭;再比如說,人一生下來,耳朵就喜歡聽音樂、眼睛就喜歡看美色,如果依順人的這種情欲,就有可能產生淫蕩混亂的事情,那麼禮義法度就消失瞭。所以,荀子將人性本惡作為教化的基礎。荀子認為,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因此,在教育中,隻有用“禮儀”和“法度”來進行教化,才能實現人自身“化性起偽”的目標,意思是說,才能讓人惡的本性向善的方向發展,這就是“隆禮重法”的作用。同時,荀子在提出人性本惡的觀點後,又認為,我們要敢於正視承認人內心的情欲,應當引導人們合理的情欲需求,用禮義來疏導和控制人不合理的情欲;用刑法來懲治人不合“禮儀”的行為,隻有這樣,才能讓民心歸順,形成良好的社會人文教化氛圍。所以,荀子把禮和法都作為社會人文教化和治理國傢的根本。他說:“禮義者,治之始也。”以及“法者,治之端也。”意思是說,禮是法的根據,是法的總綱;而法則是禮的體現,二者相輔相成。因此,他以“隆禮尊賢而王,變法愛民而霸”的人文教化思想來代替孟子主張“以德王天下”的教化思想。

因此,在人文教化中,荀子認為,“性者,本始材樸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性、偽合,然後成聖人之名,一天下之功於是就也”。意思是說,“性”是人與生俱來的自然屬性,是人先天的自然狀態,不包含後天人為的因素;“偽”是指通過後天人為的努力而讓人發生改變的狀態。比如說,通過後天的教育,讓人改變氣質品德等。所以,在人文教化中,荀子強調,教育應當在人先天具有的原始屬性狀態的基礎上,再經過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進行教化和改造,實現先天與後天的有機結合,這樣,才能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人才。荀子又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意思是說,“惡”是人的本性,就像人都具有“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的生理本能一樣,而通過後天的教化、修煉,有些人就可以在特定的環境和時間中,反其本性而為之,可以做到“舍生取義”,可以做到不趨利避害,以成就君子和聖人的美名。因此,荀子認為,人性之所以善是後天人為教化的結果,而不是人先天就有的,所以,荀子提出瞭與孟子“性善論”相反的“性惡論”。

總之,荀子提出的“化性起偽”,強調瞭人通過後天的學習教育和環境的熏陶,能夠對人產生教化的作用,強調瞭後天的教育也很重要。荀子說:“塗之人可以為禹。”意思是說,我們大部分普通的人隻要通過教育感化,也有可能成為像禹那樣具有高尚品德的聖人。這一點和孟子提出的“人皆可以成為堯舜”是相通的,說明瞭人與生俱來的天生之質應當和後天的良好教育有機統一。同時,在人文教化中,荀子還特別強調瞭“環境、教化和個人修煉”三者必須有機結合,缺一不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性相差無幾,都有共同的欲望,但後來有的人成為君子,有的人成為小人,這其中的根本原因,主要在於每個人後天的學習修煉的程度不同而已。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