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用法解析
✍“的”後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稱的詞語:
如:敬愛的總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貴的教科書、鳥的天堂、偉大的祖國、有趣的情節、優雅的環境、可疑的情況、團結友愛的集體、他的媽媽、可愛的花兒、誰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後面跟的都是表示動作的詞語:
如:高聲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瘋狂地咒罵、嚴密地註視、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圍、沙沙地直響、斬釘截鐵地說、從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細地看、開心地笑……
✍“得”前面跟的多數是表示動作的詞語,後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狀態的詞語,表示怎麼怎麼樣的:
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爛、疼得直叫喚、瘦得皮包骨頭、紅得發紫、氣得雙腳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樂得合不攏嘴、驚訝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掃得真幹凈、笑得多甜啊……
註:
1.如果“de”的後面是“很、真、太”等這些詞,一般用“得”。
2.有一種情況,如“他高興得一蹦三尺高”這句話裡,後面的“一蹦三尺高”雖然是表示動作的,但是它是來形容“高興”的程度的,所以也應該用“得”。
例句分析,明確用法
1、蔚藍色的海洋,波濤洶湧,無邊無際。
2、向日葵在微風中向我們輕輕地點頭微笑。
3、小明在海安兒童公園玩得很開心。
總結如下:
1.“的”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修飾、限制“的”後面的事物,說明“的”後面的事物怎麼樣。結構形式一般為:修飾、限制的詞語+的+名詞。
2.“地”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形容“地”後面的動作,說明“地”後面的動作怎麼樣。結構方式一般為:修飾、限制的詞語+地+動詞。
3.“得”後面的詞語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得”前面的動作怎麼樣,結構形式一般為:動詞(形容詞)+得+補充、說明的詞語。
“的、地、得”的讀音
“的、地、得”是現代漢語中高頻度使用的三個結構助詞,都起著連接作用;它們在普通話中都各自有著各自不同的讀音,但當它們附著在詞、短語、句子的前面或後面,表示結構關系或某些附加意義的時候,都讀輕聲“de”,沒有語音上的區別。
但在書面語中有必要寫成三個不同的字,這樣可以區分他們在書面語用法上的不同。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使書面語言精確化。
用法不同,意思有別
“的、地、得”用得對,意思表達就明確,用得不對,有時也會產生意思的變化。
比如:
這兩句話從表面看隻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全相同。前一句強調“激動”,“哭瞭”是對激動程度的補充說明;後一句主要是陳述“哭瞭”,“激動”是對哭的樣子的修飾。因此兩句用瞭不同的“de”。
“的”“得”、“地”練習
1、歡唱( )黃鸝
2、盛開( )野菊
3、美麗( )故事
4、動聽( )歌曲
5、小豬( )肚皮
6、讒嘴( )貓咪
7、有趣( )發現
8、飛( )隻比大樹高
9、小鷹急促( )喘著氣
10、朱德( )扁擔
11、必須儲備足夠( )糧食
12、挑起滿滿( )一擔糧食
13、不好意思再藏他( )扁擔瞭。
14、狐貍在樹林裡找吃( )
15、大禹( )名字代代相傳。
16、不是唱戲( )料子
17、緊盯著空中飛翔( )鴿子,或者註視著水底遊動( )魚兒。
18、他( )雙眼漸漸靈活起來。
19、成為世界聞名( )京劇大師
20、日子過( )很快樂。
答案:
1、歡唱( 的 )黃鸝
2、盛開( 的 )野菊
3、美麗( 的 )故事
4、動聽( 的 )歌曲
5、小豬( 的)肚皮
6、讒嘴( 的 )貓咪
7、有趣( 的 )發現
8、飛( 得 )隻比大樹高
9、小鷹急促( 地 )喘著氣
10、朱德( 的 )扁擔
11、必須儲備足夠( 的 )糧食
12、挑起滿滿( 的 )一擔糧食
13、不好意思再藏他( 的 )扁擔瞭。
14、狐貍在樹林裡找吃( 的 )
15、大禹( 的 )名字代代相傳。
16、不是唱戲( 的 )料子
17、緊盯著空中飛翔( 的 )鴿子,或者註視著水底遊動( 的 )魚兒。
18、他( 的 )雙眼漸漸靈活起來。
19、成為世界聞名( 的 )京劇大師
20、日子過( 得 )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