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數美國人,戰爭是一種坦克、飛機、艦船和大炮的史詩式的鬥爭。我卻從世界的另外一個地方歸來,在那裡(冀中平原),他們是從佈滿機關門洞和秘密入口的隧道進行戰爭的。”—美國記者亞·諾爾曼
“(冀中)素有中共平原根據地模范區之稱,交通壕、地道建築非常普遍,幾乎所有的村莊都有地下設施。甚至有相距七八公裡的三個村莊用地道連接起來。而且農村的老百姓抗日意識很強,形成瞭半農半兵狀態……”——《華北自治戰》
通過上面這兩份材料,無論是戰爭期間的美國記者還是戰後的日軍戰史編著者,其立場觀點、觀察視角雖大不相同,卻很難得的在“地道”這個問題上達成瞭“共識”。這說明,在抗日戰爭期間,冀中地區的地道鬥爭給自己的盟友和敵人都留下瞭深刻印象。如果從築城角度來看地道,它的出現成功地解決瞭抗日軍民在平原敵後如何處理“藏與打”的問題。就築城而言,地道不是唯一的鬥爭手段,卻是當時形勢下一個合乎情理的選擇結果。在本文接下來的篇幅裡,筆者將試著以冀中為例,對八路軍在平原地區的平原築城術演進做一個簡要的回顧。
岡村寧次“新戰術”帶來瞭更多的村落防禦戰
初到平原時,八路軍受地形、敵情與自身裝備所限,很少依托固定陣地同強敵死打硬拼,因而對築城並無太多需求。但這一情勢在1941年夏季開始發生變化。
這年7月,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被調回國內,其遺缺由原第11軍司令官岡村寧次接任。作為侵華日軍中有名的“名將”,岡村上任後對華北戰局進行瞭通盤分析。他認為,為瞭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當務之急是“摧毀”八路軍在華北的各抵抗基地。岡村寧次在其前任所推行的“囚籠政策”基礎上,拋出瞭“梳篦式”掃蕩和“鐵壁合圍”相結合的新戰術。所謂“梳篦式”掃蕩,即在掃蕩時一方面縱深配備,一方面以密集的並列縱隊,將抗日武裝合圍在一個較小的區域內,不斷壓迫對手以令其不能從任何空隙鉆出;“鐵壁合圍”則是指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寬正面、大縱深地對“獵物”進行四面圍逼,最終加以殲滅。這些新戰術的最大特點是,日軍的攻擊隊形通常分成幾層,對襲擊目標進行第一次包圍;如果發現八路軍有突圍的情況,則緊接著實施第二次包圍。它,很快就顯示出瞭“威力”。1942年5月,岡村寧次對冀中根據地發起瞭空氣規模的大 “掃蕩”。在美麗的大平原上,經常性地湧現出“日本兵一個挨一個,並肩向(合圍)中心推進,連莊稼地裡的野兔都被趕得東跑西竄”的緊張畫面。
對於冀中部隊來說,無論他們向外線轉移還是在內線堅持,都曾多次出現與優勢敵人遭遇甚至被合圍的極端情況,如李傢角戰鬥(深縣,5.23,勝利)、北疃戰鬥(定縣,5.27,失利)、雪村戰鬥(肅寧,6.8,失利)、宋莊戰鬥(深澤,6.9,勝利)、掌史戰鬥(6.12,戰鬥發生地雖在冀南威縣,但我方部為轉移至此的冀中部隊,勝利),東圈子戰鬥(鹽山、7月初,突圍)等。日軍戰史著者也註意到瞭這一點,他們承認“敵軍之行動敏捷,當初不容易加以捕捉,但到處均發生不期遭遇戰,亦有據守部隊,進行頑強抵抗之敵”。
如果仔細研究以上這些戰例,不難發現八路軍在進行築城準備時所遵循的一些規律:
搶占村落打防禦戰。當八路軍在平坦開闊的地形上猝然遭遇強敵甚至被合圍時,最佳選擇是近搶占村落,迅速構築工事,準備迎戰。戰鬥開始後,防守部隊以村中的街巷、建築與簡易工事為依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敵人炮火的殺傷效果。如果戰鬥持續到夜幕降臨,指揮員就可利用敵人不擅夜戰的弱點指揮部隊破圍而出。需要註意的是,村落大小需與部隊規模相適應。村子太大或太小都不是理想中的陣地,前者因防線過長而導致兵力不敷分配,後者易造成兵力擺不開易遭敵火力殺傷的情況。
趕築野戰工事。當部隊進村後,無論敵人來不來,均須立即搶修工事。通常做法包括:依托村邊寨墻依托村邊寨墻(當時北方很多村莊都圍有土石質護墻以防土匪侵擾),如無寨墻,也可選擇村邊房屋的院墻,及村內堅固房屋進行重點作業。具體措施有,在墻上掏槍眼,把院落打通;並將街口用門板、大車、梯子、樹木等雜物堵塞住。
從“築城”角度來說,這些依托平原村落所構築的野戰工事規模都比較小,大多是利用、改造地形或以土木壘築而成。這些村落工事的抗力較弱,但勝在結構簡單,構築迅速,不止一次幫助八路軍在戰鬥中頂住強敵的輪番沖擊,從而為最後突圍贏得時間(少數失利戰鬥,多系指揮失誤所致)。在這些依托村落快速構築的野戰工事,同樣給對手留下瞭深刻印象。宋莊戰鬥結束後,日軍獨立第12步兵聯隊坂本支隊的戰報中也有“敵人在宋莊建立瞭堅固的工事進行頑強的抵抗,支隊晝夜連續發起攻擊”的字樣。
通過臨時構築野戰工事和采取適當戰術,冀中部隊主力最終鉆出瞭岡村寧次所精心編織的“大網”。而那些留在當地堅持內線鬥爭的地方武裝和民兵也頂住敵人的“三板斧”後找到瞭克敵之術。
一個被 “逼出來”的地道網絡
“五一大掃蕩”後,冀中地區一度淪為敵占區。其形勢之嚴峻,用“出門過道溝,抬頭見炮樓;夜夜聽槍聲,天天跑敵情”這句話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但就是在這“敵後之敵後”,那些永不屈服的中國人創造瞭一種新型平原築城體系,地道!
早在岡村寧次就任華北方面軍司令之前,冀中地區就有人在挖地道瞭。這裡地處北平、天津、保定與石傢莊等大城市之間,日偽偵緝隊、便衣隊四處亂轉,見人就查“良民證”,還不時糾集兵力竄入附近村莊捕殺“抗日分子”。為瞭躲避敵人的搜捕,很多人隻好躲到村外的“青紗帳”(高粱、玉米等高桿農作物)裡。最初,大傢還隻是在野外席地而臥,待敵情稍緩後返回村內。隨著敵人騷擾的日益頻繁,人們在“青紗帳”裡的時間越來越長,經常徹夜不歸。為瞭防風避寒,有人就地挖個淺坑,上面蓋些秫秸桿或木板,再培些土甚至種點莊稼。也有些不大講究的人幹脆躲在墳墓裡。但無論是就地挖坑還是睡在墳墓裡,均是一種權宜之計。秋收以後,隨著“青紗帳”的倒伏,這些簡陋的藏身所基本被敵人 “剔抉”瞭。1939年冬季,蠡縣一帶開始有人在傢中或院落裡挖藏身洞。其長約3米,約1米高,上窄下寬,人鉆進去後隻能坐臥甚至蹲著,就像冬眠的青蛙一樣,因此被形象地稱為“蛤蟆蹲”(也有的地方叫“口袋洞”、 “地窨子”)。這種簡易地洞最大的弊端是,隻有一個出口,人在裡面隻能消極隱蔽,而不能戰鬥,一旦洞口被發現,裡面的人隻能犧牲或被俘。後來,一些彼此相鄰的“蛤蟆蹲”開始被打通,洞口也就由一個口發展到兩三個口。就這樣,地道的雛形出現瞭。
分散性與自發性是這一階段地道鬥爭的兩大特點。當時,冀中領導層中間就否要在全區范圍內推廣地道鬥爭尚未形成統一認識。有的人反對挖地道,認為它“隻能藏,不能打,一旦被敵人發現,隻好束手待斃,因此地道是消極的,是右傾思想的反映”;另一些人則認為開展地道鬥爭符合“毛主席說的‘保存自己是為瞭消滅敵人’的原則,它是積極的,不是右傾保命。受瞭損失,說明地道不完備,應該設法改進,不能因為受損失把地道否定掉。”好在,這個爭論並沒有持續多久。1942年3月,冀中行署、冀中軍區和冀中武委會聯合發出瞭《關於開展地道鬥爭的指示信》。這封信在號召全體軍民全力推進地道鬥爭的同時,還對其構築、戰術、組織與領導等工作事項做瞭較為詳細的規定。這封《指示信》發出去不久,冀中根據地就遭到瞭岡村寧次的摧殘。但這位敵酋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所精心策劃的攻勢竟然會成為促使對手提高平原築城技術的一個源動力。
在“五一大掃蕩“期間,冀中7分區22團曾在無極縣與定縣之際的趙戶村先後打瞭四場防禦戰鬥。由於有地道作依托,守軍四戰皆勝。這個戰果證明,地道不僅是個隱蔽所,還可成為一個戰鬥堡壘。而同期發生在北疃的悲劇(因地道口暴露,敵人灌入毒氣後造成近千軍民罹難)則提醒著著人們,即使有瞭地道,如果洞口少、下挖淺、地道長度短且不能連成片的話,仍不能有效保護自己。“亡羊補牢,尤為未晚”!現在,冀中的男女老少終於被動員起來瞭,幾乎人人都在挖地道,幾乎傢傢有洞口。隨著時間的推移,地道被改造得越來越巧妙,既能夠對付敵人的水攻、火攻、煙攻、毒攻、挖掘,還解決瞭吃飯、喝水、大小便、照明等生活問題。
從1943年底,冀中軍民開始利用地道進行拔點作戰,成功逼退敵據點碉堡600多處,同時恢復和發展瞭3500個村莊的政權。至1944年冬,冀中地區僅挖成的地道就有1.25萬公裡,堪稱“地下萬裡長城”。
地道,不僅要能藏還要能打
由於位置和地形的關系,冀中根據地自1941年下半年承受的軍事壓力與日劇增。為瞭避免更大損失,冀中軍區領導曾提出,可否將部隊和機關暫時西撤進山,待形勢好轉後再回來。當這個意見轉到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那裡後,遭到瞭否決。他認為,眼下日軍急於要把華北變成“以戰養戰”的基地,而盛產糧食的冀中更是其殖民掠奪計劃的重中之重;又因為冀中是大平原,極利於敵人兵力火力優勢的發揮,部隊撤出後要想再打回去可就難瞭。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晉察冀軍區工兵主任王耀南來到瞭冀中。這位“紅色工兵專傢”的任務是,在推廣地雷戰的同時幫助當地軍民解決如平原防禦的問題。王耀南來冀中的時候,正值這裡的地道工作開始向自上而下、有組織推動的轉型期。在實地考察瞭幾個地區的地道構築工作後,王耀南從陣地築城的角度提出瞭一些改進意見,以便使其更符合實戰需求。
經過專傢的“技術指導”以及對既往戰鬥得失的認真總結,人們開始強調地道的戰鬥功能。合後來的工作實際來看,其具體改進措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出現瞭專供作戰人員快速出入的洞口。最初,人們對地道出入口的要求是便於隱蔽,因此,洞口多開在屋裡、炕上、鍋臺、夾道、院裡、柴棚、牲口槽、雞籠或井裡等平時不為人註意的角落。現在,一種專門方便作戰人員快速出入的洞口出現瞭。其位置一般處在可以攻擊也便於防守的地形處,如村邊圍墻、沿街墻裡、高宅房屋以及村外交通溝、樹林、墳地等處。
主體結構上兼顧瞭堅固與通暢。地道洞身分為幹線和支線。從平面形狀上看,幹線地道有“口”字、“井”字、“田”字、“中”字等。幹線一般要從人口稠密、地形復雜且便於向村外轉移的地方開始挖掘。具體作業時,人民在確保頂厚不低於1米(防止房屋倒塌)的前提下,進行地道挖掘。基於作戰考慮,地道平均高約1.65米、寬1米,以戰鬥人員能持槍低身行走,兩人相近時能側身通過為標準。村與村之間的野外地道需要構築一條以上,最好能成環形溝通各方聯系。需要註意的是,幹線應從院落、閑場、墻壁、破落房屋和其他障礙物下面穿過,但不要順著街道挖,以免被敵人抓住規律;幹線地道不能平直而要稍微曲折,防止敵人進入後開槍射擊。
地道支線主要用於戶與戶之間的轉移,多為彎曲的蛇形洞或凹形洞,這種專供群眾隱蔽的地道度約l~1.2米,寬0.6~0.8米。
健全洞內各種戰鬥設施 地道內設等指揮所、瞭望孔、射擊孔、拉雷孔等戰鬥設施。指揮所應設在地道內適中的位置以便於對各個方向指揮聯絡和觀察敵情;瞭望孔要位於通視最遠、又靠近指揮所的地方;射擊孔、拉雷孔則開在地面、墻基、屋頂等處。一旦洞口被敵發現,則用卡墻(口)、排水道和通氣孔來防其灌煙、灌水、放毒;而翻板、陷阱、卡口則是為瞭消滅那些僥幸闖進地道的敵人。除此之外,地道內還設有安全室、休息室以及儲備飲用水、食品和彈藥的地方。
把地道與改造地形相結合 具體來說,是將地道、院落和房頂相通,堵塞街口、堵住門窗,在高房、居室、地道裡掏好明暗槍眼,從而構成交叉火力網。再以野外地道為紐帶,把地道、村莊、野外相聯接。從築城角度來看,這是一套以 “四好”(好打、好鉆、好藏、好跑)、“五防”(防水、防毒、防掘、防鉆、防火)、“三通”(天通、地通、院戶通)、“三連”(村落地道、聯村地道、野外地道相連)、“三交叉”(高房、院內、地道火力交叉網和村邊、街道、地道火力交叉網)而著稱的完整的陣地體系。
當這套平原築城體系完成後,冀中平原的戰場形勢得到瞭徹底的逆轉。哪怕沒有主力部隊支援,僅靠一群脫產半脫產的民兵也能將來犯之敵打得落花流水。如1945年春夏兩季,清苑縣的日偽軍曾三次以優勢兵力進攻冉莊。當敵情出現時,冉莊民兵按預先劃分好的區域,進入高房、地堡、暗室、護村溝等陣地,依托工事痛擊敵人。他們“打瞭鉆,鉆瞭再打,打後又鉆,又再打”,攻則使敵人防不勝防,守則令其戰無對陣。據不完全統計,從1942年至抗日戰爭勝利,冉莊民兵共進行地道戰11次,斃傷日偽軍96人,並繳獲許多武器、彈藥和其他軍用物資。
從猝遇強敵時的緊急構築野戰工事到在敵人眼皮底下打造“地下長城”,抗日軍民在兵力、火力占盡劣勢的情況下,完善築城技術的同時,成功地將冀中平原化作一座火陣,最終燒死瞭日本侵略者這頭吃人的野牛。這是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文/張巖松)
參考資料
《冀中抗日鬥爭史》
《華北治安戰》
《地道戰》
《呂正操回憶錄》
《程子華回憶錄》
《王耀南回憶錄》
《楊成武回憶錄》
能打、能走、能攻、能防——冀中平原地道戰之謎
能打、能走、能攻、能防–冀中平原地道戰之謎-上海檔案信息網
敵意——抗戰時期冀中地區的地道和地道鬥爭
敵意——抗戰時期冀中地區的地道和地道鬥爭
地道戰:地下長城 抗戰傳奇
地道戰:地下長城 抗戰傳奇
地道戰,究竟是怎麼打的?(黃道炫)
地道戰,究竟是怎麼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