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性、自我意識與修行

本源為瞭從不同的視角去更好的瞭解祂自己、更好的擴展可能性、更好的表達祂內在的創造力,而將自己“分裂”成瞭無數個部分從而創造瞭個體性。

個體性與本源意識相結合,便衍生出瞭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本源的一部分將自己看成是獨立的個體而區別於其他部分的結果。它建立在分離感的前提下,如果沒有分離感,便隻有本源意識而沒有自我意識。

分離感越強,自我意識也就越強。在靈魂從低密度向高密度進化的過程中,第三密度的實體的自我意識達到頂峰,其中,尤其以人類的自我意識尤為強烈。

這種基於極強的分離感而形成的自我意識,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幾乎感知不到本源的存在。

自我意識有它的存在意義,它的好處在於能夠暫時性的跳出舊的框架,跳出來自於其他存有和本源為它提供的先入為主的框架,由此創造/表達那些不曾創造/表達過的。

在部分宗教和修行圈中,將自我意識看成是原罪,看成是萬惡之源。

某種意義上講,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意味著離本源的實相越來越遠,意味著幻相越來越多。

對於那些渴望回歸本源、回歸深層靈界的部分修行群體而言,似乎自我意識不是一個好東西,但這卻是在以一個較狹隘的角度,沒有意識到本源創造世界的真實目的的原因而隻看到局部的得失而得出的結論。

但是,正如我在之前文章中所描述的,基於分離感的自我意識的人類的誕生有其特殊的意思。

自我意識的產生,如同細胞的分裂,沒有分裂就沒有突破性的擴展。但分裂也會帶來陣痛,陷入高度自我意識、高度分離感的個體,尤其是以地球為代表的人類,其生存的舒適程度常常會很糟糕,其生命劇本的挑戰難度也令很多其他世界的靈魂望塵莫及。

地球被稱之為宇宙中的魔鬼訓練營,不是沒有道理的,在茫茫的多次元/多維度的宏大宇宙中,有很多靈界的存有們,祂們活得比人類舒服的多,祂們所受的限制也少得多。

相比人類的野蠻生長,祂們更像是活在溫室中的花朵,祂們的心智相對的純粹,祂們很少遇到像人類所遇到的這樣艱苦的環境。以人類的角度而言,祂們如同活在天堂中。

這些位於較少限制的維度空間的個體,如果按我們人類的定義來說,相當於是神仙。

基於祂們自身的成份和所處的環境,祂們有著更少的限制、離本源更接近的頻率和更強大的法力。

很多修行者們試著去不斷的減少自己的自我意識,從而讓自己變得更簡單更存粹,從而便有瞭“為道日減/為道日損”的說法。

這種減損是對物質世界執著的減損,是對限制的減損,讓自己“單純化”之後,意識也慢慢的向內移動,進入更高維度的空間。

高維的空間少瞭那些在低維所擁有的執念,變得更為靈活。在向高維移動的過程中,會不斷的隨著意識靈活度的提高,會不斷的隨著執念的減少,而不斷的出現靈體/靈魂的融合。

很多在低維層面看上去是不同的個體,卻擁有著共同的深層的高維靈魂。而那些高維的存有們也常常通過自己的靈魂碎片在低維的投影,在低維時空去探索、去創造、去體驗那些在高維所無法經歷到的限制和可能性,從而獲得特有的經驗。

在我們的神話中,還有一些高高在上的特殊的神靈,祂們被稱之為先天神。這些先天神離本源更近,祂們的執念更少,祂們通常無形無象,因為形象本身就是執念所造成的結果。

然而,我們習慣於以人類的特點去揣摩神仙,於是便給那些先天神塑造瞭一個個人類的形象和劇本。

那些先天神活在非常高維/高頻的空間,擁有著我們所無法想象的強大的法力。

這些先天神沒有經過從低維向高維的一個演進成長過程。

實質上,低維的生命通常要比高維的生命更為復雜,組成的能量也更為稠密。因為最初的本源,是從最高維開始依次創造較低的維度的。因而那些先天神通常比低維的生命(例如:人類)更早誕生。

隨著本源不斷的從不同角度越來越精細化的去探索表達祂自己,便創造出瞭越來越多的低維時空和低維生命。

所以說,那些先天神並不是慢慢進化而來的,而是最原始的那些部分。這些原始部分盡管不需要從低維開始向上進化,但也常常會將自己的一部分投影到較低維的空間中,其中有一部分還會進入輪回轉世,但這種向下投射的過程已經融入瞭太多太多其他的成分(靈體碎片、能量),使得其盡管與那最初的先天神有著特殊的關聯,但卻已經不純粹瞭。也正是因為這種不純粹,才能使得其能夠在較低的維度生存。

除瞭先天神這些一開始就在高維誕生的存有之外,還有一些從較低維慢慢向上進化成長的靈魂們。

這種從低維向高維不斷邁進、不斷的減少執念、不斷的擴展兼容的途徑,被很多人稱之為修行。

修行,對靈魂個體來說是一個向上邁進、向本源靠攏的過程,是一個讓自己越來越強大、越來越舒服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打開自己、接納更多的過程。

而對本源來講,這是一個祂自身向外不斷擴展所造成的個體性/分離感的過程中所伴隨著的平衡機制。

這種平衡機制的產生,得以讓那些不斷向外探索、創造和體驗的個體們不至於完全的迷失自己,使得那些不斷向外探索而獲取的擴展體驗可以獲得整合而回歸源頭,從而被億萬眾生所共享。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