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玉是什麼?它究竟有多軟?

“軟玉是不是很軟的玉?硬玉就是很硬的玉嗎?”如果作為消費者的你問出這個問題,那商傢一定會在心裡竊喜瞭——對於這種小白中的小白,是時候漲漲價瞭~ 但其實於外行人而言,“軟玉”這個名稱確實具有很大的誤導性,這也是眾多寶石研究者和從業者建議改名的原因。那麼這個“不討喜”的名字究竟從何而來呢?

(一)

遠古時期,西班牙殖民者把阿茲特克人用於治療腰疼的玉稱為piedra de ijada (意為“腰石”)和piedra de los rinones(意為“腎石”)。二者分別譯成英文時,就出現瞭jade和nephrite兩個名詞,後來jade成為西方對玉的統稱。

(二)

19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圓明園的翠綠色玉石引起法國化學傢、礦物學傢德穆爾的關註,他現這些來自中國的玉是由2種不同的礦物組成的,一種是十八世紀末維爾納發現的角閃石系列礦物nephrite;另外一種礦物是其他玉石中沒有出現過的新礦物,被德穆爾起名為jadeite,屬於輝石族。

(三)

後日本學者引入德穆爾的研究成果,並根據nephrite與jadeite的摩氏硬度微小差異將其分別翻譯成日文的“軟玉”與“硬玉”。20世紀初,在我國現代地質學的先驅章鴻釗(1905年日本留學學習地質)所著的《石雅》中出現瞭最早可以準確認定的關於Jadeite與Nephrite的中文解釋,但可以明顯地看出,章鴻釗隻是在引用日本學者的譯名,並轉化為中文的“軟玉”與“硬玉”。“一即通稱之玉,東方謂之軟玉,泰西謂之納夫拉德(Nephrite)。二即翡翠,東方謂之硬玉,泰西謂之桀特以德(Jadeite)通稱之玉。”這一名稱流傳至今,導致後人一直誤以為是中文的譯名,並在各種正式的場合使用這兩個名稱,造成瞭消費者不當的理解,事實上,Nephrite與Jadeite尚無中文譯名。

(四)

《珠寶玉石 名稱》(GB/T16552-2003)中,把主要由透閃石礦物組成的玉石統稱為“和田玉”(也可統稱為“軟玉”或“閃石玉”)。這一定名方法在當時的玉石行業中引起很大爭議。

(五)

以地質礦物學傢為主要代表的理論界認為,“軟玉”一詞容易使人產生玉質較軟的誤解,而且已於上世紀80年代作為礦物名稱被國際礦物學會廢除,因此“軟玉”一詞不宜再作為玉石名稱使用。而不同產地同一玉石品種的礦物成分差別微乎其微,一般珠寶玉石鑒定機構很難用常規儀器區分開來,因此產地也不宜參加定名,仍主張依據礦物名稱定名為“閃石玉”或“透閃石玉”。

代表玉石行業的企業傢們則不贊同這一觀點,他們認為玉石是有品級和文化內涵的,產地就是品牌,若把其他地區的軟玉也命名為“和田玉”,在市場上就屬於欺騙行為。還有學者認為“閃石玉”、“透閃石玉”等名稱同樣可能造成誤解,且“石”字容易給軟玉帶來“不那麼珍貴”的負面印象,況“軟玉”沿用已久,不宜更改。

(六)

關於“軟玉”的名稱可謂眾說紛紜、百傢爭鳴,目前市場上大多用“和田玉”這一名稱,但會另外指明“俄料”或“青海料”等;而在學術研究中多用“軟玉”一詞。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