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營銷小技巧,簡單好用

這次,我從《細節》一書中,選取瞭十個小技巧,做成營銷工具清單,可以隨時查閱。

1、社會認同

這種從眾心理,源自人類三大動機:

① 盡可能高效率的做出正確決定

② 獲得他人的認同

③ 用積極正面的角度看待自我

利用社會認同原理,營銷的原則就是:

簡明而誠實地指出,大多數跟他們很類似的人,已經購買或者使用瞭。

用社會認同宣傳的產品或者服務,要是大眾化的,越多人使用,越容易被認可的。如果不是,或者反之,希望塑造“小眾”“稀缺”“特別”的形象,強調大多人購買、使用就沒什麼效果瞭。

這時,可以有一個變通。

強調大多人都認可、想要,而非購買,突顯社會價值。這會讓能夠買的人,更想要擁有這個東西,享受我有你沒有的感覺。

為瞭暗示很多人都這樣做、這樣想,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表述方式,以保證聽起來是“很多人”。

比如,如果數字的絕對值很小,就變成比例,占比50%、增長瞭5倍等。

從眾心理經常被使用,傳統但依然有效。很多品牌戰報,就是典型。

瑞幸經常用這種方式,並且很高頻。大量消費者,就是因為看到很多人喝他們的「爆款」後,決定購買試試。

2、社會身份

與眾人背道而馳,是有情感成本的。

尤其,當我們認為某個群體對我們的社會身份極為重要,在這些幫助定義“我們是誰”、決定“如何看待自己”的群體中,違背變得更加困難。

營銷時,把「受眾的社會身份」關聯起來,效果會更好。

比如,結合從眾心理,指出所在社區的大多數人做什麼,效果比所在城市更好。指出所在城市,比單純的表達大多數,效果更好。

以前淘寶和拼多多有一種廣告圖點擊率特別高,強調“98%的重慶人都在買”,然後精準推送給重慶的搜索用戶。

當然,這種文案有虛假宣傳的嫌疑,可能違反廣告法;有亂用個人隱私信息嫌疑,可能違反個人信息保護法。過去好多平臺都會這麼推送、推流,現在很少看到瞭。

社會身份的定義,可以是地點,可以是人名等某種稱謂。比如,某個明星的粉絲群體,某個興趣愛好的群體。

一個小提示

強調社會身份,可能產生反作用。

人們可能想要和所屬或想要進入的群體保持一致,也可能想要和不喜歡的群體區別開。

當產品拓展新的用戶時,要小心,如果新人群的社會身份,是老用戶群想要區別開的,可能會丟失這部分老客戶。

3、共同身份

共同身份,更容易讓人覺得親近,更願意合作。

如果這個共同點,不那麼大眾化,效果更好。

我們會驚喜於原來你也喜歡這麼小眾的東西,越是不普通、稀缺的共同身份,作用越好。

如果我們的客戶,有圈層屬性,因為同一個興趣聚集,請一定記得使用共同身份。

比如,在和客戶的溝通中,多強調「刀友」、「磨刀愛好者」這個身份標簽。主動讓人知道,共同身份,讓我們更懂彼此。

為強調我們共同身份,可以分享一些小故事,一些「其他人不懂,你我懂」的情境。

比如,有時候朋友會問我,磨刀看著就無聊,你居然可以搞這麼久?!我想說,把這刀磨到吹毛斷發,很爽的,好嗎!看到這刃線如此漂亮,很舒服的,好嗎!

4、主動承諾

如果在和客戶溝通結束時,獲得一個口頭承諾,下一步推進成功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如果不適合明確要求,那就委婉一點。

比如,如果想要邀請客戶或者粉絲觀看某場直播,可以先請客戶提出想看的內容,會安排在直播中。客戶提問題或者要求,相當於是假設觀看直播,就變成瞭一個隱形承諾。

如果想簡化一點,引導客戶,想要看直播的,評論扣1,或者點個贊,也算。

如果能引導客戶主動參與設計承諾,效果會更好。

比如,在直播預熱的短視頻下,讓客戶評論,這次想搶購的產品。

這類增加引導互動的方法,邀請客戶主動參與創作視頻、直播內容,就是在激發用戶主動參與公開承諾的行為。

書中還分享瞭三個給承諾放大的小技巧:

① 讓承諾具體且公開。

② 在承諾旁邊放一些小提示。

③ 讓承諾以行動為導向。

一個小提示

默認選項會提高承諾的概率,但遵守承諾的概率可能更低。

因為默認選項,減掉瞭主動承諾的動作。

對此,書中提出瞭一個建議:“增強版主動選擇”。

① 利用「主動承諾」

把“對某個事情同意或不同意”,改成“兩個選擇”。選擇時,不再是“要麼接受,要麼放棄”。必須選一個時,就實現瞭主動承諾。

比如,

默認選項的設計是,「今年秋天,你想打疫苗」,默認打鉤。

增強版主動選擇的設計是,「今年秋天我要打流感疫苗」,或者「今年秋天我不打流感疫苗」,兩個選項中,選一個。

② 利用「損失厭惡」

告訴人們,如果你不采取行動,會損失什麼。

上述選項,進一步調整為:

A、「今年秋天,我要打流感疫苗,因為我想降低患流感的風險,並且節省50美元。」

B、「今年秋天,我不打流感疫苗,即便這意味著我得流感的風險會提高,而且無法節省50美元。」

以上,給人提供瞭兩個選擇,並用「損失厭惡」包裝瞭一下。

5、將來的自己

研究表明,為將來的自己負責、看到未來的自己是什麼模樣,可以增加行動的可能性。

通過場景化、可視化呈現,讓客戶看到,如果現在做瞭什麼,未來的自己會怎樣更好;沒做什麼,未來的自己會怎樣更壞。

正如抖音強調的,用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激發購物興趣。

我們做內容,無論是短視頻、圖文,還是直播形式,都可以表達美好生活。

讓人們看到,我將來可以這樣,這是我想要的未來生活。

這個時候,隻需要推進一步,這樣的生活,隻需要簡單的動作(用我們提供的解決方案),就可以實現。

6、分心

給等待的人找點事做,轉移註意力,改善客戶等待時的體驗和感受。

海底撈就很會。

海底撈的等位設計,既讓人分心,願意等待;又讓人驚喜,形成瞭口碑傳播,甚至變成瞭營銷賣點。

借此,我也有瞭一個腦洞。

客戶等餐時,給一個小遊戲、挑戰,如果上餐之前可以完成,贈送一個飲品。

或者提供低成本手工玩具,還可公開展示客戶的作品,甚至發起投票。

比如,提供解壓圖畫本、白紙畫筆、橡皮泥等。客戶等餐時可以創作,完瞭可以帶走,也可以掛在店裡打榜。也許還可以每月設置主題,每月一榜單,第一名有獎勵。

線上銷售,發貨通知,還可以試試:

您的包裹已經發出,大概2-4天就能與你相見啦。

等待的時光也可以很美好。這是xxxx的使用小技巧/用餐小貼士,先看看吧~

7、專傢

專傢,是一種特殊信息媒介和權威的集合。KOL、KOC都可能算。

研究指出,信息並不是導致行為改變的直接原因,自我對話才是。

人們接受瞭一個信息之後,心裡產生的認知反應,對自己說瞭什麼,才是行為改變的關鍵。信息的內容、表達方式和媒介,都是為瞭影響自我對話。

為瞭避免消極對話,尤其是減少論點的反駁,我們可以借用權威。

人們會允許權威的意見統領其他因素,尤其是自己不太確定時。借用垂直領域的專傢或者凸顯自己的專業性,都是權威的體現。

借用權威時,不要誇大,如實說出你的背景、經歷和技能,才能保護自己的專業性。

一個小技巧

如果專傢在表達時,適當加入不確定,效果更好。

語氣中帶有某種程度的不確定,更容易引起興趣,有助於建立信任。

比如,我不敢完全確定,但以目前的經驗看,xxxx。

8、愛

作者指出,象征愛的東西,可以引導做出與愛有關的行為。

做內容創意營銷時,記得用上。

比如,

把產品和有愛的場景結合起來,比如,傢庭、情侶、親子情境等。

圖、文、視頻中,增加愛的元素。比如,背景增加愛心、選用紅色道具等。

把一些購買行為,和愛關聯起來。比如,分享一些有愛的用戶故事。

9、錨定

關於錨定,我總結出四個小技巧,可以應用。

① 先下手為強,搶占溝通中的錨點

人們很容易基於一個錨點思考。

比如,如果看到一個很高的要價,可能會問自己,為什麼要價這麼高,會主動把心思放在和高價符合的要素上。

反之,如果錨定的是低價,就會主動把心思放在和低價符合的要素上。

② 設置一個精確的價格、數字

看到一個精確的信息,人們會默認這是花瞭時間和精力得出的。這更容易取得信任,也更容易引起大傢的註意和興趣。

比如,直播開始時間,故意設置在8:42,而不是8點整,很特別,更容易被記住。

再比如,在閑魚賣二手產品時,標價146.3,而不是149。

③ 信息歸檔

當我們看到一個報價時,會自動給價格歸檔。

比如,9.9屬於不到10元一檔。10屬於10元以上一檔。

④ 知覺對比

我們可以通過改變人們看到某物品之前的體驗,改變其印象。

比如,先讓客戶看到更貴的,他的價格感知,就會和這個相似但更貴的,進行比較。

10、細節

鮮明生動的細節,往往更具有說服力。

作者說,這個細節,可以是“鮮明又具體的個人形象”,也可以是“清晰又具體的幹預手段”。

比如,給客戶分享這把刀是怎麼做出來的、這件衣服是怎麼做出來的。整個過程,用視頻,讓客戶看到具體每個步驟發生瞭什麼。

再比如,

“我們有客戶用的旬刀,用這個龍蝦1000目的磨刀石,平常在傢裡保養磨鋒利,一般一兩分鐘就好瞭。常常是老婆做飯前,花一兩分鐘,磨好就用。他經常開玩笑說,一個動作,讓傢庭和睦一百倍。”

這樣的分享,就比籠統地說這個石頭適合旬刀,更有說服力。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