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片電影一旦拍出套路,是非常令觀眾感到反感的事,不過也有例外,比如狼人殺式的密室解謎題材,密閉環境,內鬼就在眾人之中,就是幾十年來一直受到推理迷推崇的套路。
下面就給大傢盤點一下鯉魚心中的,密室解謎題材電影top10
第十名《翻譯疑雲》
2019年法國上映的一部懸疑推理片。一本暢銷書系列的最後一部,即將在全世界范圍同時發售。粉絲對於大結局的期待,已經達到瞭快要瘋狂的程度。為瞭把懸念留到最後,發行商將英語,俄語,漢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希臘語,德語,意大利語,丹麥語九位譯者,關進瞭地牢一樣的城堡之中,進行同步翻譯。
說句閑話,按照現在轟轟烈烈的種族平等思路,這部應該和《亂世佳人》一樣下架。九大語言的翻譯設定,都沒有尼日利亞語,擺明瞭是歧視黑人兄弟沒文化。好吧,沒文化的其實是鯉魚自己,尼日利亞的黑人兄弟說的也是英語。
回到電影翻譯工作剛剛開始,小說的泄露版就出現在瞭網絡之上,並且威脅發行商,如果不支付大筆的贖金,好像叫贖金不太恰當,稿費?封口費?反正差不多就是要不給錢,就上傳盜版,讓正版書沒得賣。
這無疑威脅到發行商的巨大利益,而泄露小說的內鬼一定就在譯者九人之中。惱羞成怒的發行商,直接將九名譯者關進瞭地牢,斷水、斷電、斷糧,保安持槍看管,發誓要將內鬼揪出來。而隱藏在九人之中的內鬼,思維縝密、計劃周詳,雙方的生死博弈你來我往愈演愈烈,漸漸朝著失控的方向發展下去。
電影的謎面部分還不錯,立意略顯牽強,屬於一部中上之作。
第九名 《妙探尋兇》
1985年美國上映。這部和後面將要說到的《怪宴》有異曲同工之處,因為這部拍攝的時間要比《怪宴》晚瞭好幾年,所以導演和編劇借鑒前作應該是有的。
六名身份各異的客人,被邀請到一座豪宅參加晚宴,大傢彼此陌生互不相識,卻不得不參加。因為每個人都有見不得光的把柄握在邀請人的手裡,而第七個人正是長期勒索眾人的幕後黑手。幕後黑手的身份被曝光之後,燈光熄滅到光明再現之時,幕後黑手已經變成瞭一具屍體。
房間內的所有人都有殺人動機,兇手一定還在屋中,每個人都心懷鬼胎以求自保,又想證明自己是無辜的。一番唇槍舌劍的互撕之後,大傢決定抽簽分組,兩人一隊分頭逐個搜查每個房間。可是屋中不斷有人被殺,而內鬼依舊隱匿在眾人之中。
把一部密室連環殺人案拍得這麼無厘頭,是電影的一大特色。管傢案件重演的橋段,感覺像在看星爺的喜劇片。這種推理與惡搞的混搭,如何處理的讓觀眾不覺得違和,對於電影的劇本和導演都是一次艱巨的考驗。喬納森·林恩不僅是這部的導演和編劇,還要兼任攝影,名副其實的多面手萬金油。
對於喜劇和推理混搭這種古靈精怪的東西,鯉魚不太感冒,我喜歡阿婆那種陰森森的趕腳。這部之所以能入選這個片單,主要是結尾部分。編劇竟然安排瞭三個結尾,這讓我覺得挺好玩的,導演玩的夠嗨的,估計當年他想出這個點子,一定興奮的好幾天睡不著覺。
第八名 《玩命記憶》
2006年美國上映的一部密室懸疑驚悚片,小制作投資才三百多萬刀,這點兒錢要是給卡神敗禍不夠拍兩分鐘的。
一座密閉的廢棄工廠之內,五個男人從昏迷中醒來,所有人都陷入瞭失憶之中。既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來到這裡。蘇醒時的狀態是有人被捆綁,有人受傷,以此推斷在昏迷之前,五個人曾經發生過激烈的沖突。
經過現場的勘察,眾人發現失憶是一種化工原料造成的。隨著記憶一點點的恢復,大傢發現這一切與一起綁架案有關,可是恢復的記憶片段,卻無法讓大傢分清究竟誰是綁匪,誰是肉票,誰是警察。記憶每恢復一點,每個人的身份就清晰一點,大傢在混沌中劍拔弩張、彼此戒備,生死大戰一觸即發。而對自己懵懵懂懂的認知,是否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呢?
這種小成本電影的立足之本,往往就是一個好劇本。電影可以視作普通密室推理的升級版,關鍵點就是失憶與密室的結合。神志清醒時找出內鬼,都不是輕松完成的任務,這回連自己究竟是誰都不明所以,當然更顯得撲朔迷離。而一個忘記瞭自己的過去人,能否重新再來活出完全不同的人生,也是挺有搞頭的想法。或者可以這樣說,在失憶以後,自己得到瞭一個站在自己人性背面的機會,從另一個角度審視自己的人生。
第七名 《利刃出鞘》
2019年上映,是近幾年致敬阿婆完成度最高的一部。演員陣容強大007丹尼爾·克雷格對決美隊克裡斯·埃文斯。
一位擁有億萬版稅的富豪作傢86歲生日,孫男娣女都趕回傢中為老人慶生。次日清晨老人被發現死在瞭臥室之中,一名大偵探受到匿名邀請前來調查此案。
在調查過程中,大偵探漸漸發覺這傢人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樣溫馨和諧。每個人好像都有著難以告人的秘密,而且每個人都對死者的巨額遺產垂涎欲滴,此外死者最親密的私人護工,貌似也身不由己的牽扯其中。
電影總體上來說中規中矩,邏輯嚴密沒有明顯的bug,不過也沒有什麼太有創意的突破。其實說到底此類推理作品,現在能夠挖掘的梗,已經被開發的快要資源殆盡瞭。死瞭那麼多人,柯南還是一名小學生,編劇想要構思一個全新沒有套路的故事,不是一件容易事。
美隊轉型之後,這部是表演最給力的一部。超級英雄的角色,能夠讓演員迅速走紅,也容易讓演員定型,也就是常說的角色壓制瞭演員。所以出演超級英雄的演員,一旦轉型以後,往往在演藝生涯中難有突破。漫威電影宇宙的初代英雄,好幾位都已經告一段落,能否風雲再起重臨巔峰還要拭目以待。
第六名 《怪宴》
1976年的美國電影,用密室解謎來惡搞推理片的反類型片。假門假事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神片。
一座神秘古堡的主人,邀請世界知名的五位大偵探參加晚宴,和前面說過《妙探尋兇》裡的雜魚不同,五個人都是江湖上有字頭響當當的人物。喜歡看推理小說的朋友,對這老五味應該都不陌生,可以輕松的對號入座。導演就是沖著經典推理小說來的,一開始就準備拿他們開涮。
五位大偵探出場以後,當然要有命案發生。五個最強大腦既要洗白自己,又要緝拿真兇,於是老五位好比炫技一樣的各種花式推理,唇槍舌劍、口吐蓮花的互撕大戰火爆開打。
最好玩的地方,就是用密室解謎的模式來惡搞推理類型片,而作為一名推理迷又不會覺得反感,反倒是覺得挺有創意的。而且這部對於普通觀眾來說,觀影感受絕對沒有喜歡推理電影的觀眾好。因為對於一些耳熟能詳的推理片老梗,如果觀眾並不是十分瞭解,那麼觀影感受會大打折扣。這就有點兒像惡搞恐怖電影的《驚聲尖笑》系列,裡面在惡搞什麼經典恐怖片,觀眾並不清楚,當然也就沒什麼看頭。相對而言這種大亂鬥電影,還是粉絲看比路人黨更有意思。
電影另一個非常好玩的地方,就是五大神探有理有據、邏輯縝密的推理結果,觀眾最後發現原來都是裝腔作勢的扯犢子。好吧,導演這個回合完勝,不過用處不大,喜歡推理片的觀眾,並不會因為這部的吐槽,而放棄或者反感這種類型片。
第五名 2015年BBC於阿加莎·克裡斯蒂誕辰125周年之際,推出的電視劇版《無人生還》
八名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受邀來到一座孤島之上,抵達之後發覺主人並不在島上,接待他們的隻有一對管傢夫婦。晚餐的時候,留聲機裡傳來的聲音,指控在場的所有人都是謀殺犯,這讓心懷鬼胎的眾人驚恐不已。
接著噩夢開始,來賓一個接著一個被殺,標題已經預示瞭團滅的最終結局,而眾人之中的兇手是誰,又將用什麼古靈精怪的手段處決有罪之人,成為瞭電影引人入勝的兩大懸念。
如果這是一個推薦推理小說的書單,我會毫不猶豫的把阿婆的這部排在第一名的位置,可惜這部小說的幾個影視改編版本,鯉魚都覺得與原著相比差點兒意思。鯉魚之所以有這樣的趕腳,可能不是因為改編的版本不好,而是阿婆的小說實在太強大瞭,先入為主的影響讓經典之作變成瞭無法超越的存在。
阿婆無疑是非常喜歡此類密室解謎題材的推理小說作傢,她的作品中這種風格占有很大比重,《無人生還》是比較早的一部。1943年小說由阿婆本人改編成話劇上演,之後這個故事被多次改編成影視作品上映,小說的全球發行量超過一億冊。從故事形成的年代來說,這部在這個片單的十部中是最早的,而且其他九部雖然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但或多或少都能找到這部的影子。由此可見小說對於這種類型片的影響是多麼巨大和深遠。
第四名,法國鬼才導演歐容作品《八美圖》
這部與前面介紹的《利刃出鞘》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一傢人之間暗流湧動的矛盾與沖突。鯉魚自己更喜歡這部,法國老中青三代八大國寶級美女,連唱帶跳的演繹密室殺人的故事,實在是太有看頭瞭。八位美女一起捧走瞭第52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傑出藝術成就獎,也是當年一時佳話。
聖誕節前夕,傢中的大女兒從大學回到鄉下別墅,從外婆到妹妹傢中的八位美女齊聚一堂,興高采烈的準備歡度聖誕節。天光大亮卻還不見男主人起床,眾人前去查看發現男主人已經命喪當場。電話線被剪斷,汽車被破壞,加上大雪封路,兇手就在八位美人中間。相互之間的猜忌和指責愈演愈烈,八美內心深處的隱私和欲望被一點點的曝光出來。不斷的顛覆和反轉,在一片混亂之中將電影推向高潮。
歐容絕對是名副其實的一名鬼才導演,熟悉他的觀眾知道想看他規規矩矩的講故事是不可能的。也不是絕對,他最近的一部未成年人性侵題材的《感謝上帝》,倒是回歸到瞭非常傳統的敘事方式。
《八美圖》這部最特別的地方,當然是密室殺人與歌舞片的結合。用美不勝收的歌舞方式,誇張的表現手法講述人性深處的暗黑故事,歐容這部屬實創意滿滿,將密室殺人題材的電影,推向瞭一個全新的高度。話說回來,隻要能把兩種以上商業類型片,敢混搭到一起拍的導演,都不是一般二般戰士。除瞭歐容,痞子昆、星爺都是此中高手。俗話說兩個女人一臺戲,八大美女勾心鬥角的互撕故事,激烈程度可見一斑。非常好玩、好看的一部,強烈推薦給大傢。
第三名 《如月疑雲》
2007年上映的日本電影。在這個片單的十部電影中,九部來自於歐美國傢,這部是唯一一部亞洲電影。日本的推理作品,無論是影視作品還是小說,在全世界都排得上名次,日本是名副其實的推理大國。別的不說演瞭二十多年,一千多集的小屁孩柯南,就是難以企及、無法超越的巔峰之作。
一位四線美少女小明星自殺一周年的忌日,五位形色各異的大叔真愛粉,決定相聚給偶像辦一個周年追思會。五個陌生人懷著對偶像的真愛聚到瞭一起, “她不是自殺的”不知誰突然說的這句話,令現場的氣氛緊張起來。大傢開始就如月的死因進行分析,而五位大叔好像各有心事,似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小明星究竟是怎樣死去,而她的死又和五位大叔有什麼關系,成為瞭電影最大的懸念。
這部可以視作密室殺人電影的突變型,在情節上突破瞭其他電影的套路。還是密室,還是足不出戶還原事件的真相,還是情節的不斷顛覆和反轉,但是與阿婆的作品相比,已經完全是另外一種味道。
同時這部可以說是小成本推理懸疑片的一個成功案例,小成本意味著沒有大明星,沒有大場面,也不會有五光十色的宣發。主創能自我操控的隻有劇本,而對於一部電影的成功來說,好劇本是立足之本。
第二名 《完美陌生人》2016年意大利版
這部後來究竟被翻拍瞭多少版本,鯉魚數不過來,反正印象裡很多國傢翻拍過。此部是密室解謎題材中,原創劇本唯一可以和阿婆小說改編比肩的一部。在做這個片單時,我用瞭“密室解謎”,而沒有用“密室殺人”這個詞,主要是考慮能夠把這部加進來。是不是殺人案並不重要,驚心動魄還原真相的過程,是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
三對情侶或者夫妻,加上一位宅男,七位好友小聚。女主人提議晚餐期間,所有人分享來電和短信的內容,大傢一副心底坦蕩我怕誰的自信表情熱烈響應。隨著電話鈴聲響起,每個人的隱秘開始暴露在眾人面前,錯綜復雜的感情糾纏,將七個人的塑料友誼粉碎的一塌糊塗,焦灼激烈的互撕大戲瞬間爆發。
這部雖然不是密室殺人的故事,但是解謎方式是典型狼人殺的套路,而生活中真相與謊言的慘淡現狀,讓觀眾看起來手心冒汗,脊背發涼的程度,絕對不亞於《無人生還》那種全員死光的劇情。無論是多麼狂熱的推理迷,作為普通人一輩子在現實生活之中,遇到謀殺案的機會還是微乎其微。可是這部電影的情節不一樣,看密室殺人電影,觀眾都知道這是假的,類似的奇案隻會出現在藝術作品之中。把電話和短信公佈於眾的結果,一地雞毛血流滿地的慘狀,應該所有的觀眾都能預見的到吧。
前面說過這種類型片沒人能超越阿婆,這部的內鬼是誰,是七個人都心中有鬼,這招也是阿婆玩過的。阿婆真是一個巔峰的存在,始終有人在模仿,卻從來沒人能超越。
No1 《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年版
在阿婆的作品系列中,我更中意比利時大偵探波洛的形象。最早接觸阿婆是從電影開始的,喜歡電影然後才開始找小說來讀。最初階段我非常不喜歡這部,甚至有些討厭。
原因有點兒奇葩,我最早看的1978年版的《尼羅河上的慘案》,然後看的1982年版《陽光下的罪惡》,主演的那個英國胖子彼得·烏斯蒂諾夫,非常符合我對波洛這一形象的預期。等到看這部時主演換成瞭阿爾伯特·芬尼,讓我難以接受,那時曾經覺得波洛都應該讓那個胖子來演。這是個無知者無畏的故事,後來我當然明白烏斯蒂諾夫的波洛,創作晚於阿爾伯特·芬尼,而阿婆幾十部波洛的作品都讓一位演員出演,也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件事後來一直提醒我,對一部作品的評論不要過於輕率,自己認為的槽點,非常可能是因為自己的無知,而造成的誤判。
上個世紀30年代,一起綁架案震驚瞭整個紐約。一個孩子遭到綁架,綁匪在收到贖金之後,殘忍的將小孩殺害。五年之後,開往倫敦的東方快車上,發生瞭一起離奇命案,一名富翁在自己的包廂之內,身中十二刀斃命。比利時大偵探波洛恰好在這節車廂之上,而車廂內的其餘乘客都有可能是殺人兇手。
這是一部關於正義、尊嚴、司法體系、復仇和儀式感的作品,十二刀恰好是陪審團的人數。復仇取代司法制度的漏洞,是否有存在的合理性,這個問題從看過這部之後,就讓我感到困惑,時至今日也沒有很好的答案。說到底阿婆的這部懸疑推理的外表下,討論的還是人性的問題。
第十名《翻譯疑雲》中老教授在收徒之前,問英國小哥《東方快車謀殺案》中的內鬼是誰?為什麼這麼多觀眾喜歡一種套路化的類型片,答案就在這裡瞭。內鬼是誰?隻要觀眾有自信,去挑戰猜測內鬼是誰,那麼密室解謎題材的電影就會一直存在下去。
全網搜索關註鯉魚電影手冊,B級神片(神經病的“神”)寶藏號,帶給大傢更爽、更酷、更刺激的觀影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