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詳解!哪些皮殼下的翡翠最容易出高貨,看完一目瞭然

接上期翡翠原石皮殼分辨的理論性特征,本期以15種不同皮殼為例,分享如何通過實例辨別原石的優劣。

俗話說:“人要臉,樹要皮”,翡翠原石也不例外。皮殼是翡翠內部肉質的外在表現,是人們判斷翡翠質地的重要依據和分辨場口的標志。

皮殼和翡翠內部的種水色有著很強烈的關聯,然而神仙難斷寸玉,即使有數十年經驗的行傢裡手,也不敢輕易說完全通過石頭皮殼判別出好壞,畢竟凡事有例外。

極具迷惑性,又包含財富的石頭,讓人為之癡狂,這也恰好是原石遊戲的魅力所在。對於喜歡翡翠的朋友來說,熟悉翡翠皮殼,如同給自己翡翠路途點亮一盞長明燈,不熟悉皮殼的則更有學習的必要,因為它會是守住錢袋子的良方上策。

那麼,翡翠市場上常見的翡翠皮殼有哪些?哪些皮殼容易出高貨?都產自哪個場口?有何特征?又如何判斷?看完你就懂瞭。

1

黃巖沙皮

山石,所有場口皆有產出,外表沙粒似鹽。黃鹽沙皮呈黃色,顏色越深種越老,翻砂均勻,切開後多見白水底,顏色翠而陽;翻砂不均勻,則沒有霧層,多為豆地到糯地。新場區的黃鹽沙皮沒有霧,種嫩。

2

白沙皮

山石,主要產於老場區木那和個別新場口,常出玻璃種、冰種翡翠,是高檔種水存在最多的皮殼特征之一。新場口有少量白鹽沙,有皮有霧,但種嫩。其中白鹽沙皮是白沙皮的上等貨,皮上沙粒似鹽,種老,皮下有霧,除此而外的白鹽沙,皮下沒有霧,沙粒粗細不分,手感弱。

部分白鹽沙皮有兩層皮,表面為黃色,經鐵刷刷後呈白色,是次生沙殼與原生沙殼共生的例證,原生沙殼下若有綠色,大多陽而不陰,翠色濃艷。

3

黑烏沙皮

山石,表皮烏黑,所有場口都有產出,質量最好的是帕敢和南奇場口,是高色翡翠存在的皮殼之一。

帕敢或後江場區的烏沙皮,細豆底居多,綠色黃味足;莫罕和南奇場口的糯化底居多,綠色偏藍,以上四個場口的烏沙都有蠟殼,其他場口的少有蠟殼。後江和莫罕場口的黑烏沙略略發灰,也稱灰烏沙。

4

水翻砂皮

山石,最具代表性的場口有麻母灣和會卡的萍皮水翻沙。表皮有水銹色,呈片狀或塊狀,少數呈黃色或黃灰色,多見為老石種,沙粒不太好。因為出產水翻沙的場口比較雜亂,底水一般,主要區分點是皮上有無水銹。其中會卡的水翻沙皮子很薄,可以借助光亮透過皮子照色。

5

楊梅沙皮

山石,主要產自老場區的香公、瓊瓢,大馬坎場區的莫格疊,馬那也有少量。大小不均,外表色似楊梅紅而得名,多為牛血霧,豆種居多。楊梅沙皮有帶檳榔水銹(紅白或紅黃相間),如出現褐色的檳榔水銹,成色一般不好。

6

黃梨皮

山石,大馬坎最具代表性的翡翠之一,皮如黃梨,皮薄微透明,打光即可看見內含的顏色,切割後,綠色黃味足,顯鮮亮活放。含色率高,多為上等玉石料。

7

筍葉皮

半山半水石,大馬坎場口產出最多。外表黃白色,乳黃而薄,透明度高,切割後綠色翠而溫潤。皮上層層裂紋像是筍葉一樣包裹著石頭,看似裂紋很多,實際上都是“翹殼裂”。由種質老辣、質地堅硬的石頭在流水作用下,不斷撞擊形成。

8

臘肉皮

水石,產於霧露河沿岸的階地,皮紅黃如臘肉,故取名臘肉皮,光滑而透明,出中等翡翠,含有翠色的不多。

9

老象皮

山石,帕敢場口最多,灰白色,粗糙起皺形如象皮而得名。皮殼大多不細膩不緊實,因風化作用後觸摸時手感帶刺,且大多數老象皮都會伴有脫沙和苦瓜丁,一般在苦瓜丁表皮都有脫沙打燈就可以看見肉質。多有玻璃種、冰種翡翠產出,是皮殼種的上等料。

10

石灰皮

山石,主要產自老場區、後江場區,小場區的第三層,小料居多。表面如石灰,厚薄不一且質地松軟易脫落,去除石灰層常呈現白沙皮,原石多是未經搬運的山石,故呈棱角狀。

11

鐵銹皮

山石,產自老場口東郭,表面有鐵銹色,會表現在不同顏色的皮殼上。鐵銹殼翻砂沙粒適中且規整,切割後底和色都好,一經有色,色必是又翠又水,但多數是底灰。

12

脫沙皮

山石,主要產自東郭場口和老廠區,黃色或紅黃色,因表面容易掉沙,稱為脫沙皮,掉沙的地方會慢慢變白。黃沙切割後多為白水底,有陽豆色;紅沙切割後有正色,但偏暗。

13

田雞皮

山石,表皮如田雞,皮薄潤滑,顏色青灰,多透明,多見烏尤河沿岸的場口。少數田雞皮有蠟殼,因敷在無沙處,容易脫落,含翠色者比較少。

14

洋芋皮

半山半水石,產自達木坎和莫幫窪場口,皮薄微黃,透明度高,底子好,形似洋芋,解開後多為半透明糯化地。

15

鐵沙皮

山石,是少見的老種,主要產於老場區,底好,看上去分外堅硬。鐵指的是沙緊,多為土白色,解開後為豆種糯化種。

以上不同皮殼、原產地、辨別特征多屬經驗之談,確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但翡翠原石的復雜性遠非如此,還需要結合實際進行判斷分辨。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翡翠一行水深深不見底,原石尤為甚之。還需謹慎!謹慎!再謹慎!(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