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校概況
985、211、雙一流、國重點,中國科學院直屬,位於安徽省合肥市。
二:學校簡史
1958年9月創建,初建地址在北京,第一任校長由郭沫若擔任。
是我黨親手創辦的紅色大學,是為“兩彈一星”事業而建立的大學,她的創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
建校後,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的辦學方針,高起點、寬口徑培養新興、邊緣、交叉學科的尖端科技人才,匯集瞭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貝時璋等一批著名科學傢,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
1959年中國科學情報大學並入,設立科技情報系。1960年該系撤銷,學生分別並入物理、化學、生物等系科專業。
1964年中國科學院同意將原來的13個系合並成數學系、物理系、近代化學系、近代物理系、近代力學系、無線電電子學系6個系。教育部核定學校設定專業24個,1966年減為23個,學制5年。
中國科大1963年開始招收研究生。
自1969年12月開始遷入安徽,至1970年10月基本完成搬遷。
1971年國務院決定將中國科大改為安徽省與三機部雙重領導,以安徽省為主。
1973年經國務院批準,中國科大改為安徽省和中國科學院雙重領導,以安徽省為主。
1975年中國科學院經請示國務院,決定中國科大由以安徽省領導為主改為以中國科學院領導為主。
1978年中國科大研究生院正式成立,這是全國最早創辦的研究生院。
1981年學校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其中博士點11個,碩士點24個。
1983年國內首批授予博士學位的18人中,有白志東、蘇淳、李尚志、范洪義等7人為中國科大培養的研究生。
1983年學校建立瞭中國第一個國傢級實驗室:國傢同步輻射實驗室。
1995年,學校第一批開始實施國傢"211工程",四年後又成為第一批實施國傢"985工程"的高校之一。
1999年教育部、中國科學院、安徽省人民政府簽署重點共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協議,並聯合發出《關於重點共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決定》。
2017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為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2021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被劃入“未來技術學院”名單,是教育部首批大學之一。
三:學科建設
本科專業總數達45個,本科招生專業共3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有8個。
四:師資
學校共有2810位教學與科研人員,其中包含有943位教授以及1043位副教授。學校擁有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兩院院士等高質量人才共596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5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5人。“國傢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者”165人,國傢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者17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1人,國傢級教學名師2人,省級教學名師45人。
五:報考註意
按照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按照順序志願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20%以內。
按照進檔考生的實考分和專業志願安排考生錄取專業,各專業志願之間沒有分數級差。在實考分相同的情況下,優先錄取有政策加分者。
按照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未完成的計劃將征集志願。征集志願仍不足,則將剩餘計劃調劑到其他生源質量好的省份。
錄取時,往屆生和應屆生一視同仁;我校所有招生專業無男女生比例限制,對考生高考外語語種不作限制。
六:優勢專業
1:雙一流學科
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
2:國傢一級重點學科
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力學、核科學與技術
3:國傢二級重點學科
天體物理、地球化學、通信與信息系統、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4:國傢重點(培育)學科
安全技術及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5:第四輪學科評估
物理學 A+、化學 A+、科學技術史 A+、天文學 A+、地球物理學 A+、核科學與技術 A+、安全科學與工程 A+
生物學 A、數學 A
統計學 A-、材料科學與工程 A-、環境科學與工程 A-、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A-、軟件工程 A-、管理科學與工程 A-
力學 B+、生態學 B+、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B+、儀器科學與技術 B+、控制科學與工程 B+、信息與通信工程 B+、工商管理 B+
地質學 B、電子科學與技術 B、公共管理 B
光學工程 B-、生物醫學工程 B-、大氣科學 C-
七:科研
1:國傢研究中心
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傢研究中心
2:國傢級實驗室
國傢同步輻射實驗室
3:國傢重點實驗室
火災科學國傢重點實驗室、核探測與核電子學國傢重點實驗室(聯合)、認知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聯合)、深空探測全國重點實驗室(聯合)
4:國傢工程實驗室
頭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傢工程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