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是一個非常值得尊敬的人,這不僅是因為他與康有為的“戊戌變法”活動,更重要的是梁啟超的道德、人格力量。
後世論及康有為與梁啟超,康有為在變法前是梁啟超老師,在變法失敗後則遠遠不如梁啟超。因為康有為後半生求名之心甚熾,追求富貴榮華和享樂。而梁啟超則以道德自守,安心學問之道,在文學、歷史、教育等方面頗有建樹。
其中最為人稱道的就是梁啟超對子女的教育都很成功,比如梁思永、梁思順、梁思成、梁思莊等人都是成就非凡。
對於孩子的教育,梁啟超善於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他經常給孩子寫信,用朋友的態度與他們交流,在無形中幫助子女在正確的道路上精進。
梁思成年輕時候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留學,學習畫圖繪制,當時考慮到國內亂局,梁思成心煩意亂,覺得自己年輕的生命在虛耗,做一個畫匠對國傢、社會沒有什麼作用。
哪個人的人生還沒有迷茫過呢,幸好,梁思成有個好父親。
梁啟超給兒子寫信,用李白與杜甫、姚崇與宋璟的例子說明“各人自審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發揮其個性之特長”的道理,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天賦,不管是文化還是經濟,都是可以貢獻價值的。
所以,不要胡思亂想,“埋頭埋腦去做便對瞭”。
「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兩句話:莫問收獲,但問耕耘。」梁啟超說,「將來成就如何,現在想他則甚?著急他則甚?一面不可驕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餒,盡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裡是哪裡,如此則可以無入而不自得,而於社會亦總有多少貢獻。我一生學問得力專在此一點,我盼望你們都能應用我這點精神。」
“莫問收獲,但問耕耘”,這8個字最近對我觸動很大,可以說解決瞭我的一個很大的思想問題,有些事本來就是想不通,但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最好的策略還是按照這8個去做。
等於是思想打通瞭一個關竅。
梁啟超衷心佩服的這8個字,其實是曾國藩所講,這裡面還有一個小插曲。當年曾國藩春風得意,進京做官,但自覺學問不足,於是向理學大傢太常寺卿唐鑒請教。
唐鑒在傳瞭曾國藩“靜”字訣後,還時常提點弟子,有次他就把所著的《畿輔水利備覽》一書贈與曾國藩,同時還寫瞭個條幅:“不為聖賢,則為禽獸;隻問耕耘,不問收獲。”
曾國藩收到後愛不釋手,掛在傢裡時刻自勉,但他後來對這句話稍微做瞭下改動:“不為聖賢,便為禽獸;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隻問耕耘,不問收獲”與“莫問收獲,但問耕耘”,一個順序變動,格局就大不一樣瞭,曾國藩不愧是做聖賢的人物。
為什麼說格局不一樣?
我們先看“隻問耕耘,不問收獲”這句話,它的意思是埋頭苦幹,“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我們隻要“盡人事聽天命”就好瞭。
但“不問收獲”到底還是有個期待在裡面,說是不問,可心裡還有“收獲”的念頭。
而曾國藩把“莫問收獲”放在瞭“但問耕耘”的前面,內涵就是我們不要管什麼收不收獲瞭,隻要自己認準瞭的事,那就是安心去幹,不要分神,也無需胡思亂想,能做一分就是一分。
曾國藩到底是高明啊,但問耕耘,說的就是隻關心耕耘,而不為將來的“收獲”所動。這才是活在當下啊。
“山不問結果,仍然傲然挺立,高聳入天;河不問結果,仍然奔流到海,不舍晝夜。”
真的是大豪傑的氣魄,真的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我原來就錯在瞭這個地方,過去我太重視外在的環境和期望,經常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有個懷疑、不確信的念頭在裡面,這樣患得患失,結果就是功倍事半,甚至是功敗垂成。
實際上,這就是心為“收獲”、結果所懾,不是正念、正行。
我們做事不應該向外求,而應該是向內求,特別是那些對自己現狀比較迷茫的朋友,既然不知道幹什麼好,那就先把手頭上能做的事做好。比如稻盛和夫剛參加工作就是一個要破產的企業,一開始也發牢騷,但後來轉變觀念,然後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硬是打開瞭局面。
人生那麼長,很多時候都是想不好再做的,而是先幹起來,一邊幹一邊想,慢慢就會發現答案已經有瞭。
茅盾說,“在命運的網裡,人們的努力是不一定有怎樣多的成效如所預期。可是這命運觀又和自然派的命運論有些不同。這命運觀裡很含著奮鬥不懈的精神。”
曾國藩哪怕明知不可為,但他仍然是盡力為之,他不是為大清續命,他是為天下、為蒼生盡力一搏。
“盡其在我,聽其在天”,“凡辦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功成不必在我,我隻知做好自己的分內事。
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一個地方,因上精進,果上隨緣。日拱一卒,不期或可至;功不唐捐,玉汝或可成。關鍵都是在“當下”的精進。
梁啟超說,“天下事業無所謂大小,隻要在自己的責任內,盡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