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拉斯為何和臺灣斷交?

3月25日,洪都拉斯外交部發表聲明,正式宣佈與臺當局斷絕“外交關系”,並停止與臺灣的一切接觸和官方聯系。

洪都拉斯這則“斷交”聲明,“恰巧”發佈在瞭蔡英文原定於29日竄訪所謂“邦交國”危地馬拉和伯利茲的前幾天,毫不留情面地打瞭臺灣當局的臉。

不止洪都拉斯,它周圍的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巴拿馬早就和臺灣“斷交”瞭。

洪都拉斯為何與臺灣“斷交”?

蔡英文於16年上臺,在16年時臺灣有22個“邦交國”。

蔡英文一上臺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就和臺灣“斷交”。

17年巴拿馬和臺灣“斷交”。

18年多米尼加、佈基納法索、薩爾瓦多和臺灣“斷交”。

19年所羅門群島、基裡巴斯和臺灣“斷交”。

21年尼加拉瓜和臺灣“斷交”。

23年洪都拉斯和臺灣“斷交”。

蔡英文上臺後以一己之力讓臺灣陷入第三次“斷交潮”。

臺灣的第一次“斷交潮”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臺灣“邦交”從52國降低至38國。

1969年美蘇冷戰時,臺灣趁勢將“邦交”提升至70國,71年中國回歸聯合國合法席位,48個“邦交國”再次和臺灣“斷交”,第二次“斷交潮”發生,到78年隻剩下瞭22個。

到目前為止,臺灣還剩13個“邦交國”。分別是瑙魯、帕勞、圖瓦盧、馬紹爾群島、伯利茲、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危地馬拉、海地、巴拉圭、聖盧西亞、聖基茨和尼維斯、斯威士蘭、梵蒂岡。

這些國傢的共同點是經濟體量小,要麼是曾經的殖民地要麼是已破產國傢,難民無數,國傢GDP基本靠國際援助。那麼蔡英文為什麼要找這些小國“邦交”?

因為這些中美洲國傢普遍離美國很近,她可以借出訪這些國傢的名義借機竄訪美國,對內還可以彰顯一下“外交能力”。

這次蔡英文就準備借訪問危地馬拉和伯利茲的名義順便竄訪一下紐約和洛杉磯。

如果中美洲沒有國傢和臺灣“邦交”瞭,蔡英文連竄訪美國的借口都沒有瞭。當然沒瞭借口不代表就不訪瞭,隻是臉面上掛不掛得的問題。

那麼這些年這些小國為什麼要和臺灣“斷交”?

2007年哥斯達黎加首先宣佈和臺灣“斷交”,和中國建交。與此同時旁邊的尼加拉瓜新總統上任也有此意向,嚇到臺灣連忙一邊更換駐尼加拉瓜大使,一邊給尼加拉瓜送3000萬美元的發電機組,專門派技術人員赴尼加拉瓜安裝。

光是這樣還不放心,於是臺灣又給旁邊的巴拿馬援助瞭6000萬美元的項目。

從蔡英文上任開始外事部門平均每年支出200億新臺幣,18年時又提出“強化對外援助計劃”,打算融資35億美元,將近臺灣一年的退休撫恤金支出。

但是這些投入並沒有帶來實際效果,以上列舉的尼加拉瓜等國後來還是和臺灣“斷交”瞭。

以中美洲中發展比較好的巴拿馬舉例,其在清政府時期就和中國建交,後來外交關系也一路跟到臺灣。還是臺灣加入世貿組織後第一個和臺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邦交國”。但最後還是跑路瞭,理由隻有兩個字——經濟。

16年巴拿馬在臺灣的貿易夥伴中排名72,占臺灣整體對外貿易的比重為0.031%。

根據臺灣經濟部的統計,截至16年2月臺對巴投資16.6億美元,同年大陸和巴拿馬的貿易額為65億美元。

中國大陸是巴拿馬在拉美地區的第八大貿易夥伴和第五大出口目的國,還是巴拿馬科隆自貿區最大的貿易夥伴,是巴拿馬運河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用戶。

18年非洲的佈基納法索和臺貿易額800萬美元,和大陸貿易額2億美元。

22年中國與非洲的整體貿易額達到2820億美元,同比增長11%。

洪都拉斯以咖啡、香蕉、海鮮為主要出口產品,相較臺灣,大陸帶來的市場肯定要大得多,因此與其在臺灣這吊死,學習前輩精神成為瞭最佳選擇。

當然臺灣也作出瞭一定反制措施,洪都拉斯在臺的留學生隻有今年能拿到獎學金瞭。

所以從巴拿馬開始的第三次“斷交潮”到本次的洪都拉斯,這些國傢做出選擇的原因很簡單,經濟即王道。

身為美國的後花園中美洲的各個國傢從經濟到政治都掌握在美國手裡,美國也多次因這些國傢的“斷交”行為施過壓,進行過從經濟到軍事各方面的威脅。命門被握在別人手裡的洪都拉斯還是作出瞭選擇,並不是說不在乎美國的威懾,而是再不改變就活不下去瞭。

洪都拉斯目前人均GDP隻有2200美元,為中美洲最低,而且面臨數不清的犯罪和難民問題,貧富差距巨大,底層人的存亡成為問題,上層又是美國大資本公司掌權。

因此洪都拉斯執政瞭12年的原政黨被推翻,通過競選新上任的第一位女總統卡斯特羅在所謂的國際援助前,在美國的美洲戰略下並沒有走老路,而是做出瞭最適合洪都拉斯的選擇。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