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
你好哇~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知音難覓,也惟有心靈的寧靜可致遠。
前幾日教師節,我收到很感謝的話語,很長的話,“孟子三樂”真不我欺,也感謝這種正向的反饋讓我堅定於讓文字遠離塵囂。一位南開學子寫瞭這樣一封信:
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送給光緒一句話——“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北京大學中文系一名教授送給“北大怪才”餘傑的話是“待人以誠,臨文以靜”。亂花漸欲迷人眼,內心的寧靜太過稀有,福克納的書名《喧囂與騷動》是對這個時代的一個註腳,《瓦爾登湖》的意境不可多得。詩人荷爾德林說:“人生充滿勞績,但詩意地棲居在這塊大地之上”。 美與寧靜是濕潤的空氣,被其包圍被其浸潤是一種必需,也是一種幸福。高三一年,很多人走得塵土飛揚、熙熙攘攘,卻沒有收獲太多知識芬芳與思維閃電。
今年的高考題目,相比前幾年來說變化,心態因素對考試結果的影響被放大。非常建議晨讀的時候先來看一段蘇軾的《留侯論》,這裡的第一段話非常有名:
在我年輕的時候,初讀這段話,覺得東坡先生形容錯瞭人,這段話明明形容淮陰侯韓信更為準確,淮陰市井的無賴侮辱韓信,韓信沒有逞一時血勇,而是匍匐穿過市井無賴胯下,韓信此人,所圖者大,《留侯論》這一段話用來形容韓信豈不是更為確切?
後來閱盡人情,韓信少時為求出人頭地,可以忍一時小忿,而在有所成就之後,就開始膨脹,自矜功伐,不屑與樊噲為伍,最終被夷滅宗族。而留侯張良呢,青年時是一個血氣方剛的豪俠人物,他毀傢紓難,為韓國報仇,買義士擲鐵椎暗殺秦始皇於博浪沙。性格的轉變與圯橋進履一事有關,這個故事你應該聽過:
張良被秦王朝懸令緝拿,隱於下邳,一日遊蕩於圯橋,有一個穿著粗佈衣裳的老人,走到張良跟前,故意把自己的鞋甩到橋下,註視著張良對他說:“小子,下去把鞋撿上來!”張良有些驚訝,感到受辱想毆打他,因為見他年老,勉強地忍瞭下來,下去撿來瞭鞋。老人說:“給我把鞋穿上!”張良既然已經替他把鞋撿瞭上來,就跪著替他穿上。老人把腳伸出來穿上鞋,笑著離去瞭。張良十分驚訝,隨著老人的身影註視著他。老人離開瞭約有一裡路,又返回來,說:“你這個孩子可以教導教導。五天以後天剛亮時,跟我在這裡相會。”張良覺得這件事很奇怪,跪下來說:“嗯。”五天後的拂曉,張良去到那裡。老人已先在那裡,生氣地說:“跟老年人約會,反而後到,為什麼呢?”老人離去,並說:“五天以後早早來會面。”五天後雞一叫,張良就去瞭。老人又先在那裡,又生氣地說:“又來晚瞭,這是為什麼?”老人離開說:“五天後再早點兒來。”五天後,張良不到半夜就去瞭。過瞭一會兒,老人也來瞭,高興地說:“應當像這樣才好。”老人拿出一部書,說:“讀瞭這部書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師瞭。”
張良的性格從此發生瞭巨大的變化,之前張良會因為國難,弟死不葬,買義士伏擊秦始皇,被情緒支配,莽撞行事。有人的評論非常好,讀《留侯論》,年輕人要知道“至柔非柔,至剛無剛”的道理,瞄準自己的奮鬥目標,自覺深折少年剛銳之氣,堅持正道,不逞一時之能,不爭一言之勝,不較一事真,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修煉自己的定力和耐力,做到無故加之而不怒,不無謂地消耗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我可以承受委屈,但有瞭委屈不能直接由著性子反擊,想想自己的終極目的,為瞭自己的終極目的,委曲一點又有何妨?
寧要委曲,不要委屈,為自己的大目標精進,不被情緒所役使。《史記·刺客列傳》裡面說,“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脈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哪怕心裡已經翻江倒海,表現出來的依然是高原平湖,怒而色不變。在人生的前後兩個階段,韓信與張良的性格有相反之勢,這也註定瞭韓信被殺,張良善終的結局。
每臨大事有靜氣,不被自己的情緒打敗,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如果感覺受到瞭打擊,想想圯橋上授書給張良的高冷老人,你可以選擇不願受辱,一劍結果老人,快意恩仇,瀟灑快活,如果由著自己的情緒行事,那張良一生也不過是一介匹夫。“夫老人者,以為子房才有餘,而憂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後來,劉邦對張良的評價是“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
此謂靜水流深。
對於歷史人物我們應該給予理解,不苛求古人。道光二十六年(1847年),二十三歲的合肥書生李鴻章奉父命入京應試,鮮衣怒馬、豪氣幹雲的少年寫下長詩《入都》,前四句是“丈夫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 八千裡外覓封侯。”次年考中二甲第十三名進士。物事滄桑,官場雪藏,無所建功。太平亂起,書生練兵,戎馬倥傯,充任湘軍幕僚,“千秋邈矣獨留我,百戰歸來再讀書,”幹戈止息後,42歲的李鴻章依舊為洋務而奔走、謀劃,平定捻亂,籌謀外交,註重海防,建設海軍。但是,清廷文恬武嬉,內耗眾生,戶部屢次以經費支絀為借口,要求停止添船購炮,多方掣肘,北洋海軍的建設陷於停頓、倒退的困境。甲午海戰北洋水師覆滅,半生心力盡成空,春帆樓上代表大清簽訂《馬關條約》,他成為背鍋俠,人人皆詈罵李鴻章喪權辱國。李鴻章評價自己“我辦瞭一輩子的事,練兵,練海軍,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放在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凈室。雖明知紙片糊裱,然究竟不定裡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風雨,打成幾個窟窿,隨時補葺,亦可對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種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落,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也?”
梁啟超在《李鴻章傳》中說“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想來李鴻章也曾是意氣風發覓封侯的陌上少年, 油盡燈枯之際可曾有想到身後毀譽交織,“功我罪我,其惟《春秋》”。“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裡外吊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閑看。”歸來的訃聞報至慈禧耳中,慈禧為之老淚縱橫。
梁啟超對李鴻章飽含同情,“若以中國之失敗而盡歸於李鴻章一人,李鴻章一人不足惜,而彼執政誤國之樞臣,反得有所諉以辭斧鉞,而我四萬萬人放棄國民之責任者,亦且不復自知其罪也。西報有論者曰:日本非與中國戰,實與李鴻章一人戰耳。其言雖稍過,然亦近之。不見乎各省大吏,徒知畫疆自守,視此事若專為直隸滿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籌一餉出一旅以相急難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己。乃至最可笑者,劉公島降艦之役,當事者致書日軍,求放還廣丙一船,書中謂此艦系屬廣東,此次戰役,與廣東無涉雲雲。各國聞者,莫不笑之,而不知此語實代表各省疆臣之思想者也。若是乎,日本果真與李鴻章一人戰也。”
對歷史人物的評價通常是很復雜又很有柔情的,那些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曾是少年,歷經千帆之後,是否依舊記得當時覓封侯的凌雲壯志?
歷史學科很少有動情的敘述,印象裡嶽麓版教材記述暗殺宋教仁時有過一段。《明朝那些事兒》除去幽默以外,對歷史人物的“溫情與敬意”也是這本書盛行的原因之一。“公元前我們太小,公元後我們又太老,沒有誰見過那一次真正美麗的微笑”。
曾國藩對李鴻章的淬煉之恩也讓人動容,仿佛是圻上老人對待張良故事,李鴻章有大才,然不淬火不行。軍機議事時,曾國藩有意讓帳下李元度、左宗棠與李鴻章爭口舌之長,以挫李鴻章銳氣。李鴻章愛睡懶覺,曾國藩就每日清晨必等幕僚到齊後方肯用餐,以此逼李鴻章早起。曾國藩教李鴻章以“誠”以“挺”,這就是教育。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如果曾國藩讓李鴻章背《挺經》,背封建主義核心價值觀,每天提寫,那世間便多瞭一位腐儒,少瞭一位江淮柱礎。
李鴻章也是一位非常有靜氣的士人,“受盡天下百官氣,養就胸中一段春”,李鴻章作為晚清專業“背鍋俠”,激流勇進,寵辱不驚,有諸多政敵及反對勢力。有時想想歷史上的李鴻章和嶽飛,受多大的委屈,我們所受的委屈又有什麼不可忍受的呢?生活對我們的淬煉,試試化委屈為委曲,“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歷史並不枯燥,這是人生修養的底色。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 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心術,心術,學校教術教得多,修煉本心太難,也很難一下子看到其價值,而其價值甚大,我們總要看看人世間的光亮。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人生不過幾十寒暑,時光已逝,惟我獨留,總得在生命中見過一些波瀾壯闊與桃花帶雨濃。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靜是一種智慧,聽音樂需要安靜,學習也需要安靜。一曲終瞭,人已經杳然,惟留江上數峰青。前言寫這麼多,也就一句話想要傳達給你,“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你也會創造歷史,不管是自己的歷史還是旁者的歷史,“靜氣”長存心間,萬事“平常心”,成如朗月照花,敗若空谷幽蘭。不要被若幹天後的高考嚇住,還有那些模擬題。那些生活裡的剪不斷理還亂的矛盾,讓這些事情隨風遠去,心存高遠,有青雲之志者讓自己的生命擁有更多的可能。蘭生於空谷,不以無人而不芳,不以無友而斂香。最後說一個特別令我心折的故事,《世說新語》記載淝水之戰中的謝安。當時謝安和客人在如今的南京下圍棋,等待自己的十萬軍隊與前秦七十萬軍隊作戰的消息。一會兒他的侄子謝玄從淝水戰場上派出的信使到瞭,他“看書竟,默然無言”,又慢慢下棋。客人問他戰場上的勝敗情況,謝安回答說:“小兒輩大破賊。”說話時的神色、舉動和平時沒有兩樣。
謝安在淝水之戰前,曾與主帥謝玄反復謀劃,分析雙方的優勢劣勢,他從戰前的“圍棋賭墅”到戰後的“小兒輩大破賊”,自始至終一直采取極為冷靜的態度,這既穩定瞭人心,又對局面完全掌控。下棋的客人走後,“既罷,還內,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其矯情鎮物如此。”意思是說,謝安下完圍棋,回到裡屋。由於內心激動,他走路磕絆,木屐上的齒子碰掉瞭,也沒有發覺。內心已經驚濤駭浪,面相上依然是高原平湖,靜心若此,雅量若此。
每臨大事有靜氣,早成者未必有成,晚達者未必不達。
一、熱腦題
加九錫:
晉無公族:
酒神精神:
袞袞諸公:
鳥革翬飛:
需才孔急:
卑之無甚高論:
好撒瑪利亞人法: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政統、道統、學統、文統、治統、法統、通三統:
一、文綜選擇題
水分盈虧量為降水量和蒸發力(潛在蒸發量)之差,我國年水分盈虧量0mm等值線與年降水量800mm線穿過區域大體一致。圖3為我國東部地區某季節水分盈虧量空間分佈圖。據此,完成1 -3題。
1.圖示季節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該季節乙地區易出現
A.城市雨洪 B臺風災害
C.赤潮災害 D海水倒灌入河
土壤全氮含量是指土壤中各種形態氮素之和。下面圖甲為貢嘎山植被垂直分佈示意圖(海拔3500米處為林線),圖乙為貢嘎山東坡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和全氮含量沿海拔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3—5題。
3.a植被對應的自然帶是
A.亞高山草甸帶 B.常綠闊葉林帶
C.山地荒漠草原帶 D.針葉林帶
4.貢嘎山東坡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和全氮含量
A.隨海拔的升高而逐漸增大 B.隨氣溫的降低而逐漸增大
C.在a、b植被過渡帶處較大 D.均不受植被類型的影響
5.貢嘎山東坡
A.次生闊葉林處微生物活動微弱
B.林線附近殘枝落葉的分解速度較快
C.a植被歸還地表的生物量大於落葉林
D.a植被處有機質含量和全氮含量高於次生闊葉林處
三、文綜非選擇題
13.(24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一列問題。
奧伊米亞康位於東西伯利亞地區,因迪吉爾卡河上遊,氣溫年較差店鋪101.8℃,是世界最冷的永久定居點,北半球的寒極就在這裡。當地居民生活幸福,以長壽著稱於世。居民的食物以魚、馬肉和奶制品為主,還會采摘野生漿果補充營養。這裡的房屋建築為木質結構,房子特別厚實,門窗有四五層。這裡有“三大怪”:屋子木樁上面蓋(木樁深埋地下,木屋與地面最少有0.9米的間隔);水管不埋露在外;汽車啟動直線開。
(1)分析北半球的寒極在奧伊米亞康而非北極點的原因。(12分)
(2)推測奧伊米亞康村民多以馴鹿、魚以及馬肉為主食的原因。(6分)
(3)說明奧伊米亞康村的木屋(房屋)多東倒西歪,甚至半埋進泥土中的原因。(6分)
1、D 2、D
除瞭度率比這些與比值有關的項目以外,還有像本題這樣涉及差的項目,別怕新概念,迅速進入情境,危險往往意味著機遇。材料的裁剪可以看出命題人的意圖。
水分盈虧量:降水量−蒸發力(潛在蒸發量)
這是水分盈虧量的定義,我們先來想一下這個數值有什麼意義,它可以用來做什麼?降水量和潛在蒸發量,這個可以表示幹濕狀況,像單一的降水、濕潤度、幹燥度也可以幫助我們來看到一個地方的幹濕狀況,水分盈虧量則是綜合考慮瞭降水和蒸發的共同作用,並且還可以反映出一個地方的水量收支的大小。
蒸發力後面有解釋,是潛在蒸發量。潛在蒸發量,這個表示在一定氣象條件下水分供應不受限制時,某一固定下墊面可能達到的最大蒸發蒸騰量,影響因素有氣溫、輻射、相對濕度、風速等。想想一個地方的總體幹濕度,影響因素既要看來的水有多少,又要看丟失的水有多少。當水分盈虧量大於0時,水分有盈餘,表示該地氣候總體來說濕潤。當其數值小於0時,水分處於虧缺狀態,表示氣候幹燥。當值等於0時,表示水分收支平衡。
材料中提及我國年水分盈虧量0mm等值線與年降水量800mm線穿過區域大體一致,大致穿過瞭蘇皖北部、河南南部、陜西南部、四川盆地西緣、雲南中北部及東北的東南部地區。第一題問的並不是年水分盈虧量,而是某季節的水分盈虧量。這我們就得分析各個季節是什麼情況瞭,要說我做題,這就很簡單瞭,“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瞭解巴山夜雨,這裡的巴山即是重慶的縉雲山,重慶此地春季多夜雨,既有盆地的原因,又有昆明準靜止鋒的影響。圖中所示的這個季節裡,水分盈餘區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遊地區以及華南東部和北部地區,看特殊的地方就可以知道這不會是春季,北方的春旱盈虧量是很高的,不會隻有50mm,當然,我主要是根據巴山夜雨這個排除瞭春季,雖然李商隱寫的是“巴山夜雨漲秋池”,而實際上巴山夜雨主要是在春季。整體上來看,整個中國在春季的時候,冬季風顯著減弱,4月中旬,夏季風到達瞭華南,華南進入前汛期,降水量增多,受夏季風的影響,春季水分盈虧在空間分佈上總體呈現東南部盈餘,北方和西南地區大部為虧缺態勢。盈餘的北邊界為淮河流域南部,西邊界為四川中部和貴州西部,當然,西藏東南部因為是河谷,也略有盈餘。
這夏天更不可能,春末夏初有梅雨(江淮準靜止鋒),隨著季風向北推進,雨帶隨之由華南移向江淮,然後再向華北、東北移動,同時華南受熱帶輻合帶和臺風的影響,降水增加,因此,夏季水分盈虧空間分佈雖保持南方盈餘、北方虧缺態勢,但盈餘的北邊界隨著北方地區降水量的增加,向北擴展到秦嶺及黃河中下遊一帶,西邊界達到青藏高原東部,東北大部地區也以盈餘為主; 而華北中西部、西北地區及內蒙古、西藏中西部由於降水量小於潛在蒸散量,仍就以水分虧缺為主。這是夏季,記得“梅雨”這個因素,黃梅雨,黃梅天,黃梅戲,一個亮黃亮黃的五月。“為救李郎離傢園,誰料黃榜中狀元。中狀元著紅袍,帽插宮花好新鮮。我也曾赴過瓊林宴,我也曾打馬禦街前。人人誇我潘安貌,原來紗帽罩啊,罩嬋娟。”這戲詞隻有安慶話唱出來才別有韻味。
秋季,也不可能,季風從北向南迅速推進,中國東部大部地區降水減少,由於西南季風依然活躍,西南地區降水較多,華南降水仍受臺風影響,就像2018年這個大山竹。因此,秋季中國水分盈餘區集中在華南南部、西南地區東部及陜西南部、湖北和湖南大部、浙江、蘇皖南部等地,但盈餘量較夏季明顯減少;其餘地區水分虧缺為主。所以秋季這個也不可能。
這個隻能是冬季瞭,冬季的時候,冬季風最盛,氣候幹冷,因此,中國大部分地區以水分虧缺為主,水分盈餘區則向東南方向縮小,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遊地區以及華南東部和北部。
這題並不簡單,判斷對瞭季節,那麼接下來的這個就很好說瞭。冬季的話,城市雨洪這個就不指望瞭,臺風一般發生在夏秋季節,赤潮多發於夏季。這麼看來,隻有海水倒灌入河瞭,由於冬季正值河流枯水期,所以海水的頂托作用強,海水倒灌。這就修個閘,修個陂唄,對應前面的木蘭陂和2016年全國高考二卷新安江水庫的題目可以理解。2018年9月20日的新聞聯播報道瞭福建莆田木蘭溪的治理情況,木蘭陂阻咸蓄淡,卻沒有解決洪水的問題,20年前,福建時任代省長重視木蘭溪的治理,所以新聞聯播又報道瞭這件事情。
宏與微,都可以對應起來。因此第2題選D。
再來看一個這裡有一個蒸發力的概念,對於“XX力”這個概念你見得少,我們再來看一個降雨侵蝕力。
降雨侵蝕力是指由降雨引起土壤侵蝕的潛在能力,是客觀評價由降雨引起土壤分離和搬運的動力指標。圖為1980-2003年延河流域平均降雨侵蝕力等值線圖。據此完成1~2題。
1.該流域平均降雨侵蝕力
A.由北向南遞減 B.由東向西遞減
C.最大值出現在中部 D.最小值出現在西北部
2.該流域降雨侵蝕力最強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流域內溝谷眾多,在溝口築壩淤地會使流域
A.涵養水源能力降低 B.降雨侵蝕力增強
C.輸出泥沙量減少 D.耕地面積減少
這地名裡的“青化砭”非常有名,如果讓學過老版本教材的學生來看,他肯定知道“青化砭戰役”,這就是課改前文科生背的內容,現在核心素養的考察比起原來讓學生背“青化砭戰役”高出來不知凡幾,我們學習的內容是對思維有助益的。你可以觀察一下,班級裡用晨光、真彩、寶克、得力、無印良品等文具的比例,然後由此得出結論,這對於我們未來能力的提升是有用的。
首先還是瞭解降雨侵蝕力,“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雨打下來,是有侵蝕力的的,會使得土壤侵蝕搬運。第1題,我們好比是把數據采集下來瞭,然後根據空間擬合出數據。你學會瞭這個以後,也可以統計班級裡的文具品牌。A說法說是這裡的降雨侵蝕力是由北向南遞減,這裡可以看到降雨侵蝕力的極高值在南側的燒房砭,極低值在西北角。北最低,南最高,這可以說是從南向北遞減,A說法錯誤。B說法也是一樣的錯誤,我們可以看到從東向西並不是單向遞減的。最大值在並不在流域的中部,而是在流域的邊緣地帶,所以C也是錯誤的。最小值這個是可以讀出來的,等值距為50,依照趨勢遞減,那麼該流域中的最小值介於1150~1200之間,位於西北角,所以D說法是正確的。
降雨才有侵蝕力,晚冬早春時節的匯入河流的溶雪則幾乎沒有什麼侵蝕力,能有侵蝕能力的大雨隻有在夏季,如果繪圖表現,那麼降雨侵蝕力的年內分配曲線呈現的也是單峰型,8月最高,容易發生洪水。因此第二題選B夏季。
第3題,“打壩淤地”和“圩田”不同,是指在水土流失區各級溝道內修建的以滯洪攔泥、淤地造田為目的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具體做法是在黃土高原地區各中等規模的小溝小河內(控制流域面積在20平方公裡以上),選狹窄部位,從兩面山上取土築成與山頭同高的大壩,把整條溝徹底鎖死。之後便聽任洪水在溝內淤積,直至把整條溝淤積成小平原、小盆地。
這個題和題圖關系就不大瞭,瞭不瞭解打築壩淤地就很重要瞭。現在築好壩瞭,最直接的,水土流失會減弱,那麼流域的輸出泥沙量就會減少。所以選C。而A,涵養水源的能力,這個溝內築的壩淤積成壩地,這裡的土層深厚,涵養水源能力會增強,A錯誤。降雨侵蝕力的影響因素有雨滴直徑、雨滴落速、降雨歷時等,物理上砸下來的問題,所以說地面打壩淤地這種工程措施很難讓降雨侵蝕力增強。B錯誤。D這個耕地面積減少也是錯誤的,淤積又形成瞭壩地,耕地面積增加瞭。這個水土流失的工程應對措施你又學瞭一招。
圩田這個也叫圍田,沿江、瀕海或濱湖地區築堤圍墾成的農田。地勢低窪,地面低於汛期水位,甚或低於常年水位。圩田同時也是中國古代農民發明的改造低窪地、向湖爭田的造田方法,能種植高產的水稻,這樣更鞏固瞭江南的經濟地位,江南的農業逐漸發達起來。在《文明》這個遊戲裡面,還可以看到荷蘭的圩田,有興趣的可以去瞭解一下荷蘭的圩田模式,荷蘭的土地比海平面還要低。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瞭青春,誤瞭青春。”寫歌的人假正經啊,聽歌的人最無情。
宏觀與微觀結合起來,我們再來看一下城市的通風廊道。都是關於氣候的,這裡非常推薦《全球氣候奇觀》這部紀錄片,可以預見的是,今年的很多模擬題出題的素材都將來自於此部紀錄片。
由於建築密度增加,城市空氣流動困難,因此加強城市通風廊道規劃和建設意義重大。圖1示意城市通風系統,其中作用空間指需要改善風環境或降低污染的地區,補償空間指產生新鮮空氣或局地風系統的來源地區,通風廊道則是將空氣由補償空間引導至作用空間的連接通道。讀圖,完成1~3題。
1.城市通風廊道的主要作用是
A.削弱城市熱島效應 B.加強城郊熱力環流
C.降低風沙天氣頻率 D.完善城市功能分區
2.規劃城市通風廊道,首先應
A.確定補償空間位置 B.調查城市人口密度
C.明確城市盛行風向 D.統計污染源分佈區
3.城市通風廊道應
A.遠離主要道路 B.嚴控建築密度
C.限制車輛通行 D.靠近下風地帶
城市通風廊道的題目之前出過北京的通風廊道,在出題後不久,北京公佈的城市規劃裡,又特意提及瞭這幾條通風廊道,綠地走廊不僅有景觀作用,還兼具通風功能。北京為瞭讓幹凈的風流入北京,同時要求西邊、西南、南邊的2+26城協同治理,這些城市環保查得非常嚴格。不隻是北京,像福州、武漢、杭州、濟南、青島、廣州、成都、南京等城市都在籌劃通風廊道。在建築設計中常見的“穿堂風”即是利用這一原理:風在流動過程中,受建築物阻檔,使得建築的迎風面空氣密度增加,背風面空氣密度減小而造成建築前後的壓力差,這時在建築的前後兩個面開窗,便能直接形成建築前後高低壓區域的空氣流動,從而形成有效的建築內部自然通風,即“穿堂風”。
將穿堂風的原理運用到城市也具有類似的效果,一個典型的城市空間整體形態具有以下特點:城市以密集硬質的人工建設為主,並被綠地山林等自然郊野所包圍。在城市內部,通常中心地區建築密度、高度較大,並由城市中心向邊緣過渡,因此,在整體形態上形成內高外低的“金字塔”式模型。當風從城市外圍自然郊野吹來,城市的密集建設在整體上形成阻擋,自然風在近地面處受到阻擋和摩擦,使得風速下降,城市內部形成較多靜風區,這樣污染霧霾就很難擴散。若利用“穿堂風”的原理,順應城市主導風向,在城市內部構建一些能夠貫通城市,並與外圍郊野直接溝通的大型城市通廊,便能形成城市的“穿堂風”。當市郊溫度相對較低的新鮮潔凈的空氣隨著城市“穿堂風”導入城市,城市內的原空氣與新鮮空氣經濕熱混合之後,在風壓的作用下導出市區,從而形成城市大氣循環的良性運轉,這能有效緩解城市內部的熱島效應和環境問題。氣候和小氣候的原理瞭解之後,第1題城市通風廊道的主要作用就很好知道瞭,選A。民國時期中國的“三大火爐城市”為重慶、武漢和南京,這三座城市話語權很高,而現在根據氣象數據列出來的四大火爐城市是重慶、福州、杭州和南昌,福州這座城市為什麼夏季這麼熱呢?福州市區所處的地方是一個盆地,三面被群山峻嶺包圍,加上副高控制的下沉氣流,再加上近年來閩江邊高層建築的增多,蓋起的高樓多少都擋住瞭閩江口吹來的海風,再加上各區縣的林地被開發為住宅區,道路的硬化都加劇瞭福州的熱島效應。
運用數字地球等軟件模擬來看,城市內的道路和街道由於寬度和朝向問題無法起到為城市通風散熱的目的。而由於建築密度的增加,城市裡的空氣流動就很困難,屋裡很熱,窗戶還關著,空氣不流通,沒有“穿堂風”,人就非常容易中暑。
A還需要你知道熱島效應的內涵。B這個選項,關於加強城郊的熱力環流,這裡說的並不是一回事,加強環流,讓熱的更熱,冷的更冷,這個就會加劇熱力環流,而在這裡主要是讓城市內部有穿堂風。C和D這個說法沒有任何關聯。
第2題,關於規劃城市的通風廊道,首先應該做什麼?先決要素就是首先要知道城市的盛行風向在哪裡,如果是西北-東南風向,那麼城市的通風廊道也應該是如此,如果通風廊道的方向是東北-西南方向,這就方枘圓鑿,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瞭,吹不動。這是當務之急,隻要路對,就不怕路遠,也是一切的基礎,利用氣候。A這個,確定補償空間的位置,補償空間的位置這個不應該是首先來考慮的,選考慮盛行風向,做好這件事,才能接著做其他的事情。所以A是錯誤的。B這個選項,城市人口的密度,這個也不是應該首先考慮的,也不會說哪裡人多,哪裡就有風,這不會的。這個,明確瞭城市的盛行風向,才能建設通風廊道,先決因素。而D這個統計污染源分佈,這個也是需要做的,不過,也是需要在明確城市盛行風向的基礎上進行統計,關停也好,搬遷也好,先明確風向。所以第2題選A。
第3個,城市通風廊道在建設時,應該註意不被遮擋,為風修瞭一條走廊,風在裡面歡快地放逐自己,結果被一群高層建築擋住瞭,這個自然通風的作用就不暢通,所以B這個說法是通風廊道的建設中最應該註意的。A這個說應該遠離主要道路,城市裡的通風廊道不會是荒蕪的存在,足夠空曠的幾個地方連起來形成廊道,主要道路以及較低的樓宇帶可以組成城市通風廊道,所以A說法是錯誤的。一般等級越高的道路越寬闊,雙向十車道都能停直升機瞭。既然是主要道路,那麼自然應該允許車輛通行。上風向是來風的地方,下風向是風走的地方,通風廊道自然應該靠近上風地帶。
如果你觀察選項,會發現AC意思有接近的地方,而BD則是互斥選項。
通風廊道不僅中國有,我們也是借鑒國外的模式。
<引申題二>
城市通風廊道是指在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留出一定空間的走廊,以保持或引導天然氣溫,提升城市空氣流通性。圖為北京市通風廊道規劃圖,據此完成1-3題。
1.影響北京通風廊道規劃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盛行風向 B.道路分佈
C.地形地勢 D.工業佈局
2.下列地理事物中,不適合佈局在通風廊道中的是
A.成片綠地 B.高大建築
C.湖面水域 D.城市道路
3.通風廊道建設完成後對北京的影響主要有
A.徹底解決霧霾 B.擴大城市規模
C.提高城市地價 D.改善城市氣候
<引申題三>
圖表示東北地區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氣溫的分佈。據此完成4-5題。
4.導致甲地年平均氣溫線彎曲的因素是
A.冬季風 B.地勢 C.天氣 D.緯度
5.圖中D地沼澤地廣佈的自然因素是
①氣溫低、蒸發弱 ②有凌汛現象 ③地勢低平
④河網稠密 ⑤夏秋雨多 ⑥地下有永久凍土
A.①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引申題四>
鳳陽位於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遊南岸。歷史民謠“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瞭個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現代民謠“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是個好地方,實行聯產責任制。傢傢戶戶囤滿糧”。圖為淮河水系圖。據此完成6-7題。
6.從自然角度看,“十年就有九年荒”中的“荒”產生的原因及其出現時間正確的是
A.洪澇-7、8月 B.洪澇-6月 C.幹旱-4、5月 D.臺風-7、8月
7.現今鳳陽“傢傢戶戶囤滿糧”得益於
A.氣候變暖 B.紅壤的改造 C.大量施用化肥 D.大力興修水利
3、D 4、C 5、D(本題的解析需要慢慢品,最好畫圖來理解,理解此題,做對高考題)
關於貢嘎山,之前也曾經在講到石傢莊一模曾經有過介紹,石傢莊那道題非常經典,那題的解析也非常經典。這道題你可能會覺得有點難,這是衡水九調的題目,有人炒冷飯發在瞭學科網上,看見瞭那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通過做題串聯起知識點,有意模仿瞭2016年高考磷含量的題目。
第3題,這裡隻是告訴瞭我們3500米處是貢嘎山東坡的林線,是森林的上限,此線以上的水熱組合情況不足以支撐森林的生長,隻能長草。b是一個變化的自然帶,常綠闊葉林再往上是針闊混交林帶,所以2500米處應該為針闊混交林的上限。再往上就是針葉林帶瞭,所以a就隻能是針葉林帶瞭。A這個絕對不可能,高山草甸帶隻能在林線往上,而a這個還要林線高度3500米處以下的位置,這樣很容易排除A。B這個也對應不瞭,不會還是常綠闊葉林帶的,列出來的,都是有所變化的。C和A同理,所以都是一樣排除。
綜合考量,隻能是D。
第4個也不需要分析,隻需要從別人的數據中提取出信息,隻看圖乙的話,你可以看出有機質含量和全氮含量隨著海拔高度呈現的是雙峰型變化,先升,後降,再升,再降,這樣一個雙峰型變化,不管是雙峰型變化還是單峰型變化,A的表述都是不正確的,並不是單向的正相關。B換瞭一個說法,在對流層,一般是海拔升高,氣溫降低,所以B和A的意思大致近似,同時可以排除。
C這個選項,如果選擇題快做,那就看a、b所對應的地帶瞭,也就是海拔2500-2900米這一地帶,找出來以後就很明顯瞭,海拔2500-2900之間是一個峰值處,其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和全氮含量是較高的,C選項說的既對,又非常保守,這個也是沒有問題的。C這個沒有問題。
重點看一下D,有機質含量和全氮含量會不會受植被類型的影響呢?這個自然是有的,有機質這個我們知道,含碳元素,生物體中含有碳。我們看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有些宏大的設定就是碳基生物與矽基生物的星際戰爭,我們就是碳基生物。這裡有機質的產生主要是生物體的殘體和腐殖,氮素也是植物屍體的歸還以及類似豆科作物的生物固氮作用,這也是為什麼要把豆科作為綠肥。有機質影響陸地生態系統以及全球的碳循環,而氮素在地球上是陸地植物生長的主要限制因子。
有機質和全氮的含量最低的是1700-1900米處的次生闊葉林,什麼是次生闊葉林?次生所對應的概念是原生,也就是說這裡的闊葉林不是原生的,這裡的次生林由於受到人類的幹擾,林型比較單一,地表枯落物輸入少,加上低海拔相對高溫幹燥的氣候環境,利於微生物的活動,這樣就使得次生林這一地方有機質和全氮含量較低。
2700米處的針闊混交林和3500米處的林線附近分別出現瞭峰值,針闊混交林的生物量高於針葉林和常綠闊葉林,生物量大,所以,有機質和氮素也就較大,這就有瞭峰值。而林線附近除瞭針葉林以外還有一些灌木叢,雖然生物量少於針闊混交林,但是海拔高,氣溫低,分解率低。同時,我們之前海螺溝的題目還有這個鬱閉度,林線附近冷杉和灌木高度鬱閉,把林下遮得嚴嚴實實,地表的落葉很厚,無法分解,因此其有機質和氮素含量高。這裡可以看出,D這個選項說法是錯誤的,這是有關的。
其他的一些地方,比如說針葉林,也是林型單一,而且原本針葉林這些葉子落得並不常見,所以落葉少。不過由於海拔高,氣溫低,降水多,所以枯枝敗葉不容易分解,所以有機質和全氮含量又高於低海拔處的常綠落葉林和次生闊葉林。高山灌木和高山草甸海拔高,不過生物量太少,地表的落葉少,所以有機質和全氮含量稍低一些。
這裡的有機質積累拓荒的相關知識,還得回看海螺溝的題目。
第5題,如果你不知道分解與有機質等的關系,那麼也是可以做題的。體會一下邏輯,看一下A和B選項,A選項,次生闊葉林(已知有機質含量低)微生物活動微弱。B選項,林線附近(已知有機質含量高)分解速度快,分解,由誰分解?動物,植物,微生物,隻能由微生物分解,微生物分解速度快,那不是說明林線附近微生物活動活躍。發現瞭嗎?A和B說的原理是一樣的,如果是對的,就都是對的,可單選題隻有一個正確答案,那就隻能都是錯的,所以AB同時排除。這是根據選項間關系排除的小竅門。
CD這兩個選項有不同,a植被是針葉林上緣,也就是針葉林與灌木都有,雖然生物量很大,但其歸還地表的生物量(落葉、落枝)並不如落葉林,針葉林掉葉並不多。a處有機質含量高的原因上面解釋瞭。所以C選項是錯誤的。
D這個直接可以從圖中得出來數據,次生闊葉林的有機質含量和全氮含量並不高。
這一道題並不我們的主要目的,當你好好研究過模擬題以後,再來看看這道全國一卷高考題。
磷是土壤有機質的重要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長的營養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於磷累積,氣溫升高和流水侵蝕會減少土壤中磷累積量。圖2示意我國四川西部某山地東坡土壤中磷累積量的垂直變化,據此完成1—2題。
1.磷高累積區是
A.高山草甸帶
B.高山冰雪帶
C.山地針闊葉混交林帶
D.常綠闊葉林帶
2.與磷高累積區相比,該山坡2000~3000米處
A.大氣溫度較低
B.生物生產量較低
C.土壤含水量較低
D.地表徑流量較小
題幹說的是四川西部某山地東坡,你猜這是哪座山?對於貢嘎山和海螺溝一定要瞭解,還有貢嘎山的垂直自然帶,理解,以後如果有機會你也可以去那裡看看,稻城亞丁,名字很美。
這兩道題當年難倒瞭很多人,你如果剛做瞭貢嘎山的題目,至少應該還有印象,知道貢嘎山東坡的林線上緣是在2900米處,圖片中給出來磷高累積區呢是在4000-4500左右,有效學習的話,你自然知道這個海拔處是亞高山草甸帶,不會來選CD。仔細審題,“土壤水分增加有利於磷累積,氣溫升高和流水侵蝕會減少土壤中磷累積量。”那麼高累積區差不多就得是既有土壤水分增加,同時氣溫較低,流水侵蝕能力弱,高山冰雪帶土壤的水分並不多,是固態的冰,而融化的時候光禿禿的,流水侵蝕能力較強,所以,也不太可能是高山冰雪帶。所以最後分析出來是A。
對於會做題,會品題的人來說,快是為瞭慢,做到川西貢嘎山哪還用分析,直接就是高山草甸帶。第一題選A。
第2題,結合氮這個題目來看,A說與4000-4500米處相比,2000-3000米處大氣溫度較低?這不會,你在對流層就得守對流層的規矩。A是錯誤的,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降低。B這個你從氮的題目就知道瞭,2000-3000米這些植被其生物的生產量還是要比4000-4500處要高的,B也是錯誤的。
C這個選項,從磷含量這個可以看出來,高累積處土壤水分更多,這個水分我們不知道是不是降雨侵蝕力,也有可能是溶雪。而2000-3000米處磷含量低,那麼其土壤的水分應該是更低的,所以C說法可以從題目中推斷出來,C是正確的。
D這個,含水量上高累積處多,這個水量可能是溶水,侵蝕力較小。而2000-3000米處應該侵蝕力更強,因為氣溫升高和流水侵蝕會減少土壤中的磷累積量,也就是說2000-3000米處的地表徑流更強。
其實這道高考題目並不難,好的模擬題可以幫你更好地做出來高考題。每一份《微文綜》都很經典,做這種題目的解析,很爽。
關於磷,這個對於生物生長有重要意義。鬼火也是人體內的磷在燃燒。一個女孩的微信名字叫“熠耀宵行”,這個名字就有非常美的意境,“町畽鹿場,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 “熠耀”即螢火蟲,意思是思妻心切的戍邊男子夜途返鄉,漫山遍野的螢火蟲為他照亮瞭回傢的路。我小的時候讀《詩經》一直以為這四個字是鬼火閃耀的意思。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我東曰歸,我心西悲。”
<引申題五>
某地理研究小組在寧夏南部山區對不同覆蓋方式下馬鈴薯產量及土壤肥力進行瞭調查。該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為433毫米,無霜期123天;當地馬鈴薯一般在4月中旬播種,9月下旬成熟收獲。下表是該研究小組通過調查獲得的數據。據此完成1~3題。
1.與全膜覆蓋相比,半膜覆蓋爛薯率更高,主要原因是半膜覆蓋
A.土壤的保溫作用較差,易導致低溫凍害 B.地溫變化幅度較大
C.雨水下滲較多,成熟期土壤濕度過大 D.防鼠害、蟲害作用差
2.與露地種植相比,全膜覆蓋種植馬鈴薯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更高,主要是因為全膜覆蓋
A.爛薯率較高,增加土壤肥力 B.減少外力侵蝕,保水保肥效果好
C.抑制雜草生長,減少有機質消耗 D.減小晝夜溫差,減緩有機質分解
3.據該表推測,該地馬鈴薯最合理的種植方式是
A.全程全膜 B.全程半膜
C.前期全膜,後期半膜 D.前期全膜,中期半膜,後期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