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這地方有意思,很多地名,都跟數字有關系。
實指的有二涼亭、三廊廟、四眼井、五雲山、六和塔、七星缸、八卦田、九裡松、十五奎巷……
虛指的有半道紅、百井坊、萬松嶺……
尤其是三堡、五堡、七堡、九堡,還成瞭一個系列,與“和風熏,楊柳輕”的杭州城,在風格上的確有點不一樣。
那麼,為什麼有這麼多個“堡”,“堡”的名字從何而來,“堡”的盡頭又是幾堡呢?
“堡堡”能幹啥?
“堡”字,上為“保”,下為“土”,應有保護一方水土的意思。於杭州而言,“堡堡”要抵擋要保護的又是什麼呢?
這得從讓人又愛又怕的錢江潮說起。
明清時期,國傢經濟對杭嘉湖地區的依賴逐漸增大,為瞭保證漕糧供應和財稅收入,必須把錢江潮這一風險隱患降到最低。乾隆帝六下江南,四次蒞臨錢塘江海塘,現場辦公,親自指導海塘修建,抗潮禦潮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而他重視這項工作的優良基因也是來自於他的爸爸,“堡”就是從他爸爸那會開始建的,是試圖打破區域管理壁壘的創新產物。
那會,錢塘江海塘地跨三府九縣,各自為政的背景下,海塘管理出現瞭很多問題。雍正八年,清政府決定,在仁和(今杭州部分地區)、海寧段采用分防分汛的分級專人管理辦法,建立起按部隊編制的營汛組織。之後又擴展到海鹽、平湖段。營汛隊成員以軍人為主,為方便觀測潮汐以防洪,他們在管轄地附近設駐地,建堡造房,用來歇腳和存放工具等。堡房比較簡單,有的就像農戶住的茅草房一般,用小小的身軀承擔大大的使命。
“堡堡”有幾個?
《杭州市地名志》寫道:三裡為一堡。
因潮而生的“堡堡”,在錢塘江沿岸均有設置。
至於具體的數量,可以從乾隆帝的行程圖裡找到答案。
第六次下江南前,地方官員給瞭乾隆帝一份《安瀾園至杭州府行宮道裡圖說》,裡面詳細繪制瞭他沿途需要路過的地域名稱等,其中就有錢塘江各處的海塘工程及對應的“堡”。
《安瀾園至杭州府行宮道裡圖說》(局部)清乾隆30年至45年(1765–1780)繪制
看這幅局部圖數數,可以發現,有17個“堡堡”在現在的杭州范圍內,16個在海寧范圍內。
當然,海寧還有獨立編號的堡,所以杭州有二堡、三堡、四堡……海寧也有二堡、三堡、四堡……海寧八堡,就是碰頭潮的著名觀潮點之一。
海寧八堡老照片
不過“堡堡”的數量不是一成不變的,雍正十一年(1733),在仁和、海寧一帶建瞭堡房四十間,海鹽建造有二十間。到瞭乾隆四十九年(1784),錢塘江北岸共設94堡,成為定制,一直延續到光緒三十四年(1908)。之後,“堡堡”制功成身退,設立“海塘工程總局”(今浙江省錢塘江管理局)、海塘巡警局和塘工議事會三套機構的管理模式。
那麼問題又來瞭。
這麼多堡,延續瞭這麼長時間,為什麼在杭州范圍內,最常聽到的隻有三四五六七八九堡呢?
這裡就得說說“堡堡”的“繁衍生息”功能瞭。部分“堡”,吸引人口聚集,形成瞭村,甚至是鎮,比如七堡、九堡等,所以沿用至今瞭。
而剩下的“堡堡”,也不是無跡可尋,隻是相對低調。一堡其實叫頭堡,據考證可能是在秋濤路孔雀大廈附近。二堡可以在公交站點上找到它的足跡,在錢江路和錢潮路交匯處附近。十堡到十五堡的地名也還在沿用。唯一比較遺憾的,是位於杭州和海寧交界處附近的十六、十七堡已經在歷史長河中漸漸隱去瞭身影。
“堡堡”變寶寶?
“堡堡”是為錢塘江而生的,而今,母親河又賦予瞭它新的使命。隨著城市規劃調整和有機更新,很多“堡”都從原本的杭州邊郊,變成瞭杭州的城市中心。
頭堡范圍是如今的錢江新城,作為杭州從“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的橋頭堡,它的重要性和繁華程度已毋庸贅述。
三堡地處江河匯,是錢塘江與京杭大運河的匯流之處,在這裡,關於杭州的很多想象將變成現實。摩天輪與摩天大樓交相輝映,江風習習,活色生香。它的地位,將如金絲雀碼頭之於倫敦、維多利亞港之於香港、陸傢嘴之於上海……以前清冷的三堡船閘,以後就是杭州封面瞭。
江河匯效果圖
而八堡,也在默默努力,驚艷時光。
曾經,船隻由京杭大運河往來錢塘江,隻有三堡船閘一個通道,最大僅可通行500噸級船舶的它,有點難以承受市場需求之重。
而今,全新亮相的八堡船閘可滿足千噸級船舶同時通航。以後大噸位的貨船,就可以不走三堡船閘,改走八堡船閘,讓江河聯運產生質的飛躍的同時,也讓杭州城內的古運河“松”一口氣,更好地承載文旅功能。
八堡船閘
同時,“堡堡”們手拉手也將成為可能。連堡豐城項目,將通過地鐵9號線,串聯五堡、六堡、七堡等,形成 33萬平方的地下隱形城,全新的城市生活方式即將揭開面紗。
海塘上的一座座堡房,已是城市發展的一個個坐標,豐富而生動。“堡堡”從原來的防禦屬性,變成瞭現在的發展屬性。
“堡堡”變“寶寶”的故事還在繼續,它們還將繼續以自己的方式與這方水土一起書寫傳奇。
(原創文章 謝絕轉載 確有需要 請聯系“老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