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蘊含的悠久文化

人類發展至今經過數萬年的風霜洗禮,最早從猿類進化成人後形成原始社會,被稱為人類史的第一階段。之後隨著人類體質的再一步進化,開啟舊石器時代,到瞭舊石器時代晚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相對安穩的定居生活出現。隨著母系氏族的逐漸繁榮,以磨制的石斧、石錛、石鑿和石鏟,琢制的磨盤和打制的石錘、石片、石器為主的生產生活工具開始使用。繼舊石器時代之後新石器時代出現,而磨制石器的使用標志著人類物質文化的全新發展,生產工具的產生和運用,使得人類祖先先後生產出可供人們使用的食物,隨之,“箸”應運而生。可見在遠古時代,漢族先民就已懂得用筷子夾取食物。

古稱“箸”,今曰“筷子”,在這之中筷子又有多種稱謂。先秦時期稱“挾”,也作“莢”,鄭玄註釋 :“挾,猶箸也,今人謂箸為挾提。”漢代著名史學傢太史公司馬遷著《史記》時,稱商紂時期的筷子為“箸”,古寫為“木箸”。兩漢又出現瞭“筯”字。隋唐時李白《行路難》詩曰 :“停杯投筯不能食”;杜甫《麗人行》詩雲 :“犀箸厭飲久來下,鍪刀鏤切空紛綸。”從兩位大詩人的詩句中可知,唐代“筯”與“箸”通用。不過自唐代起,宋、元、明、清皆統一稱“箸”,但箸的名稱並非保持到底,明代發生瞭變化。

明陸容《菽園雜記》雲 :吳俗舟人諱說,“住”與“箸”諧音,故改“箸為快兒”。因為吳中船民和漁民特別忌諱“箸”,他們最怕船“住”,船停住行船者就會沒生意,他們更怕船“蛀”,木船“蛀”漏水如何捕魚。在這種迷信諧音的思想指導下,故見瞭“箸”反其道叫“快子”,以圖吉利。明人李豫亨在《推蓬寤語》中說得更明白 :“世有諱惡字而呼為美字者,如立箸諱滯,呼為快子。

今因流傳已久,至有士大夫間亦呼箸為快子者,忘其始也。”雖然明代已有人稱“箸”為“快”,但清康熙並不承認民間將快加瞭竹字頭的“筷”字。這可以從《康熙字典》中僅收錄“箸”而不收“筷”得到證明。但皇帝也難以抵擋民間怕犯忌,喜口彩的潮流。在《紅樓夢》四十回,在賈母宴請劉姥姥一段中曹雪芹三處稱“箸”,兩次呼“筯”,而四次直接寫明“筷子”。當今社會,筷子的稱呼已習以為常,但專傢學者在書法、詩詞作品和文章中依然稱筷子為箸或筯。

現如今筷子是世界上公認的獨特餐具,對使用刀叉的歐美人士來說,學會用筷子的確有一定的難度,可一旦能熟練地操縱這兩根細筷,使用起來卻是靈巧無比,所以西方有學者贊揚筷子是古老的東方文明代表,是華夏民族聰明和智慧的結晶。我們的祖先以箸進餐已有千年的歷史,但當今又有誰能說清中華箸文化起源的準確年代。中國每天有十多億人口一日三餐筷不離手,正因為餐餐用筷、日日用筷、年年用筷、人人用筷,所以中國人對筷子習以為常,視若無睹,因此歷史上很少發現有關筷子文化的記載,即使在某些古籍中偶而寫有隻字片語,也是記錄其他事而非指筷子本身而言。千百年來,也很少發現有專人對筷子進行研究和探討。

《韓非子·喻老》言 :“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司馬遷在《史記·宗微子世傢》亦雲“紂為象箸,箕子嘆曰 :彼為象箸,必為玉杯 ;為玉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禦之。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這雖是對紂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恐懼的陳述,但卻從象牙筷所引起的宮廷事件中,為我們追溯箸的誕生與發展提供瞭最有價值的文字史料。

紂王為商代末期的國君,可見早在公元前11世紀中國已出現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說中國有史記載的用筷歷史已有3000多年。也有人懷疑古籍“紂為象箸”的記載,他們認為河南河北等地根本無象,何來牙箸?據考古學傢發現,在出土的商代甲骨文有“象”字,還有“茯象”和“來象”的記載。《呂氏春秋·古樂》中也有“商人服象”之句,據《本味篇》載:“旌象之約”,就是說象鼻也是一種美食,由此可知殷商時代中原野象成群,正因商代有象群遭到圍獵,才有“紂為象箸”的可能。

人類的歷史是進化的歷史,隨著飲食烹調方法改進,其飲食器具也隨之不斷發展。原始社會,大傢以手抓食,到瞭新石器時代,祖先進餐大多采用蒸煮法,主食米豆用水煮成粥,副食菜肉加水燒成多汁的羹,食粥用上匕,從羹中撈取菜肉用餐匙極不方便,而以箸夾取菜葉食之卻得心應手,所以《禮記·曲禮》說,“羹之有菜用挾,其無菜者不用挾。”鄭玄註“挾,猶箸也。”

由此可知,新石器時代羹為副主流,食羹用匙極不方便,以手來抓滾燙稀薄的羹,更是不可能的,於是箸便成瞭最理想的餐具。不過四千年前的夏代,箸還處於雛形,後又經過數百年的不斷演化,至商湯時代也就漸漸形成比虎口長一些的兩根長短相同的小棍,繼而發展到商代末期有瞭“紂為象箸”的記載。古籍載 :“紂為象箸”,說的是紂王乃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而並非是中國用箸第一人,箸的誕生應早於殷商若千年。我國東北有一則民間傳說,相傳大禹在治理水患時三過傢門而不入,都在野外進餐,有時時間緊迫,等獸肉剛燒開鍋就急欲進食,然後開拔趕路。但湯水沸滾無法下手,就折樹枝夾肉或粉粢(米飯)食之,這就是筷箸最初的雛形。傳說雖非正史,但因熟食燙手,筷箸因其產生,這合乎人類生活發展規律。

任何傳說總是經過歷代人民的取舍、剪裁、虛構、誇張、渲染甚至幻想藝術加工而成的,大禹創筷傳說也不例外,它是將數千年前百姓逐漸摸索制筷的過程,集中到大禹這一典型人物身上。其實,筷子的誕生應是先民群眾的集體智慧,並非某一人的功勞。不過筷子可能起源於大禹時代,時經過數百年甚至千年的摸索和普及,到商代成瞭共同使用的餐具。

據《文物》1980年8期記載 :“安徽貴池裡山徽傢沖窖藏出土,青銅箸一雙。由於歲月的腐蝕兩支銅箸長短不齊,但相差無幾,平均為20公分,經考證為春秋晚期之物。”最著名的為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1973年出土的三千多件精美文物中,有一雙竹箸,長17公分,直徑0.3公分,這雙西漢圓箸實物,現藏於湖南博物館,可謂彌足珍貴。漢代箸之形狀大多為首粗下足略細的圓形,而春秋時代的箸,多為上下一般粗細的圓柱體。隋代長安李靜訓墓出土一雙銀箸,迄今為止是我國考古發現最早的銀箸。到瞭明代,箸的發展特別明顯的一點,首方足圓。所謂“首方”,即是上部為方形;“足圓”,即箸的下半部為圓形。清代的筷箸,其特點為制作工藝精巧美觀,而竹木筷鑲銀者特別多。如上海民間民俗藏筷館所收藏清代筷箸,就有象牙鑲銀箸,湘妃竹鑲銀箸、烏木鑲銀箸、紅木鑲銀箸等。近年來,質料各異的筷子名目繁多,有象牙筷、犀角筷、烏木鑲金筷和各種玉筷。

除瞭各異的材質外,筷子還有不同尋常的文化內涵與用筷禮節。筷子直而長,兩根為一雙。用筷子夾菜不是兩根同時動,而是一根主動,一根從動;一根在上,一根在下。兩根筷子的組合成為一個太極,主動的一根為陽,從動的那根為陰;在上的那根為陽,在下的那根為陰,這就是兩儀之象。陰陽互動,可得用矣;陰陽分離,此太極不存。這就是對立統一,陰陽互根。同時,筷子一頭方一頭圓。方的象征著地,圓的象征著天。方形屬坤卦,圓形為乾卦,如此乾坤之象現矣。坤卦有柄象,柄,把手的意思;乾卦象征著天,象征著第一,常言民以食為天,大概言由此出。而用筷子時筷子很自然的把我們的五指分成三部分,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這樣天、地、人三才之象成矣,天、地、人三才之道存於中矣。另外,在華夏餐桌之上使用筷子不可三長兩短、品箸留聲、擊盞敲盅、淚箸遺珠、當眾上香、執箸巡城等。在幾千年的文化精華中,簡單的一雙筷子一直寓意吉祥,成雙成對的筷子寓意快生貴子、快快樂樂、和睦相處等好兆頭;而筷子外形的直而不彎,則被古人視為剛正不阿的象征,不少文人墨客作詩歌贊送筷子。

筷子,作為中國飲食文化的內容之一,早在唐以前就傳到瞭亞洲各國,特別是東南亞。韓國從1995年下半年起,在小學一年級開設瞭“筷子課”,並向教師提出瞭“讓孩子們用筷子夾豆子”的教學方法。日本繼承中國的固有制筷工藝,又別出心裁地將其本土化,並在每年的8月4日定為筷子節。風格獨具的中國筷子,已成瞭國際友人來華訪問前的“必修課”,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期間,對中國筷子的神奇是津津樂道,贊不絕口,其用筷的嫻熟成為當時的一個熱門新聞。目前全世界有15億以上的人使用筷子,足見中國人發明的筷子,已成瞭當今世界風格獨具的重要餐具之一。可以說通過筷子,世界認識瞭中國,中國也融入瞭世界。

“殷勤問竹箸,甘苦樂先嘗。滋味他人好,樂空來去忙。”宋代文人程良規的這首詩,是對筷子那種奉獻精神的生動描繪。筷子作為中國食文化之一,源遠流長,已在世界文化中產生瞭深遠影響。從我國人民長時間改造並且使用筷子這一點,說明中華民族是個勤勞、智慧的民族,是個優秀的民族,偉大的民族。通過筷子可以見證古老而悠遠的中國文明,無論身在故土的國人,還是旅居他鄉的遊子,對筷子都會有一種特殊的情懷,見筷如見傢。猶記得老師長輩曾教導我們,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抱成團。中國筷子自從問世以來就以團結拼搏的精神激勵著每一位炎黃子孫,在保持韌性的同時無堅不摧。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