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這是《木蘭辭》中的第一句。《木蘭辭》是一首南北朝時代北朝的敘事長詩,講述瞭花木蘭替父從軍抗擊匈奴的故事。本詩朗朗上口,上學的時候無腦背誦,現在再仔細讀發現這裡面隱含瞭一些信息:木蘭先是“暮宿黃河邊”,緊接著“旦辭黃河去”,又“暮至黑山頭”,最終“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說明木蘭是從黃河邊兒上的傢裡出發的,黃河流域自古就是中原地區,也是漢民族文化的發祥地。可是奇怪的是木蘭又稱自己的君主為“可汗”——這是一個標準的北方少數民族對君主的稱呼。
這就矛盾瞭,木蘭到底是中原漢族還是北方的少數民族呢?這個問題正是南北朝時期北朝文化的縮影,而這一切先要從“五胡亂華”說起。
“五胡”並非隻有五支胡人,而是泛指西晉時期眾多遊牧民族趁西晉國傢內亂之際,陸續越過太行山、陰山山脈和黃河流域,深入到中原腹地建立起少數民族政權。前後十幾個政權,因此也稱為“五胡十六國”。在介紹南朝歷史時說過,西晉司馬氏被匈奴所滅,逃到南京建立東晉,就是發生在這個時期。
“五胡亂華”一般從公元304年起算,至北魏439年統一北方而結束,這期間在317年發生瞭上述“西晉被滅,開始東晉”的事。
另外在此期間的351—394年(對應東晉時期,如下圖)
自己畫的,比較一般,湊合看吧
“五胡十六國”中的少數民族政權“前秦”最為強大,統一瞭現山西陜西那一帶,並定都長安——這也是漢朝的首都,可以說是最正統的漢民族政權都城。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前秦的皇室姓苻——你一聽就知道這肯定是少數民族姓氏。其中一個皇帝叫苻堅,有意統一天下,因此改革漢化,大幅提升國力,有效緩解瞭漢民族與北方少數民族間的隔閡,促進瞭文明延續與民族融合,同時也對後來的北魏產生瞭深遠影響。
以上還是出於“五胡十六國”時期,沒有到我們所探討的南北朝,直到439年,北魏統一北方,這才開始瞭正文——南北朝時期北朝的故事。
北魏皇室拓跋氏是鮮卑族,在東北和北方有很多部落,目前認為建立北魏的拓跋部應該是最東北現今黑龍江大興安嶺一帶,在《魏書》中記載著拓跋鮮卑有一處“先祖石室”,應該是該族發祥時期居住的山洞。在1980年考古專傢在大興安嶺“嘎仙洞”——一處巨大的天然石洞中,發現瞭北魏時期(443年)皇帝派人過來祭祖的祝文,從此北魏發祥地得以確認,也是當時最大的考古收獲之一。
後來北魏從“嘎仙洞”中遷出,往西進入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那裡水草豐美,適合放牧,拓跋鮮卑開始逐漸強大起來。著名詩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就是當時人們傳唱的民歌,描述的就是呼倫貝爾大草原。
強大起來的拓跋鮮卑在386年建國,國號“魏”,為瞭與曹丕建立的曹魏,以及其他各種以魏為國號的政權,史稱“北魏”。建國後,北魏開始在北方逐步征服其他少數民族政權——這個時候漢民族統治者已經跑到瞭長江以南,所以征服的是“五胡十六國”中其他少數民族。一直到439年徹底統一北方,“五胡亂華”結束。北方進入統一,同時代南方進入瞭劉宋時期,也正式開始瞭南北朝對峙時代。
南朝有著名的梁武帝,對應北朝也有一個厲害角色——北魏孝文帝。孝文帝原名叫拓跋宏,5歲就即位瞭,到24歲親政,此時他做瞭一個重大的決定——遷都。並且隨遷都一起的還有重要國策——全面漢化。
建國初期北魏的都城在平城(現山西大同),之所以選在這個位置,因為大同處於南下陰山、東來燕山、北上呂梁山、太行山北方四大山脈的交叉通道,能夠扼守住山西、河北、內蒙之咽喉要道,自古是兵傢必爭之地。最關鍵的是建國初期的北魏對自己並不是十分自信,總擔心會有一天被趕回到北方草原,大同這個位置回內蒙非常方便。所以在初期定都在大同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進可攻,退可守。
可問題是,北方已經被北魏全部統一,此時大同的位置相對而言就很偏西北瞭,對大同的南方,即長城以南、秦嶺淮河以北——農業最發達最富庶的這一帶控制力明顯不足。
另外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孝文帝此時已經有瞭南下統一全國的想法,在進行瞭幾次簡單嘗試後,孝文帝發現大軍南征,南方前線上戰況消息傳回到大同就要很長時間,自己命令再傳過去,戰機早就沒瞭。所以隻能禦駕親征,自己在南方前線就要保證絕不能兵敗,輕則損傷士氣,重則自己被俘被殺,而糧草供應屬於重中之重。
所以要想消滅南朝,統一天下,必須要把都城放到離前線比較近的地方,而且最好是後勤糧食生產基地。最好的位置就是洛陽,於是孝文帝在493年渡過黃河,遷都洛陽。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這也成為瞭孝文帝最大的一場豪賭,也是全面推行漢化的助推器。對比後世少數民族建立的元和清兩個朝代,都是把都城放在瞭處於北方的北京,原因和北魏當初建都大同一樣——做好最壞的準備,一旦漢人全面反叛,皇室和貴族能迅速撤到塞外,不至於被淹沒於漢人的大海裡。而孝文帝的遷都帶著很大的風險,洛陽深入中原腹地,一旦占絕大多數人口的漢族集體造反,洛陽中的鮮卑族人將被層層包圍,可能就被滅族瞭。所以這是一場豪賭,同時也推動瞭孝文帝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全面漢化。把自己也變成漢人,這樣就不至於在最壞的情況時全族覆滅。
因此說,要想統一全國就得遷都,遷都瞭就必須漢化。而且是全面漢化,極端漢化,迅速漢化。
孝文帝的漢化政策包括:一改形象,以往胡族是披發左衽,孝文帝要求全部改為漢人裝束,不得再穿胡服;二改籍貫,遷往洛陽的鮮卑貴族,不得再提原來的傢鄉,一律稱籍貫為洛陽
,並且死後必須葬在洛陽;三改語言,不得再說胡語,從皇室成員和朝廷官員開始,全面該說漢語,一下子拉升瞭洛陽漢語傢教的時薪;四改姓氏,這個最狠。孝文帝以身作者,將皇族姓氏拓跋改為瞭“元”,自己也由拓跋宏改成瞭元宏,包括熟知的復姓令狐也是鮮卑族的大姓,被孝文帝改成瞭“劉”;五改信仰,由以前的薩滿教等自然宗教改為儒傢思想作為立國之本,並且興佛教,著名的【少林寺】、【龍門石窟】都是此時期孝文帝一力主持修建的。
等等這些措施,使北魏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漢化,從而保證在遷都洛陽後沒有被漢人殺掉。鮮卑族保住瞭性命,但是鮮卑族從此也就在歷史上消失瞭——徹底融入瞭漢族。因此現在我們國傢56個少數民族中再沒有鮮卑族。
如此激烈的漢化,必然有反對者,其中發生瞭一件最激烈的事情,可以充分看出孝文帝漢化的決心。當時孝文帝的太子是個小胖子,他不喜歡洛陽有些悶熱的天氣,趁父皇出巡,企圖違背孝文帝命令回到大同,並且殺瞭阻攔他的大臣。孝文帝怒不可遏,下令打瞭太子一百多杖,並將太子廢掉後殺死。從此之後,基本上再沒人敢反對漢化。
孝文帝死後,宣武帝繼續推行漢化16年。“按起葫蘆起來瓢”,由於漢化,這邊洛陽逐漸穩固,但是大同那邊除瞭岔子,由於留守大同的軍民,主要是戍守邊疆的軍人,條件比較艱苦,與遷到洛陽這些人逐漸產生瞭矛盾。矛盾逐漸激化,終於524年在大同附近邊疆地區爆發瞭“六鎮之變”,極大地削弱瞭北魏的國力,並且使國傢發生瞭分裂。在十年後的534年,北魏分裂為東西兩個,雙方都稱自己為正統,也都叫“魏”,史稱“東魏”和“西魏”。
“東魏”在550年又被漢族權臣高洋篡位,高洋自己建立齊國,史稱“北齊”。幾乎在同時,“西魏”在557年被鮮卑族權臣宇文護篡位,宇文傢族建立瞭周國,史稱“北周”。分裂出來的“東魏”和“西魏”兩個難兄難弟,同時都被自己的權臣所篡位。北魏滅亡。
北齊皇室高洋、高湛、高演他們是《陸貞傳奇》中皇室原型,陳曉扮演的高湛以前受封長廣王,後來成為君主,能打仗,但是有殘害宗族的毛病,人比較乖戾。
北齊最終在577年被北周所滅,從東魏建國550年到此時也才過去瞭27年,但是天下紛繁復雜的變化,讓人應接不暇,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此混亂之後,就要迎來統一王朝。
北周在577年滅北齊的4年後,宇文傢族將皇帝位禪讓給漢人權臣楊堅,楊堅建立隋朝,是為隋文帝,至此北朝歷史結束。緊接著8年後,隋朝又滅瞭南朝的南陳,統一全國,隋文帝徹底結束瞭南北朝分裂對峙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