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日,重慶
重慶是我國僅有的四座直轄市之一,也是西部地區的國傢中心城市,自2005年6月18日開通地鐵2號線以來,已形成九線聯網的佈局,目前日均客流量417萬人次(4月30日數據)居全國第八。
結束瞭成都地鐵的考察來到重慶,兩座相距咫尺的城市有何不同?尤其是與成都巨大的客流、豐富多彩的商業環境相比,重慶有何特色和長處?帶著這些問題,我走馬觀花,利用半天時間快閃瞭12座主要車站,包括核心商圈的觀音橋、沙坪壩、冉傢壩、較場口、臨江門,也包括主要的換乘站重慶北站北廣場、南廣場和小什字、牛角沱、大坪等,特別要提到的是網紅車站李子壩,後面我將詳述,結論是成渝距離雖近但各有特色,尤其重慶獨一無二的山城風貌,地鐵與輕軌相連、穿山過隧,引人入勝。
重慶地鐵的客流量從車上看雖沒有成都那麼誇張,但核心站點一點不輸成都,不知是不是因為五一假期處於客流高峰,上圖是觀音橋站排隊過安檢摩肩接踵的人群。
重慶地鐵廣告目前有兩個運營方,一個是樂達傳媒,剛剛以合資公司的模式取代瞭原來的芒果傳媒,成為2、4、5、10加環線5條線路的獨傢運營商(包括平面及包車等全媒體);另一傢也是以合資公司方式獲取運營權的德高,他們在重慶地鐵開通當年就進入山城,目前經營1、3、6三條線路。
通過對兩傢運營商12個主流車站的實地觀察,我得出瞭四個鮮明的印象和一個關於地鐵廣告運營模式的思考,現分享給大傢:
一、主題車站抑或叫品牌包站是環境所需、客戶所愛、大勢所趨!
眾所周知,以往我們售賣的地鐵媒體,常以12封燈箱包打天下,雖小有改動但萬變不離其宗,這裡既有運營方創新能力薄弱不思進取的原因,實事求是地說,也有資源方脫離市場不願突破陳規的責任,其中安全原因是最常用的擋箭牌,站在客戶的角度,我們不妨想想,千篇一律的12封燈箱加上碎片化的發佈方式到底能給人留下多少印象?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地鐵媒體的正確打開方式:
如圖所見,品牌包站抑或叫品牌主題車站才是地鐵廣告傳播王牌中的王牌,應當成為主流售賣方式,它不僅讓地鐵場站視覺環境更整齊、色澤更統一,避免瞭碎片化媒體各說各話、五花八門的顏色沖突,也因為視覺沖擊力更強給品牌帶來瞭更顯著的傳播效果,而讓客戶滿意,不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嗎?近悅遠來不更能解決我們營銷中的可持續問題嗎?您說是不是?無獨有偶,我們不妨引申一下,看看香港地鐵在這方面的做法:
港鐵的商業開發包括廣告運營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他們已經把品牌主題包站當作常規打法,每逢中秋節、春節等傳統節日和品牌銷售旺季,這種鋪天蓋地的傳播方式就會遍佈各主要車站,不僅給品牌提供瞭傳播載體,放大瞭廣告收益,也因極致化的平面設計給人以美的享受!
甚至自動扶梯的間隔處,港鐵也給出瞭充分的創意空間,讓廣告與車站設施與環境渾然一體,相得益彰;
我們的車站內常有一些藝術墻和附著於墻面、柱體上的導視標識,這也是資源方運營公司限制廣告創意的主要顧慮,如何解決?讓我們再來看看重慶在這方面的經驗:
大傢註意看,畫面左側的柱體完全可以將導視標識植入其中,賦予廣告創意更多靈活性,也使品牌包站能夠得以實現;
我們再來看看主題包站與藝術墻的關系處理,巧面館的大幅墻貼與中間浮雕墻無縫拼接,毫無違和感,隻要處理得當,我們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二、定制創新媒體大有可為;
突破常規廣告發佈方式的碎片化困局,除瞭品牌包站,還可積極探索定制化、個性化媒體以及展陳類媒體解決方案:
1、定制化媒體的案例:
重慶的鐘表模型加燈箱定制廣告(註意看其中間的表盤是立體的),沿著這種思路創新,媒體形式其實也完全可以是具有公共屬性的室外溫度、日期、天氣等的顯示屏,周邊搭載品牌標識即可;
展陳攤位也是金融、地產及醫療機構或周邊農產品的創新宣傳渠道,實現起來簡單易行(試想,如果青島各主要車站的一角,擺放一個嬌艷欲滴的大櫻桃模型,該是多麼抓人眼球?旁邊設置掃碼進群購買鏈接也能實現快捷引流);
上面兩個案例是機場的沉浸式展位廣告,實際上是用櫥窗形式把4S店的展臺前置到交通出行場景中,拉近瞭廣告與消費者的距離,代表瞭當今封閉空間媒體全新的方向,值得地鐵加以借鑒學習。
2、燈箱媒體合並放大優化勢在必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讓我們先看看同屬於封閉空間的機場媒體是怎麼做的。
原來那種小而散的12封燈箱,因為效果不彰,已經越來越被這種頂天立地的大幅面燈箱所取代,合並同類項是下步媒體優化重點;
重慶地鐵在傳統燈箱及包柱的改造上已有所嘗試;
三、網紅車站-地鐵商業運營的重慶樣板;
重慶地鐵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當屬2號線李子壩站,這座車站依山勢修建,地鐵穿樓而過,本就十分稀奇,資源方巧妙的利用瞭這一點,以打造網紅車站的模式帶動商業開發,目前已有一樓的文創空間和樓上的小吃街開門納客,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炎炎烈日也阻擋不瞭人們拍照的熱情;
小吃街人聲鼎沸,像極瞭臺北的士林夜市,成為市民休閑打卡的勝地,這在全國地鐵絕無僅有,此情此景,讓我不禁想起瞭日本京都站的拉面小路,在原本難以出租的車站11樓,開辟出一層餐飲特色街,把全日本有名的拉面集中起來,不光方便瞭乘客就餐,取得瞭可觀的物業收益,也成為京都特色旅遊的標志性景點,如下圖:
我們每一座城市,都不乏老百姓喜愛的地方特色食物,美食又是最能引起消費者共鳴的話題,試想,如果我們的重點地鐵或高鐵車站引入這一業態,能夠通過餐飲將多少客流吸引到未來將要開發的商場、酒店、美術館等地鐵上蓋物業當中去?能夠產生多大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收益?既如此,何樂而不為也?
李子壩站儼然已成為一傢集袖珍地鐵博物館、觀景點、美食街於一體的網紅車站,為這座城市平添瞭一道靚麗風景。
四、公益廣告的內容設計至關重要;
我註意觀察瞭一下,除瞭網紅車站、地鐵品牌包站等,重慶地鐵還有一個亮點,即資源方自身的公益廣告宣傳有聲有色。
內行看門道,這些公益廣告顯然是經過瞭精心設計的,不光填充瞭商業廣告上刊率的不足,也極大的豐富瞭地鐵集團自身的企業文化,有益於增強員工的榮譽感、凝聚力。
我們認為,地鐵不僅僅是交通工具和商業運營的載體,也應該是包括地鐵集團全體員工和上下遊合作方在內的事業平臺,更應該成為所在城市市民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場所和主流價值觀宣傳的陣地,我們已經認識到這一重要意義,並且身體力行加以實踐,青島地鐵五一全國勞模群像的集中展現,收到瞭良好的社會反響,我們將在資源方的支持領導下繼續努力,放眼全國,將地鐵廣告運營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五、關於地鐵廣告運營方式的再思考
我前面調研成都地鐵時曾經分析,以深報集團的用心和實力,加上成都新一線城市巨大的客流量和號召力,尚不能善始善終,原因何在?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同樣的問題也可以用重慶的現實加以佐證,樂達之前的運營商芒果傳媒,與德高同城競技,隻因為“一城兩制”,德高是合資公司,他們是公開出讓的模式以高資源費獲取經營權,結局不免冰火兩重天,目前,重慶地鐵已全部回歸合資公司模式,樂達作為本土廣告公司深耕地鐵、矩陣運營,全國佈局,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