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佈匿戰爭中,迦太基名將漢尼拔·巴卡(Hannibal·Barca)足智多謀,轉戰意大利十餘年戰無不勝,被後世尊為“西方戰略之父”,與亞歷山大、凱撒、腓德烈大帝、拿破侖齊名。漢尼拔之後,羅馬人再無如此強勁對手。
【第二次佈匿戰爭】
第一次佈匿戰爭後,哈米爾卡爾將軍在西班牙開拓殖民地,出海之前,按迦太基的傳統,在巴力神像前舉行祭祀。哈米而卡爾九歲的兒子站在神壇前,雙手浸在剛剛宰殺的羔羊還溫熱的血中,發誓:“迦太基的子孫漢尼拔,發誓終生與羅馬為敵。”隨父親出海。
漢尼拔在軍旅中度過瞭少年時光。父親和姐夫相繼去世後,漢尼拔成為殖民軍司令。此時的他,精通拉丁語,希臘語,在大小的城邦和部落之中縱橫捭闔。在西班牙發動一連串的征服戰爭。公元前218年,漢尼拔攻擊羅馬在西班牙的盟友,薩貢托城。圍城九個月,城陷,屠城。
羅馬執政官費邊出使迦太基,條件是:要麼交出漢尼拔,引渡到羅馬受審;要麼開戰。迦太基的議會大廳,費邊雙手卷起長袍,做成兜子的形狀“我帶來和平和戰爭,迦太基,你們選哪個?”
長久的沉默。
終於有人打破瞭沉默“費邊!你選哪個?讓羅馬決定。”
“戰爭!”
【轉戰意大利】
漢尼拔深知,想要真正擊垮羅馬,就必須把戰火燒到意大利的土地上。然而,第一次佈匿戰爭之後,迦太基喪失海權。從海上入侵羅馬顯然不能。
漢尼拔率九萬步兵,1.8萬騎兵,37頭戰象自西班牙的新迦太基城出發。遠征軍長驅直入,穿過蠻荒的高盧(今法國,比利時,北意大利)平原,翻過阿爾卑斯山脈。兩千年後,拿破侖同樣率軍翻過阿爾卑斯山,同樣出奇制勝。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孫子兵法》
阿爾卑斯,陡峭與嚴寒。寒風卷起漫天飛雪,白茫茫一片,寂靜得可怕。盔甲、武器、行囊、幹糧沉重,步履維艱,腳步聲被積雪吞沒。山崖陡峭,失足的大象、側翻的輜重車帶著士兵,轉眼消失在谷底。聽到下面傳來絕望的叫聲,走在後面的騎兵也心驚膽戰。
羊腸小徑上,無處宿營。入夜之後,隻能用毛毯和帳幕裹上身體,借著篝火取暖,吃著凍硬瞭的面包。不光如此,還要時刻提防不懷好意的山民。這些山民又兇狠又狡猾,時不時拿著劍出現在隊伍附近。漢尼拔不願做無謂的犧牲,盡力避免戰鬥。
長途跋涉之後,遠征軍隻剩下四萬步兵,六千騎兵,一頭戰象。其中約有四萬士兵被遣散瞭,因為漢尼拔深知,隻有意志最為堅定的戰士才能熬過這樣艱難的遠征。
阿爾卑斯南麓的山內高盧剛剛被羅馬征服,大小部落對羅馬頗多怨言。漢尼拔知道,在這裡,他可以招募到新兵,可以得到補給。
羅馬人慌瞭,攻打非洲和西班牙的計劃都取消瞭,把主力部隊調回來防守北意大利。在特拉比亞河畔,兩軍對峙。
漢尼拔肆意襲擊四周的村莊,羅馬軍隊忙著四處救火。有幾次,羅馬人追上迦太基人的後隊,奪回被劫走的財物,消滅這些散兵遊勇。
羅馬人的營盤也不太安寧。迦太基軍有跑到羅馬軍營門口表演馬術的,有向營地裡射箭的,還有吊嗓子唱戲的。終於羅馬人坐不住瞭,某日清晨,迦太基軍又來騷擾,羅馬人急匆匆地披掛上陣。雙方的騎兵一陣廝殺之後,迦太基人敗退。
既然迦太基軍中最強的的努米底亞騎兵也不過如此,那整支迦太基軍也沒什麼好怕的,羅馬人跟著一路追瞭出去,淌過瞭特拉比亞河。當時是前218年的12月份,很冷。
羅馬人倉促應戰,本來就沒吃早飯,一路小跑追趕迦太基人,已經喘著粗氣,又在河裡凍得瑟瑟發抖,大冬天的身上都濕著。到瞭河對岸,看到迦太基軍吃飽喝足,殺氣騰騰,而且已經恭候他們多時瞭。
羅馬步兵到底還是強悍,有幾千人殺開一條血路,奪路而逃。然而多數人就沒有那麼幸運瞭,特拉比亞戰役,三萬餘羅馬將士殞命沙場。
前217年春,冰雪剛剛消融,迦太基軍拋下輜重,沿亞平寧山脈的山脊南下,繞開羅馬人的防線。行軍隊列以西班牙和利比亞的步兵為先鋒,高盧人為中軍,努米底亞騎兵充當後衛,與其說是後衛,不如說是督戰隊,用以防止高盧士兵開小差。這又是一次艱苦的行軍,士兵趟過齊胸深的泥水。一頭牛或是一匹馬累倒瞭,就有十幾個士兵擠在它的屍體上休息。軍中沒有幹凈的飲水,瘟疫盛行。漢尼拔本人也患上嚴重的眼疾,在這次行軍途中,成為獨眼將軍。
在托斯卡納地區的平原上,漢尼拔率軍向南一路燒殺劫掠,肆意挑釁,擺出要兵臨羅馬城下的架勢。執政官弗拉米尼率領的羅馬軍隊聞訊,一路向南,追趕迦太基軍。然而他們看到迦太基人縱火燒出的滾滾濃煙,看到被劫掠之後的城鎮一片瓦礫,卻一直追趕不上迦太基人,心中焦急。
公元前217年4月19日,為瞭趕路,羅馬人起得很早,因為走得太急,平時行軍中該有的偵查和警戒這次都沒有。羅馬人從西向東,走在一條曲折狹長的小路上,南側是特拉西梅諾湖,北側是山林。天邊剛剛有魚肚白,湖面泛起大霧,濃霧把叢林浸成白色,一片靜謐,隻聽到腳步聲。
不遠處的樹林裡,漢尼拔明白,該出擊瞭。騎兵借著山勢加速猛沖下去,迎面是一陣力風,露滴打在臉上。他們知道,帷幕後面就是獵物。高盧人赤身裸體,臉上塗著顏料,怪叫著跑出樹林。
羅馬人聽到馬蹄聲,抬頭看向山坡上,卻被太陽晃得睜不開眼睛。晨霧中茫然四顧,隻聽見同伴的呼喊,驚慌中,一個黑影撞在身上,整個人重重地摔瞭出去。
羅馬軍隊本就走在羊腸小路上,此時被迦太基人三面包瞭餃子。迦太基軍從山坡上沖下來,把羅馬人的隊伍分割成數段。後隊在大霧中什麼也看不見,人群嘈雜也聽不到軍官的叫喊,根本不知道發生瞭什麼;前隊卻陷入迦太基軍的圍毆。羅馬士兵環顧四周,看不到一個同伴,卻要孤身一人面對三四個迦太基士兵的圍攻。
晨霧散去之後,迦太基軍打掃戰場,1.5萬羅馬將士陣亡,6千人被俘,一名執政官陣亡,僅有幾百人泅水逃生。而迦太基軍的戰損微乎其微。
【坎尼之戰】
大小幾十場戰鬥後,漢尼拔繞過羅馬城,南下攻取瞭意大利南部重鎮坎尼。費邊知道羅馬將領沒有誰是漢尼拔的對手,采取焦土政策,堅壁清野,不和漢尼拔正面交戰。然而,在熱血沸騰的元老院議員們眼中,漢尼拔區區幾萬人卻橫行意大利,是奇恥大辱,是費邊怯懦無能造成瞭這個奇恥大辱。
元老院任命瓦羅和保盧斯為執政官,召集瞭全意大利所有的可用之兵,組成瞭羅馬歷史上最大的野戰軍,計8萬步兵,6千騎兵,撲向坎尼。
金秋,田野上金黃的麥浪翻滾,收獲之際,四處有淡淡的清香。
烽煙又起,鼓聲驚飛瞭林中覓食的鳥兒,震落瞭秋天的黃葉,敲掉瞭征夫的眼淚。
漢尼拔率領4萬步兵,1.2萬騎兵迎戰,公元前216年9月,兩軍在坎尼的原野上對峙。
大戰前的寧靜。羅馬人的營帳就在河對岸。風帶著寒意從河面山吹來。漢尼拔在地上鋪一塊佈,枕著一面盾牌,就是床鋪。此刻他難以入睡,大戰總是那麼令人緊張。他一遍一遍反復推敲,每一個細節都不能出錯。
借著風,能聽見河對岸羅馬人的營地中,士兵在竊竊私語。
迦太基,夜晚的海風格外涼爽,棕櫚之民在神像前獻上他們的祭品,帶著對前線英雄的希望,為他們祈禱,在神壇前朝拜。
羅馬,昏暗的天,夜幕在寂靜中降臨。月明如鏡,映著愁苦。夜不能寐的身影,燭火在淒冷的風中搖動。少年在這樣的晚上,告別母親、愛人,吃過在傢的最後一飯。
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公元前216年8月2日,羅馬人和迦太基人都起得很早。羅馬士兵穿著紅袍,列隊整齊,堂堂正正,陣勢綿延六公裡寬,像一條血練橫跨戰場。從槍如林,寒光耀眼,紅旗半卷,在風中招展。
瓦羅擺出的陣型:左翼是意大利同盟騎兵,右翼是羅馬公民騎兵,而在步兵隊伍中,最精銳的重步兵居中,整個隊形突出縱深。瓦羅知道,在特拉比亞戰役中羅馬步兵輕易擊潰瞭迦太基人的中軍。這一次,他要發揮精銳的羅馬重步兵強大的沖擊力,以中央突破的戰術直接撕碎迦太基人的陣型,一招置漢尼拔於死地。
漢尼拔則擺出新月形陣勢,凸出的一面對著羅馬人,中間是來自西班牙和高盧的步兵,新月的兩角則是漢尼拔最信任的來自非洲的重步兵。左翼是西班牙和高盧的騎兵,由漢尼拔的弟弟哈斯德魯巴爾率領,相比右翼的努米底亞騎兵,他們更擅長短兵相接的肉搏戰。
決戰前,漢尼拔的演說,是鼓勵自己的部下牢記過去的榮譽,奮戰爭取新的榮譽。而瓦羅的演講,則是要羅馬將士記住自己的父母雙親,妻子兒女,為生存而戰。
羅馬步兵不負瓦羅的期望,打得迦太基中軍節節敗退,新月漸漸變成瞭殘月,羅馬人卻在不知不覺中鉆進瞭口袋。五百名迦太基輕步兵“陣前投降”。瓦羅看到這五百降兵,又看到迦太基中軍不停地退卻,眼看迦太基人撐不住瞭,戰機已到,毫不猶豫地下令,投入所有預備隊,全軍突擊!
羅馬人像潮水一般湧向迦太基的中軍,隊形卻徹底混瞭。漢尼拔調動他手下真正的精兵——來自非洲的重步兵,從兩翼壓縮羅馬人。羅馬人陷於三面包圍之中。羅馬人兩翼的騎兵也全然不是西班牙騎兵和努米底亞人的對手,早就被殺退瞭。迦太基的騎兵繞到瞭羅馬人身後,從羅馬人背後發起瞭沖鋒。羅馬人背後的森林中伏兵盡出,500名“降兵”也拔出短劍,四處砍殺。
戰至中午,刮起瞭東南風,羅馬士兵被沙塵撲面,看不清面前的敵人。迦太基人借助風力,射出又遠又準的箭矢。沙塵中,羅馬士兵瞇著眼睛,四面人影閃過,前後推推搡搡中,被擠得站不穩。羅馬士兵雖多,卻擠成一團,攻無力,退無路,束手待斃。迦太基軍借著風力放箭,矢如飛蝗,擋住瞭陽光。
戰鬥變成瞭單方面的屠殺,伏倒的屍體像秋收的麥秸,大地都不忍心吞噬那麼多鮮血。
瓦羅倉皇北顧。
(圖片來自BBC紀錄片《戰略之父漢尼拔》)
【羅馬人的困境】
坎尼會戰,羅馬共和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支野戰部隊被殲滅。六萬多羅馬將士橫屍疆場,順帶著執政官保盧斯、八十位元老院議員死於亂軍中。羅馬城中傢傢都有親人陣亡,元老院的席位直接空出來一大半。而迦太基軍僅有5500人陣亡的微弱損失。
禍不單行,此時又傳來在高盧的兩個軍團被殲滅的消息。
受到漢尼拔的勝利的鼓舞,更多的高盧部落起兵反抗羅馬。馬其頓王腓力五世也對羅馬宣戰,想要在戰爭中分一杯羹。敘拉古本已是羅馬的盟友,此時也見風使舵,投靠瞭迦太基。
羅馬到瞭最危險的時候。然而羅馬人沒有責備瓦羅一句,平靜地接受瞭戰敗的消息。元老院頒佈法令,所有哀悼活動必須三天內結束,所有人不能在公開場合哭泣,婦女不能抓破臉頰。羅馬人節衣縮食以募集軍費,受傷的士兵把他最後的一枚銅幣投進募捐箱。從軍的財產限制和年齡限制一次次降低,羅馬人甚至釋放奴隸充實軍隊。
漢尼拔的弟弟漢諾回迦太基城述職,在元老院會議上,把羅馬貴族的金戒指扔在地上,一小堆。看得議員們也是滿眼金光。
【漢尼拔很難】
然而,漢尼拔再能打,畢竟孤軍深入。騎兵統帥瑪哈巴爾力勸漢尼拔強攻羅馬城,然而漢尼拔明白,羅馬至少有75萬適合服兵役的男子,而且仍然能源源不斷組建新的軍隊,羅馬城仍然堅不可摧。瑪哈巴爾在憤怒中留下“漢尼拔懂得如何創造勝利,卻不懂得如何運用勝利”之語。
坎尼會戰之後,羅馬人重新回到費邊戰術,堅壁清野,不和漢尼拔正面交戰。先前因為“膽怯”而受責備的費邊,此時打破慣例,連任執政官。羅馬人也漸漸明白,可怕的將領隻有漢尼拔一人,大可以不與漢尼拔交戰,而痛擊其他的迦太基部隊。漢尼拔再怎麼能打,畢竟不能分身。
面對馬其頓,羅馬人加強瞭亞德裡亞海的艦隊,以防馬其頓軍渡海而來。真正起效的是外交攻勢,羅馬交好希臘南方諸多長期受馬其頓欺凌的城邦,埃及的托勒密王朝,牽制馬其頓人。
赫赫威名的馬其頓方陣
漢尼拔的希望,在於用一次又一次的大戰,一次次肆意屠戮羅馬軍隊,一次次燒殺擄掠,因糧於敵,肆意蹂躪意大利的鄉村,證明羅馬無能,羅馬無力保護意大利。借此,在意大利人心中散播恐懼,瓦解意大利同盟。為此,他一直對來自意大利同盟的俘虜加以善待、釋放,讓他們帶話會傢鄉“漢尼拔並不是來消滅我們的,而是來從羅馬的淫威之下解放意大利。”。與之相對,他把羅馬公民俘虜賣為奴隸。
還真的有意大利城邦響應瞭漢尼拔——卡佈亞。算是意大利的第二大城市,大概他們以為自己有背叛羅馬的資本。可在羅馬圍城部隊的堅固工事面前,漢尼拔一籌莫展。城破之後,按照那個年代的戰爭習慣,自然是火光沖天、鬼哭狼嚎。
漢尼拔陷入瞭一個悖論,他的目的是瓦解意大利同盟,盡可能讓更多城邦背叛羅馬。然而這些背叛瞭羅馬的城邦,在羅馬的強大軍力面前無力自保。這迫使漢尼拔分兵防守。結果就是,漢尼拔再也組織不起足夠的力量來打坎尼那樣的會戰。而漢尼拔如果收縮兵力,繼續在大戰中打擊羅馬軍隊,就不能協防那些倒向他的城市,背離瞭他的初衷。
說到底,漢尼拔陷於這種窘境,是因為迦太基和羅馬國力上的差距。第一次佈匿戰爭之後羅馬和迦太基實力對比已經逆轉。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羅馬的國力更是大大超過迦太基。就像曼施坦因、隆美爾和古德裡安,可以打出閃擊法國、哈爾科夫戰役那樣精彩的戰鬥,卻無力扭轉德國和美蘇之間的國力差距。拿破侖可以在奧斯特裡茨戰役、耶拿戰役等等一系列大戰中吊打反法聯盟,卻在英國龐大的殖民體系和俄國廣袤的疆域面前無可奈何。反法聯盟可以承受拿破侖的一連串打擊,拿破侖卻一次失敗都承受不起。
腓尼基人對戰爭和政治這種漫不經心的態度,也讓漢尼拔有無數的“豬隊友”,無力回天。國力、將領能力是一回事,而在戰爭的關鍵時刻仍然保持雇傭軍這樣一種動員效率極低的軍制,也讓迦太基在軍力上捉襟見肘。
制海權依然掌握在羅馬人手中,迦太基沒辦法給漢尼拔送去什麼有效的支援。但是想盡各種辦法去支援漢尼拔的人總是有的。
【悲歌】
漢尼拔的表弟,哈斯德魯巴爾,帶著大軍從西班牙出發,去支援漢尼拔,走瞭跟當年漢尼拔一樣的路線:穿過高盧,翻越阿爾卑斯。與當年的漢尼拔不同,這支隊伍穿過高盧和阿爾卑斯的時候,不停地有大大小小的部落加入,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漢尼拔帶著9萬步兵、1.2萬騎兵和37隻戰象從西班牙出發,到瞭意大利就隻剩4萬步兵和6千騎兵瞭。不光是因為條件艱苦,減員嚴重;漢尼拔深知,兵貴精不貴多,在阿爾卑斯山腳下遣散瞭不少的部隊。硬仗面前,太多人湊數,反而是累贅。彼時漢尼拔面對的羅馬隻有常備軍,而哈斯德魯巴爾面對的是已經動員的羅馬,全力擴軍也可以理解。
哈斯德魯巴爾並不像漢尼拔那樣註重情報,對意大利半島的地形、羅馬軍隊的部署不甚瞭然。也沒有漢尼拔那樣翻山越嶺找羅馬軍隊空檔打穿插的覺悟。
而他的真正的大錯是:聯絡漢尼拔的書信,用的是明碼。羅馬人抓獲瞭信使,大軍的行蹤盡在掌握。哈斯德魯巴爾手裡畢竟是一支有五萬多人的重兵集團,不怕和羅馬人正面交戰。可偏偏大戰在即,迦太基軍中的高盧士兵喝得不省人事。
盲目擴軍埋下的禍根。
羅馬人很清楚,哈斯德魯巴爾一旦跟漢尼拔會師,這幾萬援軍就會成為壓倒羅馬的最後一根稻,而兩支迦太基軍相距已經不到三百公裡。這次,羅馬人真的來玩命瞭。
羅馬人撲上來,哈斯德魯巴爾帶著騎兵和大象沖擊羅馬人的左翼,羅馬人摁著迦太基軍左翼的高盧人狠狠地打。兩邊都在掙命,誰先鑿穿對方弱的一翼,誰就能贏得活下去的機會。
蠻族到底不靠譜,高盧人潰敗,帶崩瞭整個迦太基軍。哈斯德魯巴爾知道大勢已去,沖進羅馬人陣中,力戰身亡。
漢尼拔收到瞭尼祿將軍送給他的禮物——他弟弟的頭顱,由羅馬騎兵扔進迦太基軍的營盤。
梅托羅河戰役,西班牙殖民地從牙縫裡擠出來的最後一支援軍被全殲,漢尼拔徹底成瞭孤軍,再也沒有機會征服羅馬瞭。此後幾年,一直在南意大利蝸居,毫無作為。
漢尼拔有一個學生,未曾謀面的學生,大西庇阿。漢尼拔入侵意大利那年,大西庇阿17歲。作為羅馬執政官之子,大西庇阿也在軍中服務。特拉比亞戰役和坎尼會戰,西庇阿都曾經親歷,命大逃脫
漢尼拔在南意大利蝸居的時候,西庇阿卻在西班牙高奏凱歌,掃蕩迦太基在那裡的殖民地。公元前209年,西庇阿率軍攻陷新迦太基,西班牙淪陷。公元前204年,西庇阿入侵北非,漢尼拔撤兵回援。
公元前202年,紮馬會戰,戰神終於被打敗瞭。
很久之後,西庇阿問漢尼拔“你覺得誰是歷史上最強的將領?”
“第一是亞歷山大,第二是皮洛斯,第三是我漢尼拔”
“如果紮馬一戰我沒有打敗你呢?”
“那我就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後記】
第二次佈匿戰爭以迦太基慘敗告終。迦太基失去所有的海外領地;解散軍隊,自衛隊不得開赴海外;海軍向羅馬投降,隻保留10條戰艦以防范海盜;未經羅馬同意不得宣戰;100名貴族子弟常駐羅馬充當人質。迦太基徹底成為羅馬的附庸。
漢尼拔在前196年當選迦太基執政官,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希望讓迦太基從戰爭的挫敗中恢復元氣。然而,觸犯瞭寡頭集團的利益。他們向羅馬人告瞭刁狀,說漢尼拔在準備下一場反對羅馬的戰爭。不得已,漢尼拔輾轉流亡,最後服毒自盡。
加入漢尼拔一方的馬其頓、敘拉古,也十分悲慘:
羅馬和馬其頓的四次戰爭,從前215年打到前146年,最後馬其頓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大大小小的希臘城邦,包括曾經稱霸一方的雅典和斯巴達,紛紛聞風而降。
前212年,羅馬人攻陷敘拉古。大科學傢阿基米德死於亂軍,時年75歲。
羅馬在地中海上成為無可爭辯的霸主。
迦太基的大小寡頭們沒有想清楚,這場戰爭,從一開始是一場豪賭:敗者亡國滅種,勝者通吃整個地中海,沒有中間選項。
迦太基偏安於一隅,羅馬還不放心。畢竟迦太基還是那麼富饒,還是隨時隨地可以拉起一支大軍,畢竟迦太基出過漢尼拔,漢尼拔是羅馬人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無論如何,我認為迦太基必須被毀滅。”仍然是元老院議員加圖的口頭禪。
公元前149年,努米底亞入侵迦太基。迦太基人立刻招瞭一批傭兵應戰。羅馬斡旋之下,努米底亞退兵。可是迦太基這邊剎不住車瞭,大軍開向沙漠中,大有滅瞭努米底亞之勢。羅馬人怒瞭,開出瞭最後通牒:迦太基解除武裝,交出所有武器,立刻焚毀城市,遷到離海岸線十六裡遠的地方,另建新城。
迦太基的經濟基礎就是大海,沒瞭大海,迦太基就什麼都不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迦太基自然不從,既然如此,那就打吧。
迦太基人終於對戰爭認真瞭。女人剪下她們的長發,做成繩索。所有男人都站上瞭城墻。節衣縮食。然而已經太遲瞭。
三年的圍攻之後,羅馬人攻陷迦太基城。四處聽見劍與盾相碰的聲音,烈火在街巷中燃燒,風聲烈烈,男人絕望地吼叫,女人無助地哭喊。羅馬士兵挨傢挨戶地搜索居民,見到人就拉到街上殺掉,屍體填平瞭街巷。迦太基城被羅馬人付之一炬。羅馬人在廢墟上撒鹽,使之成為不毛之地。
西庇阿領兵入侵北非時,十分羨慕這裡的繁華。
月光依舊透過薄紗一樣的雲層,灑向海面,卻不再映著帆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