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社會學傢克利福德·格爾茨 ( Clifford Geertz ) 以“內卷化 ( involution ) ”形容印尼的爪哇島。那裡每天都在投入水稻生產。盡管勞動力在不停增長,農業在不斷細化,但是生產的效率卻在不斷降低。增加勞動力所帶來的產量又被自身的消耗所抵消。當地的經濟和生活水平幾乎沒有任何改善,也沒有向科技產業發展,隻是長期停留在一種簡單重復的固定模式。格爾茨將其形容為“系統在外部擴張條件受到嚴格限制的條件下,內部不斷精細化和復雜化的過程。”[1]
美國人類學傢亞歷山大·戈登威澤將這一概念擴展至社會與文化領域。指一類社會和文化模式達到瞭某種“當前階段”的最終形態以後,既沒有辦法穩定下來,也沒有辦法轉化為新的、更高級的形態,隻能不斷地在內部變得更加復雜的現象。一般泛指一個領域或系統的過度競爭,導致人們內耗的現象。[2]
而在互聯網中,“內卷”一詞“破圈”成為流行用語。相比傳統意義的內卷,它更多地用來形容“同行”間通過“非理性”或“被自願”的激烈競爭,付出更多努力以爭奪有限的資源,從而導致個體“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現象。我們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努力的‘通貨膨脹’”。在 21 世紀的當下,“內卷”被廣泛地應用於各種情形和領域,各行各業各事均可“內卷”,如:「加班內卷」、「婚姻內卷」、「學歷內卷」。我們正處於“內卷化”的漩渦中,愈演愈烈,深受創痛。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表格模擬情況,以便更直觀的理解內卷:
註:數字代表收益,基數為 0 [3]
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出,如果你我都選擇“卷”或“不卷”,我們所持有的資源是相同的;但如果有一方選擇“卷”,另一方不想收益為“0”的話就必須被迫“自願地”加入這場內卷之中。
然而,由於資源恒定,隨著基數的不斷擴大,選擇內卷的必要性就越來越大,內卷也愈演愈烈。在學生間常有這樣一句玩笑話:“一個人努力,提高分數;一群人努力,提高錄取分數線。”這就是在不平等的應試制度,有限的教育資源的爭奪下,學生“內卷化”的真實寫照。
值得註意的是,上面的表格還是理想情況下的狀態。事實上,我們每一個傢庭所擁有的資源都是天壤之別。更底層的傢庭由於在競爭中處於劣勢,為瞭社會地位(階級)再生產(佈爾迪厄理論),不得不選擇內卷。而高社會階級傢庭由於教育資源豐富,在競爭時本身具有優勢。或是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脫離應試體系,在盡量避免內卷時進行階級再生產。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他們可能沒有直接的參與應試教育,但由於目標同一,實質也參與或影響瞭內卷。
此外,競爭與目標的同質化,也是“內卷”的因素之一。應試教育體系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依賴,正是由於考分和文憑作為現代發展中國傢幾乎唯一的、可量化的價值、評價標準,資源分配模式和就業資格獲得途徑,在社會地位再生產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我們再把視線放到社會生產的這個背景下來看。因為人類勞動是產生價值的,而“內卷”意味著工作強度的增加。所以,在理想情況下,勞動時間與勞動者的收益成固定比例,但現實情況卻截然不同。在內卷環境下,勞動收益大大降低,超高工作量產生的價值被攫取,隻留下瞭小部分足夠勞動者生存的量下發到勞動者手中。
當工資不變時,分母越大,每一份的量就越小,而越來越小的那一份顯然不能在現代社會中支持人的生活。因此勞動者不得不增加勞動以獲得更多的分子,而這些分子都隻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他們應得的東西遠遠不止這些。(參考剩餘價值理論)
在私有制的生產關系下,利潤大都進瞭老板的腰包,這些收益由生產資料的所有者獨斷掌控。在這裡,勞動主體的勞動行為也不再是為瞭勞動和勞動主體本身,而是為掠奪大部分價值的資產階級服務。受經濟、市場飽和、疫情等因素的波及,各大企業紛紛裁員,以降低不必要的用工成本。伴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中美經濟的失衡,我們加快瞭產業升級的步伐,新的技術革命尚未來臨,就業機會進一步減少。對我們來說,這無疑是一次嚴峻的考驗,緊縮的就業崗位與不斷增長的畢業生數量形成瞭尖銳的矛盾,使本就不容樂觀的形勢與環境雪上加霜。
“內卷”是一種毀滅性的現象,不僅大大降低瞭應試與勞動的效能、削弱瞭人們的創造力,還對生產積極性與生產力發展帶來瞭嚴重的影響。諸如“工作隻是勞動換酬,摸魚才叫掙錢。”、“下班不積極,腦袋有問題。”等職場摸魚風、“躺平”的盛行,正是在這種勞動不為瞭勞動,多數利潤被少數人掠奪的生產關系下,勞動者們所產生的消極反饋。低生產積極性造成的低生產效率,分配不公、生活壓力大、階級固化造成的低消費低欲望社會,都會加劇經濟危機的發生,而經濟危機又會導致社會動蕩、儲蓄率下降、生育率下降等問題,這些問題也在加速這個錯誤生產方式的毀滅。
“躺平”既是 “經濟發展到特定階段的產物”,又是對 “內卷”的應答與反抗。[4]“躺平式”的反抗表面上是對符號秩序的反抗;但事實上,這仍是符號秩序內的反抗,而且建立在對底層的壓迫上。在社會層面,“躺平”不僅無法解決現狀,反而把矛盾轉移,累及、戕害底層無產者。對學生而言,“躺平”意味著放棄競爭教育資源、前途,間接地固化瞭階級與社會地位差距、影響文教環境、削弱瞭人們的批判性思維,十分不利於意識形態再生產。
但我們不應該簡單地對內卷與躺平的人們進行批評。在內卷橫行的今天,大多人們客觀普遍認同著、自主參與著內卷,這一現象正是每個人服從、參與造成的。
—————————————————
參考文獻:
[1] 郭繼強.“內卷化”概念新理解[M].《社會學研究》,2007.3.
[2] 王琛.“內卷化”及其文化心理機制分析[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5):182-190.
[3] 青年真理社.內卷、博弈論與私有制對勞動者的異化[EB/OL].(2021-05-22)[2022-05-03].cv11388450
[4] 張立偉.應該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讓年輕人不再無奈“躺平”[N].21 世紀經濟報道,2021-5-27(4).
—————————————————
公眾號:龍雪傲
B 站:龍雪傲
微博:龍雪傲_Channel
知乎:龍雪傲
內容創作離不開您的支持,關註賬號,歡迎與我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