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後多久可以開車?

乙醛的毒性比酒精大,是造成人喝醉的主要原因。所以,乙醛脫氫酶含量的高低,就影響瞭一個人酒量的大小。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體質不同,對於酒精的代謝能力也不一樣。所以,很難有一個標準答案。但是,通過對於人體酒精代謝的研究,可以給大傢提供一個參考。

本文的內容,適合於這種場景:喝瞭很多酒,不著急走,但距離出發時間可能隻有幾個小時,擔心是不是還屬於酒駕的。

我們先來復習下酒駕的標準:血液中酒精含量20mg/100ml~80mg/100ml的屬於飲酒駕駛;大於或等於80mg/100ml的,屬於醉酒駕駛,會受到刑事處罰。

註意,酒駕中的酒精含量,是根據血液中的酒精濃度來測定的。瞭解這個點,對於後面的理解很重要。

同時,也要註意,隻要酒精濃度不到20mg/100ml,就不屬於酒駕。所以,不必等到血液中酒精濃度為0時再開車。

人體對於酒精的代謝,分為吸收和分解兩個階段。喝酒後,20%的酒精由胃部吸收,80%的酒精由小腸吸收。

被吸收後,酒精就進入瞭血液系統,循環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也當然包括對於大腦和小腦的影響。而具體分解酒精的,是肝臟。

肝臟中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這兩種成分,是決定酒精分解速度的關鍵。酒精首先被乙醇脫氫酶脫氫分解,生成乙醛,而後又被乙醛脫氫酶催化為對於人體無害的乙酸。乙酸的結局,就是水和二氧化碳瞭。

而乙醛的毒性比酒精大,是造成人喝醉的主要原因。所以,乙醛脫氫酶含量的高低,就影響瞭一個人酒量的大小。乙醛脫氫酶目前已知的有三種基因編碼,ALDH1、ALDH2和ALDH5(可能不嚴謹,建議參照專業生物學資料)。其中,起作用最大的是ALDH2。

要知道,ALDH2是位於線粒體中的,無法後天補充。一個人對於乙醛的分解能力,可以說是固定的。所謂酒量是“練出來的”,隻是說你逐漸掌握瞭喝酒的套路,而並非真的提高瞭酒量。

現在來解答大傢最關心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喝瞭酒以後,多久可以開車。要知道,喝酒後20分鐘左右,酒精在人體內的濃度會達到最大值。所以酒喝高瞭通常是在後半場。如果喝酒前你吃瞭一些飯菜,那麼可以延緩酒精“上頭”的時間,但不能避免這個事情發生。

由於酒精分解速度跟個人體質、喝的多少、喝的酒品有關系,所以我們找來瞭一份論文資料,來瞭解下 對100個試驗對象喝3兩42°白酒後的酒精濃度衰變情況。

該論文為《100例人體血液中酒精含量衰變情況的分析》,湖北醫科大學,作者魏建華、潘傳芳。

3兩42°白酒中的酒精含量約為52g,一個65kg正常體重的人,如果喝完後不排除體外,那麼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為123mg/100ml,遠遠超出80mg/100ml的醉酒駕駛標準。

在代謝速度上,試驗將參與者分為3個等級。其中,代謝最快的,在3小時後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降低到瞭20mg/100ml以下;代謝中等的,需要4小時左右;代謝最慢的,需要5個小時以上。

也就是說,在喝3兩白酒的情況下,一般人得至少5個小時以上,才能降低到20mg/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在這個數值,不屬於酒駕。

換句話說,飯店裡的透明口杯,一杯能倒滿是2.5兩白酒左右。你喝這一杯,得5個小時之後才能開車。這個過程中,不考慮服用解酒類的食物或藥物。

為瞭給大傢一個更加實用的參考,請記住這樣一個數據:最能喝的人,每小時的酒精代謝不超過15g;一般能喝的人,是10g左右;不太能喝的人,是7g左右。根據你喝的酒量和度數,計算出需要多久能排泄完畢。

酒瓶包裝上都寫有酒精度,意味著每100ml酒中含有多少ml的酒精。酒精的密度在常溫下是789kg/m³,換算下是78.9g/100ml。

比如,標準的紅酒容量是750ml每瓶。我們以最低的8°紅酒計算,一瓶紅酒中的酒精是47.34g,按照每小時代謝10g的折中速度計算,需要4.7小時才能完全分解(渦輪哥數學不好,沒算錯吧)。

也就是說,喝8°的紅酒一瓶,要大約5個小時左右,才能開車。掌握這個計算方法,喝什麼酒你都能推測出來的。自己的酒量好,就按照每小時代謝10g的速度算,酒量一般就按照每小時代謝7g的速度計算。

那些不能喝的就別算瞭,睡覺去吧。

廣大愛喝酒的司機同胞,在喝完酒後利用上述方法計算出你的代謝時間,然後盡可能找到以下食物來輔助身體代謝酒精:西紅柿、香蕉、葡萄、西瓜。至於網傳的蜂蜜,不太容易獲取,還不如生吃幾個西紅柿有效果。

註意,酒後不要喝茶、紅牛、咖啡,不能解酒且對身體不好。另要辟謠下,喝牛奶是不能解酒的,反而會傷身體。喝酸奶也不能解酒,它隻是保護瞭胃粘膜,延緩瞭酒精吸收而已。如果實在喝多瞭,又不想影響第二天開車,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掛吊瓶。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