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古薩共和國:主動跪舔奧斯曼帝國的意大利小邦

1458年,奧斯曼土耳其已是無可正義的巴爾幹半島霸主。通過兩次科索沃戰役和對瓦爾納十字軍的勝利,確立起凌駕於普通基督教王公的軍事優勢。至於君士坦丁堡陷落與拜占庭的最終消亡,則在很大程度上鼓舞著蘇丹們繼續向歐陸腹地前進。

1450年左右的奧斯曼帝國版圖

但在巴爾幹西部的亞得裡亞海東岸,還有許多意大利人的商業城市。縱使自己地寡人稀,還是能讓土耳其人沒有十足把握。唯獨實力尚可的拉古薩共和國,在沒有多少征召的情況下倒戈,主動要求成為奧斯曼的附屬國。這讓他們在之後的百多年裡保持繁榮,卻也逃不過宗主衰落所附帶的衰退厄運。

拉古薩共和國的旗幟

早在公元615年,整個巴爾幹西部還在飽受阿瓦爾遊牧集團的不斷侵襲。當他們夥同自己的斯拉夫附庸,聯手摧毀瞭古羅馬城市艾派特多姆,迫使大批難民轉移到北面的濱海小島。稍後,又有更多斯拉夫人到隔海相望的近岸居住,催生出後來的拉古薩定居點。由於當時的航海技術比較滯後,需要大量的中轉站為船隻補充淡水或其他給養,這個二元混合的新城便成功走上瞭致富道路。加之當時的拜占庭帝國還尚有餘力,自然為幼年期的拉古薩帶去帶去大量經濟和軍事利益。

拉古薩就位於希臘去往意大利的航線中段

不過,拉古薩也因自己的初露端倪而被其他海上入侵者所相中。來自直佈羅陀海峽以西的諾曼人,就兩次從自己的西西裡基地殺到門口,作為自己經略希臘的橋頭堡。有著相同起源經歷的威尼斯,也視其為能阻礙自己稱雄這片水域的潛在競爭者。隻要有機會予以占領,就會想盡辦法來討伐取他們。特別是在1205年,借助第四次東征的十字軍部隊,讓拉古薩被迫臣服到聖馬可雄獅腳下。盡管有限的占領相對寬松,但市民們還是需要為占領者的傢鄉納貢。為瞭能湊出足夠的資金,他們被迫去和控制半島沿岸的勢力進行交易,從而催生出一種很難被割舍的路徑依賴。

占領君士坦丁堡的威尼斯人 也順道控制瞭拉古薩

1358年,日益壯大的匈牙利人南下,逼迫威尼斯當局讓出對拉古薩的管轄權。這也是當地首次同大陸強權所綁定,從而給城市的精英們以更多戰略考量。嘗到甜頭的他們,隨即在短時間內同塞爾維亞、波斯尼亞等新進勢力合作,將自己變為對方追求航運發展的不二人選。由於威尼斯共和國的領地已幾乎覆蓋瞭整片區域,甚至向東延伸至克裡特島和愛琴海。拉古薩又幸運的成為瞭突破口,為中歐或巴爾幹的內陸強權充當海運樞紐。這個小小共和國的直轄地盤,也得以在海陸兩頭都有所伸展。

威尼斯與奧斯曼的沖突 讓拉古薩得以夾在當中

與此同時,土耳其人自小亞細亞半島蜂擁而至,再次營造出極端不利於拉古薩發展的惡劣局面。原本還是多方爭雄的戰場,迅速演變成威尼斯海權與奧斯曼陸權間的終極搏殺。前者努力維持自己的東地中海航運體系,力圖從外線鎖死對手的發展空間。後者則不斷在陸上兼並更多區域,以更加直接的方式朝亞得裡亞海岸襲來。無論哪方最終得手,都容易讓處在夾縫中的拉古薩損失慘重。

奧斯曼土耳其用一系列軍事勝利 逐步蠶食巴爾幹各地

於是,這個原先並不出挑的意大利小邦,就主動向君士坦丁堡派遣使節。通過每年11月1日前履行的納貢義務,成功榮升為蘇丹的意大利附屬國。須知在這個決策出爐時,土耳其人的優勢還不像後來那般明顯。但在拉古薩的精英掌舵人們看來,這種趨勢已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遭威尼斯對手逆轉。而整個1460-80年間的歷史也成功表明,如此大膽的判斷並不是在異想天開。那些位於希臘海岸的幾個威尼斯商業據點,紛紛在短時間落入敵手。意大利人的黑海殖民地卡法,也被跨海遠征的近衛軍連根拔起。

逐步壓縮匈牙利地盤的奧斯曼人

到瞭1481年,奧斯曼土耳其才真正開始以宗主國形象出現在拉古薩人面前。後者不僅被賦予瞭境內減稅優惠,還被特許派船隻到黑海的克裡米亞等地進行貿易。由於先前的熱那亞人已經在10年前遭驅逐,拉古薩商人也就成為少數能進入當地的西歐團體。

15-17世紀 拉古薩都是奧斯曼的意大利附屬國

作為必然的回報,城市本身也淪為突厥人吸納歐洲技術的重要窗口。依靠一系列看似稀松平常的交流或雇傭,便能將文藝復興早期的諸多新技術東傳。但拉古薩本身的歐式體制也不會受到影響,足以繼續同整個西歐保持聯系,以便能更好的彰顯自身價值。

拉古薩也一度成為奧斯曼吸納軍事技術的中轉站

當然,達伽馬的首航印度成功,也給嚴重依賴地中海的拉古薩人當頭一棒。但和更為特立獨行的威尼斯不同,傢業有限的拉古薩人還能靠黑海貿易維持基本生計。在奧斯曼蘇丹決心聯合聖馬可的後裔們共同進退,又是拉古薩替宗主出面,招募來大批有豐富經驗的意大利和西班牙水手。讓他們駕駛威尼斯提供的艦船,搭載土耳其士兵直沖印度海岸。若非這批志願軍在1509年的第烏遭全殲,拉古薩人的商館可能還會迅速開出東方分店。

來自拉古薩的士兵 也曾為奧斯曼人去印度洋作戰

此後,拉古薩人便再次回歸低調,幾乎不為奧斯曼宗主同西歐世界發生直接沖突。由於匈牙利與神聖羅馬帝國的聯軍,在1526年的第一次摩哈赤戰役中潰敗,君士坦丁堡的外圍省份已成功深入中歐。更多懷有野心的冒險傢,開始從匈牙利、德意志等地東進,將手中的最新技能出售給蘇丹。這就讓拉古薩共和國的科技中轉站地位有所下降。但憑借法國-奧斯曼同盟的構建,商人們又在西歐腹地尋找到新的龐大市場,得以將自己的繁榮又維持瞭幾十年時間。

16世紀中期 拉古薩又將自己同西班牙和奧斯曼同步綁定

到瞭16世紀後期,西班牙帝國的重要性已在很大程度上超過瞭奧斯曼土耳其。拉古薩人敏銳的察覺到這個現象,但也清楚自己所在的地中海世界還存有不少特殊性。於是,又精明的同馬德裡方面簽訂協議,將商船隊交由對方控制。隻要西班牙人不與奧斯曼發生軍事沖突,這種合作就將被長期執行下去。結果就是共和國一躍成為東西方兩大強權間的緩沖,甚至在微妙關頭還能交換不少緊俏貨物。更重要的是,這兩大帝國還都不爽兩面三刀的威尼斯存在,也就樂於成為拉古薩的保護者角色。

1667年的拉古薩主城風景

然而,共和國的好運還是在17世紀時被逐步耗盡。一場地震在1667年降臨城市,不僅摧毀瞭大部分建築,也帶走瞭包括許多精英在內的5000多條性命。劫後餘生的市民立刻開啟重建工程,卻苦於經濟的日益不景氣而進展緩慢。由於荷蘭、法國和英格蘭的商人都開始涉足東方,讓拉古薩的中轉站意味遭極大削弱。特別是不爽天主教強權的新教國傢,都樂於將更多武器販售給土耳其人,也讓共和國的意義不再像過去那般明顯。

緩慢的重建 並為讓拉古薩回到巔峰狀態

此外,西班牙人一直在不計後果的將美洲白銀運往舊世界,造成的惡性通脹危機席卷瞭世界的每個角落。如果說馬德裡的宮廷可以用破產啃死麾下的熱那亞銀行傢,那麼君士坦丁堡的蘇丹便隻能靠加稅和擴張來抵充損失。兜裡依然有點存款的拉古薩,便被視為有價值拿下的對象。這迫使共和國在1677年向宗主國派遣特別代表,希望說服對方不要為短期利益而抹殺掉長期合作基礎。依舊高傲的土耳其人,接受瞭這類中肯說辭,卻為平衡權術爭鬥而故意做懸而未決式處理。

奧斯曼在維也納的慘敗 讓自己失去對拉古薩的宗主權

1683年,維也納戰役的結局預示著奧斯曼在巴爾幹半島的強勢地位終結。共和國也被當作為外交談判的添頭,被土耳其人送到哈佈斯堡帝國手中。同時期內,死敵威尼斯還忙於同君士坦丁堡內的蘇丹繼續交戰。於是,拉古薩又在自己的衰亡期內獲得瞭喘息之際,成為奧地利南下亞得裡亞海的一個窗口。但此時的維也納當局也不再有西班牙親戚負責輸血,逐步淪落到靠荷蘭和英國的財政支持度日。

晚期拉古薩共和國的銀幣

拉古薩人期盼的商業復蘇雖有少許苗頭,但終究沒能變成自己期望中的偉大復興。城市的精英階層也清楚的看到,這個小邦已不復往日的吸引力,隻能努力在周邊各大國的沖突中恪守中立。衰敗的財政也無法繼續支撐外交開拓,從而錯過瞭在1783年同美國建交的大好時機。唯有整個歐洲因法國大革命而陷入混亂,才重新因中立地位而再度化身為轉口貿易的基地。但拿破侖的軍隊還是在贏下奧斯特裡茨戰役後南下,將整片海岸都收歸自己囊中。

今日的杜佈羅夫尼克風景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