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儒學】《論語·學而》13: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咱們中國人安土重遷。生活在一個城市如果沒買房,內心的安全感都會打折扣。更何況吃都吃不飽的話,您宣揚的“聖人之道”再高大上,恐怕也沒人愛聽。

此外,你如果本來就對《論語》比較熟悉的話,肯定知道孔子還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樣的話。這不吃那不吃,講究得可細致瞭。還特地交代“唯酒無量”,酒卻可以隨便喝。這是不是前後矛盾呢?

必須再次強調,《論語》是有它一以貫之的核心思想的。如果發現哪一句特別突兀,那很可能是我們的理解有誤。那麼,孔子對食物和居住環境到底有什麼要求呢?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我們知道宋代的大儒朱熹,有個核心主張,叫“存天理,滅人欲。”

當時就有學生問他:什麼是天理,什麼是人欲呢?他說:“飲食者,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不是主張放棄基本的生存需求,隻是要你對欲望有所節制而已。

對於“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朱熹的解讀是:“不求安飽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君子沒工夫追求物質享受,是因為他有更大的志向。

至於“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你翻一下原文就會發現,孔子哪裡是說要胡吃海喝?他是要求食物的烹飪和保鮮方式要得當。在《鄉黨》篇裡,還記錄瞭孔子對衣食住行的很多要求。試想一下,從生活細節中顯示出威嚴和力量感的人,是不是讓你肅然起敬?

此外,我們還知道孔子特別愛吃肉。學生給他交的學費,就是肉幹。但他聽到美妙的音樂之後,幾個月都不想吃肉的事。可見孔子的精神追求,是遠高於物質追求的。


敏於事而慎於言。

我們都知道,美國心理學傢馬斯洛有個“五層需求理論”。

“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對應的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完全放棄這些非但不現實,還會催生偽君子。

孔子實際上提倡的,是不能止步於低層次的需求。更高的需求是什麼呢?是“敏於事而慎於言。”

有的人按字面意思,理解成少說話乖乖做事,就是君子瞭。有的單位甚至還把這句話貼在墻上,號稱是企業文化。想想都知道,哪有這麼簡單?

這一句話裡的“敏”字,很多人理解為敏捷或勤勉。實際上,它也有謹慎、莊敬的意思,和後面的“慎”字形成互文的關系。說君子行事和言語,都要小心周到,光圖快可不行。

我們知道孔子的大弟子子路,就是個辦事很麻利的人,學瞭恨不得馬上行動。這樣就難免毛毛躁躁,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和敲打。可見辦事勤勉敏捷,並不是孔子衡量君子的指標,謹慎才是。

那問題又來瞭,謹慎應該參照怎樣的標準呢?


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前面說“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是對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態度。至於“敏於事而慎於言”,實際上就是要做一個靠譜的人,得到他人的認可和支持。這屬於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

那麼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怎麼完成呢?孔子說,要“就有道而正焉”。君子要自我實現的,是我們一直說的“聖人之道”。前四層的需求,都是為實現聖人之道服務的。

歷來的很多學者,把這一句中的“有道”解釋為有道德的人,甚至是聖人。對照他們來匡正自己。對此,小鹿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在儒傢的話語體系裡,聖人是傳說中的存在,現實裡是沒有的。否則它就天然正確,他說的話就不容質疑。那讓別人還活不活瞭呢?所以,聖人之道隻能是一種抽象的理念。

具體怎麼做,必須結合當下的情況做出判斷。可問題是,為什麼做到瞭這些才能算好學呢?


從衣食住行,到說話做事,最後到自我實現。這些事和好不好學,有什麼關系呢?

小鹿最開始和大傢聊《論語》時就說過,孔子說的學習,從內容到形式,都很咱們今天的學習很不一樣。儒傢以君子自居,成為聖人是他們的終極目標。達成這個目標的唯一途徑,就是學習。

所以好學,就成為瞭儒傢,至少是孔子那個時代儒傢的核心價值觀。孔子曾經略帶驕傲地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任何一個小村子裡,都有像我孔丘這麼有修養講道德的長者。可是像我老人傢這麼好學的,恐怕就不好找瞭。

而當他最器重的弟子顏回去世之後,他卻說:從此再沒聽說 過有誰是好學的。這其實有些苛刻,一幫弟子如果不好學,怎麼會跟著他顛沛流離呢?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