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石癥(胃結石)中醫效驗良方

胃石癥的主要病因為素體脾虛,脾胃虛弱,運化失司,過量進食柿子、山楂、黑棗等致使脾胃受損加重,食積內停,阻塞氣機,胃失和降,而成積聚,出現胃痛、腹痛、惡心、嘔吐、噯氣等癥狀。本病病位在胃腸,主要與脾相關,病性屬本虛標實。治療原則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急性期以胃痛、嘔吐等癥狀為主,治療方法為理氣和胃,降逆止痛,兼健脾扶正。緩解期胃痛基本緩解,以惡心、納差、噯氣等癥狀為主,治療以健脾和胃,行氣消食。

 方一 曹氏化石湯

  【主治】:胃石癥,發病前均食用柿子、山楂、黑棗等食物。

 【方藥】:黨參10g,茯苓15g,炒白術12g,枳殼10g,厚樸10g,法半夏10g,竹茹6g,陳皮10g,香附10g,炒谷芽15g,生稻芽12g,焦神曲10g。

【用法】:武火開鍋,文火煎煮15~20分鐘即可,兩煎100~200ml藥液,分3~4次服用,65歲以上老人可少量多次頻服。並叮囑飲食以清淡、軟、爛、熟、溫食為主,慎食辛辣油膩。一般治療時間為2周,最長5周。服藥1周後做胃鏡,每周1次,最多做4次。

  【加減】:合並肝胃鬱熱者,加川楝子、黃連;合並濕熱者,加黃連、梔子;食積重者,加炒雞內金、木香;胃痛重者,加白芍甘草湯或元胡止痛。

  【編按】:方中以黨參、茯苓、炒白術為君藥,黨參補中氣,和脾胃,茯苓健脾利水滲濕,炒白術健脾益氣,三藥合四君子湯之義,健脾益氣和胃,以扶正氣。陳皮、法半夏、竹茹、香附為臣,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法半夏燥濕化痰散結,兩藥合二陳湯之義,和胃降逆止嘔,竹茹清熱散結、除煩止嘔,香附行氣解鬱,四藥共奏和胃降逆,行氣散結之效。佐以枳殼、厚樸,枳殼理氣寬中行滯,厚樸燥濕下氣寬中,兩藥合用加強行氣之效,以消積滯。炒谷芽、生稻芽、焦神曲為使藥,三藥均為甘溫之藥,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和中,健脾開胃功效,引藥入脾胃,顧護脾胃之氣。臨證發現,該方對惡心、嘔吐、胃脘痛有顯著療效,很多患者在服藥1天後癥狀緩解,提高治療依從性。20例中,治愈14例,有效5例,無效1例。治療時間為4~34天。[史正青,吳文秀,曹銳,李延偉.曹銳教授自擬化石湯治療胃石癥20例[J].武警醫學,2019,30(02):154-156]

方二 新加枳實導滯丸

 【主治】:胃石癥,癥見脘腹脹滿疼痛,伴燒心,噯腐吞酸,惡心甚則嘔吐,納呆等癥,舌苔白或黃厚膩,脈弦滑數。體檢上腹部壓痛,可觸及或大或小包塊。

  【方藥】:枳實12g,大黃3g(後入),茯苓9g,白術9g,黃連12g,黃芩9g,雞內金15g,焦三仙各12g,萊菔子15g,檳榔12g。

  【用法】:水煎2次,取汁400mL分早晚兩次空腹溫服, 1劑/天。

  【加減】:腹痛較甚者,加元胡、白芍;脹滿難忍者,加木香、砂仁、厚樸等;嘔吐者,加半夏、竹茹、生薑等;噯腐吞酸明顯者,加左金丸或煅瓦楞子;合並胃潰瘍者,可加白芨。7天為一個療程,每個療程結束後,觀察病情,並行X線鋇餐或胃鏡復查,根據患者病程長短,治療1~2個療程後。

  【編按】:方中枳實苦泄辛散,消積導滯、行氣除脹力強,大黃苦寒沉降,攻積瀉下,清熱瀉火效佳,二藥合用可使食積濕熱之實邪從大便而下,從而消除脘腹之脹滿。配以雞內金、焦三仙、萊菔子、檳榔消食化積,行氣和胃;黃岑、黃連清利濕熱;又予茯苓、白術健脾益氣,全方攻補兼施,共奏消積導滯,健脾行氣,清熱利濕之功,對臨床治療植物性胃石療效肯定。18例患者中治愈10例,有效7例,無效1例,治愈率55.56 %,總有效率達94.44%。[鄭雅,劉冬梅.新加枳實導滯丸治療植物性胃石18例[J].現代中醫藥,2012,32(01):30-31]

中藥-雞內金

方三 健胃化石湯

  【主治】:胃石癥,不同程度的胃部不適、反酸、嘔吐等臨床表現,胃鏡下檢查均可見胃部黑色的團塊狀物。

 【方藥】:雞內金15g、萊菔子15g、枳實10g、厚樸10g、大黃10g、莪術10g、香附10g、焦三仙30g、檳榔10g。

 【加減】:腹部疼痛劇烈者加木香、白芍、甘草;泛酸者加海螵蛸、左金丸;口苦口幹者加黃連、知母;嘔吐者加旋覆花、竹茹;飽脹明顯者加陳皮、白術;貧血者加當歸、阿膠;腹瀉者加炒薏苡仁、炒扁豆;手足不溫者加附子、幹薑;胃脘灼痛、口臭口苦者加大黃、黃芩、連翹;胃脘隱痛、喜溫喜按者加黨參、附子、砂仁;嘔吐痰涎、食少納呆者加蒼術、生薑、半夏;口幹、舌紅少苔者加沙參、麥冬、白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連續服用7天。

  【編按】:如果診斷治療及時,用中藥大多在7~14d即可排出結石。若是病程已久,結石大而堅硬,則時機已失,用藥恐難奏效。本組32例患者病程1周~2個月,平均3.2周,病程較短,患者經服用自擬健胃化石湯治療7d後,治愈25例,好轉6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8%,可見中醫藥對治療胃結石癥效果理想,值得臨床推廣使用。[牟麗輝.自擬健胃化石湯劑治療胃石32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1,9(08):312-313]

  方四 消石散

  【主治】:胃石癥,胃鏡檢查可直接觀察到胃石,常埋於黏液內。

 【方藥】:雞內金、沉香、酒大黃、白芨。

 【制用法】:上藥按3:2:2:1的比例共為細末,過90目篩制成散劑。每次口服10~15g,每日2~3次,餐前30分鐘溫水沖服。5天為1個療程,以6個療程為限,安胃片善後。治療期間進食易消化食物,忌食肥甘厚膩及辛辣刺激之品。

  【編按】:服藥第1個療程,全部病例的臨床癥狀均有不同程度地減輕,其中5例臨床癥狀全部消失,鋇餐檢查4例病人胃石消失。6個療程後,34例病人經胃鏡檢查胃石全部消失,餘2例病人胃石明顯縮小,有效率達94.4%;治療時間最短5天。消石散中重用雞內金健胃和中,消積化石。其所含的胃激素、膽汁三烯、膽綠素、氨基酸、胃蛋白酶和淀粉酶等不僅能增強胃腸的消化功能,還具有保護胃黏膜的功效;沉香溫中降逆,行氣止痛;白芨收斂止血,消腫生肌,所含的白及膠與白及甘露聚糖具有止血和促進創面愈合的功效;酒大黃攻積導滯,瀉火涼血,活血祛瘀,四藥合用,可消食,散結,化石,共同達到活血止痛的目的。[李忱,劉傑,竇永起.自擬消石散治療胃石癥36例[J].北京中醫藥,2008,(01):39-40]

 方五 安胃湯

  【主治】:植物性胃結石,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呈持續性或陣發性絞痛或脹痛,食後胃痛加重,飽脹,食欲下降,查體上腹部壓痛(+),部分病例上腹部可捫及包塊。胃鏡檢查均見有黃色、黃褐色或棕褐色近橢圓形或不規則結石,表面不光滑,質地較硬。

  【方藥】:雞內金粉30g(沖服),金錢草30g,芒硝10~20g (沖服),煅瓦楞、茯苓、炒白術各20g,三棱、莪術、薑半夏各15g,大黃10g(後下),木香10g,甘草5g。

  【加減】:脾胃濕熱加瓜蔞、黃連;肝鬱氣滯加柴胡、枳殼;氣虛加黨參、黃芪;脾胃虛寒加制附子、炮薑;胃陰虧虛去茯苓、白術、半夏、大黃,加沙參、麥冬、玄參、玉竹,三棱、莪術減量;腹痛重,加白芍、延胡索;泛酸重;加烏賊骨;噯氣重,加赭石、旋覆花;惡心嘔吐重,加藿香、竹茹;胃潰瘍加白及、烏賊骨,三棱、莪術減量;嘔吐咖啡色物或黑便者,加槐花、地榆。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7天一療程,且治療期間不加其他方法治療。

  【編按】:45例患者中治愈44例,好轉1例,總有效率100%;服藥初期出現大便次數增多,大便稀溏,少數患者出現便前腹痛。隨著胃石排出,上腹部疼痛減輕、消失,大便次數逐漸趨於正常,便前腹痛也逐漸消失,停藥後大便正常,無不適。自擬化石安胃湯方中首選雞內金消食積,化結石,藥理證實,雞內金能使胃液分泌量增加,胃的運動機能增強,排空加速,且有化各種結石的作用;芒硝軟堅瀉下;金錢草為溶石排石要藥;三棱、莪術破血行氣,祛瘀散結,促使結石松動、裂解,而有溶石作用;大黃攻積導滯,活血祛瘀,因其有瀉火涼血作用,尚能止血,治療嘔血便血之癥;煅瓦楞化瘀,軟堅散結,制酸止痛可治胃石泛酸、疼痛,與甘草配用還可治療潰瘍病;茯苓、炒白術補脾胃,利濕濁,使脾運中健而有助於積消石化;半夏降逆止嘔,消痞散結;木香行氣止痛,使氣行則血行;甘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全方合用,共奏消積導滯,軟堅散結,化石安胃之功,使胃石很快松解、排出。[杜秋梅.自擬化石安胃湯治療植物性胃石癥45例[J].中醫雜志,2006,(12):925-926]

方六 化石湯

  【主治】:胃石癥

  【方藥】:雞內金30g,焦山楂、焦神曲、炒麥芽各20g,焦術25g,萊菔子30g,三棱、莪術各15g,焦檳榔片20g,大黃10g,陳皮20g,半夏15g,茯苓25g,延胡索20g,甘草10g。

 【用法】:水煎服,每天1劑,每日3次,餐前服,雞內金沖服。服藥後觀察糞便排瀉情況,胃石排除後,經X線鋇餐透視復查,確診無胃石後;服用健胃愈瘍片以善後治療。

  【編按】:方中雞內金是消積化石的主藥,是治療體內各種結石的首選藥物。現代藥理證實雞內金有化各種結石的功效,擅長破堅消積,健胃消石,配伍焦山楂、焦神曲、炒麥芽增強消積的作用;三棱、莪術軟堅散結,破血行氣,消積攻堅,下行利水,促其結石松動裂解,並有溶石作用;大黃,焦檳榔片、萊菔子共起消導瀉下之功效,且大黃具有下瘀血,破癥瘕積聚,蕩滌胃腸,推陳致新之功效,改善胃腸黏膜血流灌註,又能起到止血作用;焦術調護脾胃,寓消於補行氣消積,而不傷正,脾運中健而有助積消;陳皮、茯苓、半夏除痰濕,健脾胃,延胡索止痛,全方共奏消積化石之功,使胃石松解,排出。胃石排出後,胃黏膜損傷亦應調理,故選用健胃愈瘍片修復被胃石損傷的胃黏膜,完善治療效果。30例患者,最少服用2劑,最多服用9劑,經X線鋇餐透視復查,胃石均排除。臨床治療愈率為100%。[崔黎偉,穆萬榮.化石湯治療胃石癥30例[J].遼寧中醫雜志,2005,(09):947]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