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偶像”管仲不費一兵一卒使齊桓公稱霸春秋,上善伐謀的最高境界!

本文由:樓上老范 原創創作

管仲是春秋戰國時期第一個霸主齊桓公的丞相,生於公元前723年,死於公元前645年,活瞭78歲,是千古名相,傳世能人!管仲一生經歷坎坷,但不管是他的處理私人事務還是輔助國君,他的無雙智謀都在歷史上為我們留下瞭傳世的經典,那麼管仲是怎樣輔佐齊桓公稱霸的呢?

管仲之所以能夠讓齊桓公稱霸,主要依靠他的軍政一體制度。管仲的政治策略:攘外必先安內。他進一步細化國民分工,分為士、農、工、商四大類,並嚴格區分國都與郊野的界限。他建立瞭傳說中最嚴厲的戶籍制度,農民居於郊野,士、工、商居於國都,國民必須按照各自的職業居住,不能雜居,不能隨意遷徙或變更職業。接下來管仲又把自己以前做生意積累的智慧全用在輔佐齊桓公使齊國變強大這上頭瞭。

齊桓公,名叫薑小白,春秋“五霸”之首,但故事發生的時候,齊國還沒有當上霸主,齊桓公一心想征服旁邊的魯國和梁國,一代名臣管仲建議說:主上不用急,按照我說的做,不用一兵一卒就可以滅瞭這兩個國傢。怎麼做呢?首先,自齊桓公開始,穿一種叫做“銻”(古代的一種可以做成佈料的農作物)的佈料做成的衣服,並要求王公大臣們都穿這種材質做成的衣服。一時間,齊國上下都以穿“銻”的衣服為榮,對“銻”的需求也就越來越大,其價格迅速飆漲。管仲便向魯國和梁國的商人說,隻要你們能弄來“銻”,一千匹給你們三百金,一萬匹就給你們三千金。魯國和梁國的商人高興壞瞭,回去報告魯國和梁國的國君,兩國國君便下令鼓勵老百姓種植這種“銻”,老百姓也覺得有利可圖,紛紛表示要靠種“銻”來發傢致富。令人奇怪的是,齊國這麼缺“銻”,卻不允許本國老百姓種植。

第二年,兩國的老百姓便專門種“銻”,別的什麼都不種。等到年中,糧食已經無法再播種的時候,管仲悄悄的將這兩個國傢市場上的糧食全部收購,這時他又建議齊桓公改穿“帛”(古代另一種可以做成佈料的農作物)做的衣服,不再穿“銻”,同時還向全國頒佈禁令,禁止穿“銻”做的衣服,於是市場上的“銻”的供應遠遠超過瞭需求,再怎麼低價賤賣也賣不掉,魯國和梁國的老百姓種的“銻”一下子就變成瞭沒價值的東西!更為可怕的是,這兩個國傢的老百姓突然發現自己已經沒有糧食吃瞭,隻能到市場上去買,但是自己國傢的糧食都被齊國收購走瞭,沒辦法,隻能到齊國買,其價格還要一千文一石,算起來是齊國國內價格的一百倍。後來,魯國和梁國為瞭得到齊國的糧食,以防自己國傢的老百姓餓死或者造反,不得已隻好選擇歸順瞭齊國。

管仲擅長利用資源使對手變弱小,使自己變強大。《管子·輕重戊》中除瞭提到管仲如何對付魯、粱二國,還提到瞭管仲如何采取類似的做法,將楚國、玩弄於股掌之間。齊桓公曾愁眉苦臉地問管仲:“楚者,山東之強國也,其人民習戰鬥之道。舉兵伐之,恐力不能!”管仲又建議齊桓公用同樣的方法開始向楚國買鹿,先大肆宣揚楚國鹿好,齊國開始著手大量收購,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買進。楚國人就開始做鹿的養殖,大批農業生產者隻知道鹿產業,農業等基本生活產業被拋棄,其他產業也跟著荒廢,鹿產業成為楚國的經濟支柱產業,而齊國這個時候卻在悄然的購進楚國的糧食進行大量囤積儲備。等到楚國基本上隻有鹿產業的時候,齊國突然停止收購,跟著楚國糧價大漲,國內經濟陷入慌亂,齊國就在這個時候將之前已經囤積已久的糧食進行拋售,獲取瞭楚國大量資源,收割瞭楚國幾年甚至是十幾年的國傢經營成果,讓楚國一度陷入混亂。迫於無奈楚國的國君也向齊國求饒,“奉國而歸齊”。

後來,管仲又用類似的方法忽悠萊、莒兩國砍柴,忽悠代國抓狐、衡山國制造兵器,齊國自己則大肆收購糧食,就這樣管仲不用一兵一卒,讓這七個囯傢都歸順瞭齊國。管仲就這樣輔佐齊桓公,最終“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應該可以說是非常古老的“貿易戰”瞭,即使放到現在,它的原理也沒有過時,隻要用得好,依然可以作為百試百靈的“殺手鐧”。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