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語文】當我們寫作文的時候我們要寫什麼——淺聊寫人與記事(二)

上一篇中我們主要聊瞭“寫什麼”,這一篇我們來聊聊“怎麼寫”。

一、寫作文的第一步是摒棄套路

據我所知,迄今為止仍有一部分高中語文教師,會把寫作教學的重點放在“套路訓練”上。

所謂“套路訓練”,實際上就是“猜題”和“押題”的結果,目的是讓學生“什麼作文題都能應付”。這種功利心極強的應試訓練,是對一個人寫作能力從根本上的一種摧毀。一旦接受瞭這樣的訓練,則很難寫出真正具有真情實感、動人心腸的好文章。如果我們按照“套路”寫作文,那麼我們的作文學習,甚至整個語文學科的學習,都是走上瞭歧路。

所以,如果我們一直以來接受的是這樣思想和訓練,那麼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正本清源”:回歸作文本義,重視寫作能力的培養。

所謂寫作能力,就是一個人寫文章的能力,是運用語言文字準確而有條理地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的高級思維活動。它需要寫作的一般能力,比如觀察力思考力想象力等。同時,也需要寫作的基本能力,比如審題立意、謀篇佈局、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書面語言,以及修改文章等。所以,中學階段,應當有一個完整有序的訓練,我們也應該在真正的寫作能力培養上狠下苦功。

但是,有一部分老師和同學,為瞭更好應試,從高一開始就讓寫作訓練“直奔高考主題”。高中寫作教學到底要實現什麼完成什麼,不少老師並不清楚。2018年春天,我還聽過一節這樣的作文課——老師從作文的立意、結構和選材等方面給學生提供公式般的套路。如立意積極明確但不一定深刻,結構完整,開門見山,主題充實,首位呼應等等。

還有一些老師,從高一起就把寫作教學的全部重心都放在學生寫議論文。因為高考中議論文更保險、更易下手。這就導致我們有相當一部分高中生不會寫記敘文。這個現象在很多作文大賽中都能看出。2018年高考語文北京卷,同學們普遍就認為“青山綠水圖”比“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難度要大。在議論文和記敘文之間,很多同學會習慣性地選擇議論文。因為議論文有相對固定的模式,較記敘文而言更容易訓練,甚至可以用一篇范文去套不同的題。在我們每屆接新高一學生時,開學之初,一部分學生的作文就有明顯的“訓練痕跡”。一些大學教師認為,高中作文訓練的負面效應,大學四年也難改過來,甚至不少研究生的論文寫作都難脫應試的痕跡。

所以,提筆之前,我們要學會摒棄公式化的套路。就如上篇所言,寫你真正想寫的,寫能讓你動情的。

二、寫人:讓人物活起來

老舍先生曾經說過:“描寫人物最難的地方是使人物立起來”。此處可以先不要繼續讀,我們先自行思考一下,什麼是“立起來”?在你以往閱讀過的文學作品中,有哪些讓你感到“立起來”瞭的人物?

所謂“立”,實為“活”。我們要通過文字展現給讀者的,應該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也就是說,你筆下的人物形象,應該是具體而生動的。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具體生動呢?

(一)通過典型事件來寫人

若想使人物活起來,我們首先要通過一件或者幾件能夠表現人物性格和思想的典型事件來寫。讓人物在典型事件中活起來。

我們可以參考一下我們學習過的一些文學作品。比如《祝福》

作者通過幾件事,把祥林嫂其人展現在讀者面前。

現在我們可以暫停閱讀,仔細回憶一下,《祝福》中寫瞭祥林嫂的哪幾件事?

你通過這些事,對祥林嫂有一個什麼樣的印象和評價呢?

或者再簡單點兒說,你覺得祥林嫂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上述的內容我不給提示和結論,因為會幹擾你們的思考過程。我隻提出問題,我想大部分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

也比如《守財奴》中的葛朗臺。

假如我問你,葛朗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你一定也能講出來。

其實我們並不認識祥林嫂,更不認識葛朗臺,那麼我們為什麼能夠談出對他們的印象呢?

正是通過作者對典型事件的描寫。

就好像我們生活中品一個人。兩個人剛認識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當你能夠去向別人講述出那是一個怎樣的人的時候,一定是你們彼此共同經歷瞭一些事情。你是從這些事情當中,慢慢看到這個人是怎樣的一個人。

我帶上屆學生的時候,有一次秋遊,大巴車上聊天,一個同學講起瞭她媽媽。她講瞭發生在媽媽身上不同的幾件事,周圍一圈人聽得津津有味。她講完之後我說:“剛才你講的這些,如果寫成一篇作文,一定高分,滿堂彩的那種”

包括有時候我們看朋友圈。有的人喜歡記錄愛人、父母、孩子、朋友、同事……

很少有人發一條朋友圈就僅寫一句:我的朋友是一個很有趣的人。我的愛人是一個很操心的人。我的女兒是一個很可愛的孩子……

大多數人,都會講一件或者幾件事,來說明朋友的有趣、愛人的操心、女兒的可愛……

那為什麼我們寫作文的時候就往往喜歡直接下一個結論呢——老師很負責;媽媽很愛我;爸爸很嚴厲……

這個結論,不應該由你來直接告訴讀者。而是要通過典型事件的詳細描寫,讓讀者自己得出來。

就像上屆那個學生講她媽媽的時候,旁邊的同學哈哈大笑的時候就會隨口說:“哎呀,你媽媽真是太好玩兒啦!”

我們的作文也應該達到這樣的效果。讓別人讀著你的文章,情不自禁地有感而發——呀,這個人真是太……

這就是通過典型事件讓人物活起來。

(二)刻畫人物

除瞭通過典型事件來寫人以外,要想讓人物活起來,還要對人物本身進行刻畫。

那麼刻畫人物的具體手段有哪些呢——

1.肖像描寫

2.動作描寫

3.環境描寫

4.語言描寫

5.心理描寫

6.細節描寫

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這些具體手段,來塑造人物形象。但是,運用這些描寫手段的一個基本原則是:要抓住那些最能反映你想說明的人物性格特征的東西進行描繪,才能刻畫出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的人物,也才能使人物立體化。一個立體化的人物,才是活生生的。

這些手段在寫作中具體如何運用,想必中學老師都講過。所以我不再逐一詳細展開,否則太長。這裡隻擇較容易走入誤區的幾點簡單聊聊。

有的同學,在進行肖像描寫的時候,也很容易直接下結論。

比如我們一部分同學在寫人物外貌時往往就一句話:

她長得很美。

你讀瞭有什麼感覺呢?是不是平淡無味,沒什麼具體感受?

那我們再來看:

“她臉上鮮明地糅雜著兩種特質,一種是來自母方的纖細,一種是來自父方的粗獷。她母親出身於法國血統的海岸貴族之傢,父親則是膚色紅潤的愛爾蘭後裔。她的臉龐特別引人註目,尖尖的下巴,方方的牙床,一雙淺綠色純凈的眸子,眼角微微翹起,長長的睫毛根根挺直,濃黑的眉毛成兩條斜線,掛在木蘭花般的白皙肌膚上……”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同樣是寫這個人生得很美,是不是頓時不一樣瞭?

所以,肖像描寫和人物個性描寫一樣,切忌直接下結論,一定要通過你的描寫,讓讀者自己去發出感嘆:呀,這個人得多美啊……

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一定要選取重點。也就是我們剛剛說過的大原則——要能夠反映人物的具體特征,能夠反映人物的心理狀態。

比如我們九月份的一次寫人作文,有一位同學寫他的父親。其中有一段爸爸鎖門的動作描寫:掏出鑰匙,對著一串鑰匙細細辨認。辨認出後又舉起來仔細確認一番,再慢慢插入鎖眼。轉一圈,停頓一秒,再轉一圈。拔出鑰匙,仔細放好,慢慢拉上書包拉鏈。擰擰門,在媽媽的催促聲中轉身欲下樓,剛邁一條腿,又停住,轉回身來,再推推門。這才走向電梯……

一個“仔細得甚至有些過頭”的父親形象躍然紙上。這裡插一句有趣的題外話:我在讀過這篇作文之後,在傢長會上特別留心瞭他的父親,確實非常仔細。找到兒子的座位,看看名帖,還要問問旁人確認。隨後拿出紙巾,特別認真地擦擦椅子,坐下。又拿出濕紙巾,把兒子的桌子從桌面到桌洞再到桌腿,都仔仔細細地擦瞭一遍,緊接著又用幹紙巾復擦一遍。

語言描寫也是這樣。魯迅先生在《看書瑣記》中曾說過:“高爾基很驚服巴爾紮克小說裡寫對話的巧妙,以為並不描寫人物的模樣,卻能使讀者看瞭對話,便好像目睹瞭說話的那些人。”這就是人物個性化語言的重要性。即使不寫人物的模樣,也能目睹人物,使人物“活”起來。

這就又說到心理描寫。對他人的心理描寫經常易產生的問題是,很多同學喜歡直接寫:“這時他想:……”

我們班有一位同學,某篇作文中寫到瞭董存瑞。其中有一段他是這樣寫的:董存瑞手托炸藥包時,心裡想……

董存瑞手托炸藥包時心裡想的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呢?董存瑞給你托夢瞭?

還有一位同學在寫她的一位朋友植樹的時候,曾寫:她望著親手種下的小樹苗,心裡想著,小樹啊小樹,你一定要快快長大,沐浴風霜雨露……

實際上這是我們對心理描寫的一個誤解。

別人內心的想法,我們無從探知。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他人的外在表現,去推測他的心理。

比如《背影》中的一段:“撲撲衣裳的泥土,心裡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我走瞭,到那邊來信!’……他走瞭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裡面沒人’”這看似是動作和語言的描寫,但實際上把一位父親和兒子分別時依依不舍的心情完全展現出來瞭。

環境描寫一定要註意能夠襯托人物。就像舞臺上變換的背景,是用來襯托劇情的。

畫畫有“烘雲托月”的說法。月亮不易畫,所以烘上一些雲,在雲中間留出一個圓形或者半圓形,這些雲對月亮就起到襯托作用。

寫文章也是這樣。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傢,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前面都是背景,最後才出現瞭“在天涯”的“斷腸人”。但是前面的一系列背景襯托,作用極其豐富。一個漂泊在外的人,本就惆悵,又處在這樣的環境中,煩愁不言而喻。就像我們不畫月亮而畫雲,最終卻把月亮襯托出來效果是一樣的。

除瞭正面襯托,還有反面襯托。

比如影視作品中經常出現的:一個失魂落魄的人,在歡樂的節日裡,走在張燈結彩的熱鬧街頭,身旁是一張張幸福的笑臉……這就是反襯,是人物心境和周圍環境的一種對比。在我們寫作過程中也可以適當運用。

最後再來說細節描寫。

成功的細節描寫,首先必須真實,其次是必須典型。真實能夠引起讀者的共情,典型能夠突出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

比如葛朗臺當:“歐也妮把金路易鋪在桌子上,他幾小時地用眼睛盯著,好像一個才知道觀看的孩子般呆望著同一件東西;也像孩子般露出一點兒很吃力的笑意”。這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細節,把一個守財奴形象活靈活現地擺到讀者面前。

再比如《圍城》中褚慎明。他自稱一生最恨女人,眼睛近視不配眼鏡,是因為怕看清女人的臉。又聲稱自己人性裡隻有天性沒有獸性。但和蘇文紈交談時,卻激動得"夾鼻眼鏡潑刺一聲直掉在牛奶杯裡"——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形象徹底暴露在讀者面前。

所以,細節描寫,也是讓人物活起來的關鍵。

三、記事

剛才我們對寫人進行瞭相對詳細的分析,其中的很多思考,可以借用到記事文中。加之上一篇也談到瞭寫事,所以這裡為瞭避免文章過長內容過多,記事文部分不再詳細分析,隻簡略聊聊。

在上一篇中我們提到,記事作文的關鍵點是事件本身。

所以,選材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就從這裡切入,簡單談談寫事作文的要點(不全面,隻談我個人認為比較重要的幾點):

(一)嚴選材,新立意,深開掘

“選材要嚴,開掘要深,立意要新”——相信很多語文老師都詳細講過這三點。

寫事件,首先選材要集中,要有代表性、典型性。

有的同學在記事過程中,本是想寫事件的曲折性,寫著寫著卻分散瞭,主要事件和矛盾不突出。也就是讀者看著看著就模糊瞭,不知道你到底在寫一件什麼事,這是記事文的大忌。

其次,我們要能從小事件、小角度,挖掘出大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我們的文章因此而深刻,引人思考。

再次,寫作時所選取的角度,要盡量做到“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筆下皆無”。這也就是說,要“見人所常見,想人所未想”。

這就是所謂的“嚴選材,新立意,深開掘”

(二)有“事”也有“情”

記錄一件事情,一定要有“事”也有“情”。這也就是我們這兩篇中一直在強調的——真情實感!

唯有真情實感,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調動讀者的情緒。

比如我們寫一件難忘的事。

不能夠由你來告訴讀者,這件事很難忘。要通過你對事件本身的記錄,讓讀者產生共鳴——這件事的確很難忘。

我們上屆的學生,高一時寫難忘的事,他寫的是寒假中陪媽媽去剪頭發。從媽媽喊他起床,動員他一起去,到出門,再到進入美發店後看到人很多,怎麼等,怎麼看著媽媽開始洗頭,圍著頭巾出來,選大工,開始剪。期間他喝瞭幾杯飲料看瞭幾本雜志,聽到旁人說瞭些什麼什麼話……最後頭發剪完,媽媽拒絕瞭辦卡,兩個人一起在美發店旁吃瞭頓比薩,回傢瞭。

後來我說這是一個不怎麼難忘的一日流水賬,怎麼也沒讀出來你具體是想寫什麼事,這件事又為什麼難忘。

這一點在上一篇中也講到過。

寫難忘的事,你就要真的去選擇一件非常難忘的事。這件事一定是讓你很動情的,還是那句再三強調的話:你動情瞭,讀者才有可能動情。

(三)文似看山不喜平

記事作文,要記住一句話——文似看山不喜平。

這裡的平,主要是兩方面,一個是語言的平,一個是事件的平。

有的朋友可能讀到這裡說咦你和上篇自相矛盾,上篇你剛說過不要堆砌辭藻。

語言忌平,不等於堆砌辭藻。

事實上,一篇文章中,語言的美感來自於內在的韻律。是否打動讀者,是否有說服力和感染力。而不是說,你去把能想到的所有華麗的詞匯堆成一座山,卻忽略瞭要寫的人物和事件本身。這一點上篇中也提到過。

事件的平,是無高潮,無轉折。也就是說,你的文章不吸引人,讓人有點兒看不下去。或者說,即使看完瞭,也講不出什麼感受,甚至都沒看懂你為什麼要寫這件事。

這兩點,我們在寫作過程中要註意避免。

(四)重視細節

剛剛我們在寫人作文的部分談到細節的重要。記事文,一樣要重視細節。

我的學生中,有一部分在寫事時曾出現過地點或時間不清等前後細節沖突的情況。這一點要格外註意,因為細節關乎整體閱讀體驗。

比如有同學記錄去醫院裡探望生病的老師。剛剛還說在走廊上,跟著又說“這時,有人敲門”。在走廊上怎麼會有人敲門呢?讀者的重點一下就偏移瞭,這就是細節不清造成的問題。

(五)允許有個性。

很多同學寫一件事,會用“普遍情感”來寫。比如上屆我教的兩個班裡的幾個學生,初中時也是同學。有一次他們在寫難忘的事時就同時寫到瞭聽到初中某位老師生重病的消息並且相約去探望的這件事(剛剛提到的例子就是其中之一)

幾個同學在寫到聽到消息時,反應都是“嚎啕大哭”。隻有一個同學,他說他在聽到消息的一瞬間,人是懵的,好像沒什麼感覺,震驚是有的,但是沒有哭,心裡覺得應該哭,但是一點兒都哭不出來,很麻木。掛下電話,他還平靜地去冰箱裡拿瞭一瓶酸奶,又坐回書桌前繼續寫作業。但是有點兒寫不下去,心裡很亂,依然說不清什麼感受。這時他想到剛剛要找一本參考書,於是走到書櫃前,在尋找的過程中突然瞥見那位老師在初中畢業時送給他的書,當時的情景、老師的笑臉甚至語氣,一下被拉到眼前,心裡突然就受不瞭瞭,眼淚“毫無征兆地噴薄而出”。

當然原話不是這樣的,比這精彩得多,我隻寫瞭大意。我記得當時我在看這一段的時候,淚如雨下,看到最後幾乎泣不成聲。包括剛剛我隻是重復瞭大意,眼睛依然濕潤瞭。為什麼?因為真實。

很多同學對真實的理解是什麼:聽到一位很喜歡的老師生瞭很重的病,肯定要哭。這樣才真實。但是他們忽略瞭,人與人是不同的。他們為瞭求真實而放棄真實。其實我後來在那篇作文講評課上問瞭其他幾位同學,幾乎沒有人第一時間就哭瞭出來。但是為瞭所謂的真實,他們反而沒有“寫實”,文章也就反而不那麼動人。

聽到一個很悲傷的消息,確實有人的第一反應是哭。但是人人都如此嗎?當然不會。就像我們那位男同學,他用平實的語言,真實而詳細地記錄瞭他在聽到消息後的反應。從開始沒有哭,哭不出來,到最後眼淚突然噴薄而出……整個過程非常真實,非常動人。

所以,寫作文,一定要說真話,記真事,講真情。切忌“千人一面”。

最後,前幾日的私信裡有同學問,材料中給出幾個觀點的作文,應該怎麼選取寫作角度。

我的建議是從材料給的觀點中去提取你最有話可說的那個。不要脫離材料自己單獨說一個觀點,這樣很容易跑題。

寫作,離不開閱讀。

古人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和寫作,緊密相連。所以,這裡也建議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閱讀和練筆習慣,慢慢積累,慢慢提升。

兩篇文章,其實隻能講一個大概。但願,能給堅持讀完的你,帶去一點點參考吧。

將前一篇鏈接附在這裡: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