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

作者:Mark E. Peterson

譯者:吹過的晚風

引言

在貓中,與其他物種一樣,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庫欣綜合征)是由慢性糖皮質激素過量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癥狀。自然發生的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是由垂體或腎上腺的原發性功能亢進引起的,而醫源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是由合成糖皮質激素引起的。在自然發生的疾病的兩個原因中,垂體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是由於垂體遠端或中間部位的腺瘤過度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ACTH) 引起的,這會導致雙側腎上腺皮質增生。單側腎上腺皮質腺瘤或癌瘤自主分泌過多皮質醇,導致垂體ACTH分泌受抑制,對側腎上腺皮質萎縮。

雖然自然發生的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在貓中很少見,但垂體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和分泌皮質醇的腎上腺腫瘤都得到瞭很好的認識。大約 75-80% 的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貓患有垂體依賴性疾病;其餘 20-25% 有單側腎上腺腫瘤。在患有功能性腎上腺皮質腫瘤的貓中,大約三分之二患有單側腺瘤;其餘有腎上腺癌。

盡管貓往往比狗更能抵抗外源性糖皮質激素過量的影響,但醫源性腎上腺皮質激素過多癥是貓的公認疾病。

在貓中也發現瞭分泌孕酮的腎上腺腫瘤,盡管很少見。臨床癥狀與患有皮質醇分泌性腫瘤的貓相似,但與狗一樣,皮質醇前體的測量對於診斷是必要的。

臨床表現

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是一種中年至老年貓的疾病,中位年齡為10-11歲。 雖然曾經有人提出過輕微的雌性性別偏好,但大多數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的病例系列都沒有表現出性別偏好。 沒有報道出現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貓的品種偏好。

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的臨床癥狀和異常實驗室檢查結果如圖 1 所示。 最常見的臨床癥狀是:

  • 多尿、煩渴
  • 多食癥
  • 腹部下垂
  • 皮膚的變化

患有晚期或長期未經治療的高腎上腺皮質癥的貓也會表現出犬類特有的其他癥狀,如雙側對稱脫發、體重增加和肌肉萎縮。

圖1 貓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臨床征象

貓和狗的臨床表現差異

盡管貓和狗的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有明顯的相似性,但在臨床表現上有很大的不同。

多尿和煩渴

多尿和煩渴通常是犬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最早跡象,在超過 80% 的病例中出現。在狗中,糖皮質激素似乎會抑制加壓素(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或作用,導致多尿和繼發性煩渴。盡管高血糖滲透性利尿也可能導致這些癥狀,但大多數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狗的血糖濃度正常或僅輕度升高,並且沒有明顯的糖尿病。

與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狗相比,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的貓以及自然發生的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多尿和煩渴的發作通常會延遲。多尿通常與中度至重度高血糖和糖尿的發展同時發生,隨後出現滲透性利尿。因此,在高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早期階段,當葡萄糖耐量仍然正常時(即在發展為糖尿病之前),貓通常不會出現多尿和煩渴。

盡管在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中很少見,但多尿和煩渴可以在沒有並發糖尿病的情況下發生或在進展為明顯的糖尿病之前發生。非糖尿病貓多尿和煩渴的機制尚不清楚,但可能與並發腎病有關。

皮膚脆弱

皮膚極度脆弱是貓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主要皮膚表現之一,盡管在患有這種疾病的狗中很少見。 皮膚脆弱性與皮膚衰弱的貓(Ehlers Danlos 綜合征)的情況有些相似,大約有一半的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會出現這種情況。 在受影響的貓中,日常處理或與其他貓玩耍時,皮膚往往會撕裂,留下大片裸露區域(圖 2)。

圖2 由單側腎上腺腺瘤引起的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癥的貓。註意被毛蓬亂,慢性眼部感染,腹部傷口未愈合。這個無法愈合的傷口是繼發於皮膚嚴重變薄。

盡管貓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許多其他皮膚特征與狗報告的相似(例如毛皮蓬亂、雙側對稱性脫發、皮膚萎縮變薄和皮膚瘀傷),但皮膚脆弱在貓的疾病中似乎是一種獨特但嚴重的表現 (見圖 1)。

體重減輕

與犬類疾病相反,許多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都有體重減輕而不是體重增加或肥胖的病史(見圖 1)。 在這些貓中的大多數中,體重減輕繼發於控制不佳的糖尿病(存在於多達 90% 的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貓)。 胰島素抵抗可能是一些貓糖尿病的一個特征,但大多數不需要極高劑量的胰島素來充分控制血糖。 如果存在胰島素抵抗,則不像患有肢端肥大癥的貓那樣嚴重,因為任何血糖控制都可能需要極高的胰島素劑量。

診斷

常規臨床病理分析

常規臨床病理檢查的結果是可變的,並且通常不是疾病的特異性(圖 3)。 可能會報告成熟白細胞增多癥、嗜酸性粒細胞減少癥、淋巴細胞減少癥和單核細胞增多癥等經典的血液學改變,但這些發現並不一致。

圖3 腎上腺皮質亢進貓的實驗室異常發現

迄今為止,報道的最顯著的血清生化異常是嚴重的高血糖和糖尿。大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受影響貓會出現高膽固醇血癥,並且可能至少部分是由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狀態引起的。大約三分之一的受影響貓也會出現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 (ALT) 的高活性,這可能與糖尿病相關的肝臟脂質沉積有關。在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狗中,85-90% 的情況下,堿性磷酸酶 (ALP) 的特定肝臟同工酶的類固醇誘導會導致該酶的血清活性增加;而隻有 10-20% 的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貓具有高 ALP 活性。在一些貓中發現的血清 ALP 活性的輕度增加可能是由於糖尿病狀態調節不良而不是糖皮質激素過量的直接影響,因為盡管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進展,但單獨使用胰島素治療可能會恢復正常。

盡管臨床上出現多尿和煩渴,但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通常保持尿比重>1.020。貓很少表現出在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狗中常見的稀尿。同樣,尿液濃度的這種差異可能反映瞭這樣一個事實,即大多數貓的多尿是高血糖和糖尿的結果,而不是像狗那樣直接抑制 ADH 的分泌或作用。

垂體腎上腺功能檢查

對疑似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貓的內分泌學評估是一個兩步過程,首先使用篩查試驗來確認診斷,然後進行鑒別試驗以區分垂體依賴性疾病和功能性腎上腺腫瘤。 測試結果可能難以解釋,因為貓的臨床癥狀通常不如狗的明顯,而且個別測試的結果可能與敏感性或特異性差的情況不一致。 在許多情況下,有必要使用多種測試的組合來確定是否存在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以及確定疾病的根本原因。

篩查測試

用於診斷懷疑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的三種測試包括 ACTH 反應測試、尿皮質醇:肌酐比 (UCCR) 和低劑量地塞米松抑制 (LDDS) 測試。 圖 4 總結瞭測試協議。 重要的是要認識到,沒有一種測試是完美的,每種測試都有優點和缺點。 因此,建議將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診斷保留給具有該疾病臨床癥狀以及與該診斷一致的內分泌測試結果的貓。

圖4 對疑似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貓的診斷試驗方案的總結

ACTH 反應試驗:ACTH 反應試驗通常用作犬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篩查試驗,也被推薦用於貓。 該測試的優點是它需要很少的時間(1 小時)和僅兩次靜脈采血(見圖 4),並且是唯一可用於區分醫源性和自然發生的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測試。 無論基礎皮質醇濃度如何,自然發生的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診斷取決於表現出高於參考區間的 ACTH 後皮質醇濃度。 相比之下,患有醫源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預計對外源性 ACTH 給藥的反應低於正常水平。

在貓中,ACTH 反應測試的主要問題是其對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敏感性較差。 隻有 35%-50% 的自然發生疾病的貓表現出過度的血清皮質醇反應,而多達三分之二的患有這種疾病的貓具有參考區間測試結果。 因此,ACTH 反應測試在檢測貓自然發生的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方面不如狗有用,狗的測試靈敏度約為 0.85。 然而,如果懷疑醫源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ACTH 反應試驗仍然是記錄繼發性腎上腺皮質抑制的首選篩查試驗。

研究報告稱,多種慢性疾病(與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無關)也會影響 ACTH 刺激的貓皮質醇分泌。 與慢性疾病相關的壓力很可能導致病貓出現某種程度的雙側腎上腺皮質增生,這可能是對 ACTH 的皮質醇反應過度的原因。 因此,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診斷應基於貓的病史、臨床體征和常規臨床病理學發現,而不僅僅是基礎或 ACTH 刺激的血清皮質醇濃度的結果。

在貓中很少發現分泌性激素的腎上腺腫瘤。 臨床癥狀與患有皮質醇分泌性腫瘤的貓相似,但與狗一樣,皮質醇前體的測量對於診斷是必要的。 通常建議在 ACTH 刺激前後測量血清或血漿性激素(例如孕酮、17α-羥基孕酮、雄烯二酮、睪酮或雌二醇)。 然而,ACTH 刺激測試在這些貓中的價值有限,因為大多數貓都發現這些類固醇的基礎血清濃度很高,因此沒有必要進行刺激測試。

常用的測試協議如圖 4 所示。 在貓中,ACTH(125 克/貓)的靜脈內給藥比肌內給藥誘導更大和更持久的腎上腺皮質刺激,因此是首選。 較低劑量的合成 ACTH(1.25 和 12.5 克/貓)產生相當的皮質醇刺激,但在給予較高劑量(125 克/貓)後可獲得更長時間的刺激。 對於肥胖貓,建議劑量高達 250 克/貓,特別是如果采樣因任何原因延遲。

總體而言,ACTH 反應測試不推薦作為貓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初始篩查測試,因為它缺乏敏感性; 大多數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都會有參考區間結果。 可以使用兩種具有更高靈敏度的替代篩選測試,並且明顯更優。

尿皮質醇:肌酐比值:UCCR 是一種有價值的、高度敏感的測量方法,可用於幫助診斷貓的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診斷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測試靈敏度范圍為 0.8 至 0.9,高於 ACTH 反應測試的靈敏度。然而,在患有中度至重度非腎上腺疾病的貓中發現高(假陽性)UCCR 是常見的。

為瞭避免運輸或住院的壓力(這可能會錯誤地增加 UCCR數值),最好讓主人在傢收集貓的尿液樣本,並將樣本帶到獸醫診所提交給實驗室。雖然許多主人可能很難從他們的貓身上收集尿液樣本,但使用非吸收性貓砂或用非吸收性水族箱礫石代替貓砂可能會有所幫助。

總體而言,UCCR 是區分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與未患該病的貓的敏感指標。但是,由於該測試的特異性似乎較低,因此在解釋測試結果時必須仔細評估貓的病史和體格檢查。如果 UCCR 值提示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最好通過另一種更具體的測試(例如 LDDS 測試)確認診斷。

低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貓和狗的 LDDS 試驗不同。對於貓,需要 10 倍高劑量的地塞米松。貓的診斷方案在圖 4 中描述。地塞米松 0.1 mg/kg 靜脈註射將在 4 小時和 8 小時內將健康貓和非腎上腺疾病貓的血清皮質醇濃度持續抑制到大約 <40 nmol/l。在所有患有分泌皮質醇的腎上腺腫瘤的貓中都發現 4 小時和 8 小時的血清皮質醇抑制不足,這是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診斷依據。絕大多數患有垂體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在 4 或 8 小時後也無法抑制血清皮質醇濃度。

總體而言,LDDS 測試是一種出色的篩選測試,其靈敏度接近 1,且特異性可接受。由於該測試明顯優於 ACTH 反應測試,並且比 UCCR 具有更好的測試特異性,因此它是評估疑似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貓的首選測試。

ACTH 反應/地塞米松抑制聯合試驗:ACTH 反應試驗和 LDDS 試驗(0.1 mg/kg)都是對貓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有用的篩查試驗。可以將兩者結合並在一天內完成,這樣在 5 小時內隻需要收集三個血樣(見圖 4)。

幾乎所有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在給予地塞米松後都不能表現出足夠的血清皮質醇抑制,並且大約一半的貓在給予 ACTH 後皮質醇反應過度。相比之下,健康貓和幾乎所有沒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糖尿病貓在地塞米松後表現出顯著的血清皮質醇抑制,並且在 ACTH 刺激後具有參考范圍的皮質醇反應。

總體而言,由於 ACTH 反應試驗的敏感性較低,不推薦 ACTH 反應/地塞米松抑制聯合試驗作為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篩查試驗。如上所述,使用 8 小時 LDDS 測試是對疑似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貓更好的診斷測試。

鑒別測試

一旦確診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必須將垂體依賴性疾病與腎上腺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區分開來,因為這對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測試包括高劑量地塞米松抑制 (HDDS) 測試和內源性血漿 ACTH 測量。 腹部放射照相術、超聲檢查、計算機斷層掃描和磁共振成像等成像技術也非常有助於確定病因。 此外,在沒有腎上腺活檢和組織病理學檢查的情況下,隻能通過使用這些成像技術來檢測腎上腺癌的轉移性病變。

高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對於確診為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可以進行 HDDS 試驗以幫助區分垂體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和分泌皮質醇的腎上腺皮質腫瘤。 該協議在圖 4中進行瞭描述。

充分的皮質醇抑制通常定義為血清皮質醇濃度<30 nmol/l; 或 4 或 8 小時皮質醇濃度 < 基線值的 50%。 在患有功能性腎上腺皮質瘤的貓中,這種劑量的地塞米松從未充分抑制皮質醇濃度,而在大約 50% 的垂體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貓中,它可以抑制血清皮質醇濃度。 相比之下,85% 的垂體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狗在給予這種高劑量的地塞米松後表現出足夠的皮質醇抑制。

總體而言,這種院內測試相對容易執行。 如果證實,血清皮質醇濃度的抑制與垂體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是一致的。 不幸的是,該測試無法可靠地確定疾病的原因,因為有一半患有垂體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沒有表現出任何抑制作用。 在這些情況下,應測量血漿 ACTH 或應進行腹部超聲檢查以確定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原因。

HDDS 測試(UCCR 測量):該方案在圖 4 中描述:在連續三個早晨收集尿液,並在第二天給予三個口服地塞米松劑量。

如果地塞米松給藥後 UCCR 被抑制超過平均基礎 UCCR 的 50%,則可能是垂體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如果抑制 <50%,則無法區分,就像上述標準 HDDS 測試的情況一樣。與標準 HDDS 測試(其中一半患有垂體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沒有表現出抑制)相反,大約 75% 患有垂體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在該測試中表現出抑制。這使得該測試對於區分貓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原因更加可靠。

總體而言,該測試通常更容易執行,並且比標準的住院測試更能確定疾病的原因。因此,對於那些可以口服地塞米松的所有者,可以推薦該協議作為篩選測試(基線 UCCR)和鑒別測試(地塞米松後 UCCR)。

內源性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基礎內源性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濃度對於區分具有臨床癥狀和診斷疾病的篩查測試結果的貓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起源很有價值。 患有垂體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的內源性 ACTH 濃度從高到高正常,而患有功能性腎上腺皮質腫瘤的貓的濃度低到無法檢測到。

重要的是要小心處理用於測定內源性 ACTH 濃度的血液樣本,因為 ACTH 收集後在血漿中會迅速降解。 特殊處理要求包括在收集血液時添加蛋白酶抑制劑(例如抑肽酶)以及血漿的快速分離和適當的儲存溫度,直到進行檢測。 樣本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錯誤的低值,從而錯誤地提示腎上腺腫瘤。

顯影診斷

腹部放射照相術和腹部超聲檢查通常用於幫助區分垂體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和分泌皮質醇的腎上腺腫瘤。 計算機斷層掃描 (CT) 和磁共振成像 (MRI) 也已被證明可用於檢測垂體腫瘤(直徑 > 3 毫米)以及單側腎上腺腫瘤,但這兩種技術都需要專門的設備,操作成本高且應用不廣泛。

雖然偶爾可以在腹部 X 光片上看到一個大的腎上腺皮質腫瘤,但 X 光片在確認患有垂體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的雙側腎上腺皮質增生方面沒有價值。在老年貓中偶爾會檢測到腎上腺的雙側鈣化,這不應被解釋為腎上腺腫瘤的證據,就像在狗身上一樣。

腎上腺大小和形態的超聲評估對於確定貓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原因非常有用。貓的腎上腺相對容易識別:與狗的左右腎上腺形狀不同,貓的腎上腺都是橢圓形和橢圓形到豆形。在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中,如果兩個腎上腺都很大或大小相等,則診斷為垂體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另一方面,如果一個腎上腺較大或畸形,而對側腎上腺較小或在超聲檢查中無法觀察到,則診斷為分泌皮質醇的腎上腺腫瘤。

治療

在貓中,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很難成功治療。 圖 5 總結瞭治療方案。 潛在的醫學治療選擇包括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溶解劑米托坦 (o,p'-DDD) 或阻斷一種或多種參與皮質醇合成的酶的藥物(例如酮康唑、甲吡酮或三氯司坦)。 患有垂體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的手術治療包括雙側腎上腺切除術或垂體切除術,而單側腎上腺切除術適用於患有腎上腺皮質腫瘤的貓。 最後,外部放射治療也可用於垂體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特別是當貓有大的垂體腺瘤時。

圖5 貓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的治療選擇

從過去20年收集的經驗來看,腎上腺切除術已被證明是治療貓的最成功的模式,而醫療管理和垂體放射治療的使用產生瞭混合的結果。然而,隨著藥物三氯司坦的引入和更廣泛的使用,大多數患有腎上腺皮質過高的貓現在可以通過醫學手段得到合理控制,至少可以控制幾周到幾個月。

藥物治療

米托坦

米托坦是一種腎上腺皮質細胞溶解劑,已廣泛用於治療狗的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許多不同的米托坦治療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貓的方案已被使用,但短期成功率有限,長期結果普遍令人沮喪。在使用用於垂體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犬的標準劑量米托坦(25-50 mg/kg 口服,每24h)治療的大多數貓中,該藥物既不能有效抑制腎上腺皮質功能,也不能減輕疾病的臨床癥狀,即使在延長每日治療期後也是如此。厭食、嘔吐和嗜睡等副作用相對常見,即使在藥物未降低血清皮質醇濃度的貓中也是如此。由於米托坦效果不佳且不良反應發生率高,因此不建議將這種藥物用於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貓。

酮康唑

酮康唑是一種主要用於治療真菌病的藥物,它抑制皮質醇生物合成的第一步(膽固醇側鏈裂解為孕烯醇酮),並在較小程度上抑制 11-脫氧皮質醇向皮質醇的轉化。 盡管酮康唑已成功用於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人和狗,但它不能可靠地抑制健康貓或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的腎上腺皮質功能,並且可能引起嚴重的副作用,例如血小板減少癥。 因此,不建議使用酮康唑治療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

甲吡酮

甲吡酮是一種抑制 11`-羥化酶(將 11-脫氧 – 皮質醇轉化為皮質醇的酶)作用的藥物,已被用於治療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結果喜憂參半。 已使用的總劑量范圍為 250-500 毫克/天。 大多數貓似乎對藥物的耐受性相當好,但藥物引起的嘔吐和厭食導致一些貓不得不停藥。 如果治療有效,美替拉酮會降低基礎和 ACTH 刺激的皮質醇濃度並改善疾病的臨床癥狀。

總體而言,甲吡酮對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貓的有效性是可變的,可能是短暫的,因此該藥物最好短期使用,以準備手術腎上腺切除術。 然而,美替拉酮很難獲得,因此無法廣泛用於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

三氯司坦

三氯司坦可逆地抑制腎上腺皮質中的 3'-羥基類固醇脫氫酶系統,從而減少糖皮質激素和鹽皮質激素的合成。 三氯司坦是治療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犬的有效藥物,過去幾年收集的經驗表明,它對於患有這種疾病的貓也是一種有價值的治療方法。

迄今為止,已經報道瞭 7 隻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6 隻患有垂體依賴性疾病,1 隻患有腎上腺腫瘤)使用三氯司坦進行治療,每日口服劑量為 4.2-13.6 毫克/公斤。服用曲洛司坦後,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臨床癥狀有不同程度的緩解。

根據報告的研究和個人經驗,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貓的推薦起始劑量為每天口服 20-30 毫克/貓,每天給藥一次或在兩次喂食之間分配。貓的每日三氯司坦劑量經常需要根據臨床癥狀的解決情況、血清生化結果和重復 ACTH 反應測試進行調整。

應在 2 周、1 個月、2-3 個月和此後每 1-3 個月評估接受三氯司坦治療的貓。每次復查時(安排在早晨服用三氯司坦後大約 3 到 4 小時),應詢問主人並檢查貓。然後收集血液用於常規臨床病理學分析,並進行 ACTH 反應測試。盡管尚未確定接受三氯司坦的貓的 ACTH 後皮質醇濃度的理想目標范圍,但應以 50-150 nmol/l 的 ACTH 後皮質醇濃度為目標。對於臨床癥狀持續存在且血清皮質醇值高於此范圍的貓,曲洛司坦的劑量增加至每天 30-60 毫克/貓,每天給藥一次或在喂食時分開。根據隨後的復查檢查和 ACTH 反應測試,根據需要進行額外的劑量調整。在一些貓中,需要高達 90-120 毫克的每日劑量來控制臨床癥狀並將 ACTH 刺激的皮質醇濃度降低到理想范圍內。

如果服用三氯司坦的貓出現與皮質醇減少癥一致的臨床癥狀,則應停止使用三氯司坦並進行 ACTH 反應測試,以確認臨床癥狀是否是由於皮質醇濃度低所致。如果確認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但血清電解質正常,則應停用曲洛司坦並給予糖皮質激素。如果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與高鉀血癥或低鈉血癥有關,應停用曲洛司坦一個月,並同時使用糖皮質激素和鹽皮質激素。

總體而言,雖然需要進一步研究,但三氯司坦似乎是治療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的有價值的選擇,並提供瞭一種有用的藥物替代美替拉酮。 在單側或雙側腎上腺切除術之前,曲洛司坦對於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的術前準備非常有用,但該藥物也可用作某些貓的長期管理的唯一藥物。

放射治療

垂體放療

放射療法已部分成功地用於治療一些患有垂體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垂體放療可能有助於縮小腫瘤大小並延長患有大型或侵襲性垂體腫瘤的貓的生存期,並且還為患有垂體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提供瞭潛在的治療方法。然而,由於腫瘤大小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的減少往往被延遲,許多貓在放療可以充分控制疾病之前死於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引起的並發癥。因此,建議在對垂體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貓進行放療之前,使用藥物治療(例如曲洛司坦)來幫助控制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放療用於治療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的其他缺點包括其可用性有限和費用高,以及進行治療所需的頻繁麻醉和住院時間延長。此外,某些貓可能需要多次放射治療。

外科手術

單側和雙側腎上腺切除術

手術程序的詳細信息可以在 BSAVA 犬貓腹部手術手冊中找到。腎上腺切除術似乎是治療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最成功的方法。對於患有單側分泌皮質醇的腎上腺皮質腫瘤的貓,應進行單側腎上腺切除術。必須對垂體依賴性雙側腎上腺皮質增生的貓進行雙側腎上腺切除術。

不幸的是,因慢性糖皮質激素分泌過多而虛弱的貓會增加感染風險並延遲術後傷口愈合。其他術後並發癥包括胰腺炎、血栓栓塞現象、傷口裂開和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具有嚴重臨床癥狀的貓的術前醫療穩定(例如三氯司坦)可改善術後結果。在成功進行雙側腎上腺切除術的垂體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貓中,垂體缺陷(例如垂體腺瘤)仍然存在;這些貓後來可能會出現與壓迫性垂體瘤相關的神經系統癥狀。

接受單側腎上腺切除術的貓術後一般需要補充糖皮質激素約 2 個月,直到萎縮的對側腺體的糖皮質激素分泌功能恢復。 相比之下,接受雙側腎上腺切除術的貓需要不斷、終生更換鹽皮質激素和糖皮質激素。

通過腎上腺切除術成功治療的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通常在術後 2-4 個月內。 此外,許多貓對外源性胰島素治療的需求減少瞭。

垂體切除術

已發現顯微手術經蝶骨垂體切除術是治療垂體依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貓的有效方法。 然而,由於它需要經驗豐富、技術嫻熟的獸醫和先進的 CT 成像設備,因此該程序仍然是一種高度專業化的治療形式。 盡管它看起來非常有效,至少在患有小垂體瘤的貓中,垂體切除術與顯著的發病率相關,並且該手術對患有大垂體腺瘤的貓不太可能有效。 這種治療的另一個缺點是在術後即刻會出現垂體功能減退,導致皮質醇功能減退、甲狀腺功能減退和一過性尿崩癥; 因此,垂體切除術後至少需要 2-4 周或終生糖皮質激素、甲狀腺素和去氨加壓素替代治療。

預後

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是一種嚴重的疾病,預後很差。 如果不進行治療,大多數貓會在診斷後的幾周到幾個月內死於該疾病的並發癥。 未經治療的貓死亡的一個常見原因是糖皮質激素過量對皮膚脆弱性的有害影響,這會導致皮膚撕裂、傷口打開和傷口愈合延遲。 糖皮質激素過量的免疫抑制作用也使貓容易感染。 最後,慢性皮質醇增多癥可能對心血管系統產生不利影響,導致高血壓、肺血栓栓塞或充血性心力衰竭。 因此,慢性皮質醇過量對代謝、免疫和心血管功能的有害後果經常導致未經治療的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的貓死亡。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