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電腦參數——顯卡篇

這篇發表在:如何評價電腦的運行速度和顯卡?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其實顯卡和CPU有很多共通之處,其實他們都依仗於一塊晶圓切割下來的矽片做成的處理器。而顯卡的參數卻有一些不同,顯卡的參數有,核心、流處理器、架構、制程、核心頻率、顯存頻率、顯存位寬、接口、功耗。

首先手顯卡和CPU在直觀上給大傢最大的不同是什麼?是不是從來沒有聽說過“多核的顯卡”(一些旗艦硬把兩個塞在一個卡上的除外),其原因後面再說。

核心核心頻率——和CPU一樣,CPU也有自己的架構和名字,比如GM204、GM107等等,這些都是核心的代號,正如CPU的Haswell、Ivy Bridge等等。而這,也同樣是顯卡性能最重要的區別項,顯卡的核心頻率和CPU有一些區別,你會看到的主流CPU頻率遠大於顯卡核心頻率,這是由設計架構不通造成的,顯卡沒有所謂指令集,且顯卡設計出來,主要便是為瞭協同CPU工作,來處理並發數相當大的圖形任務,所以它的處理邏輯和CPU也不盡相同,吞吐量太大,所以頻率上去首先會導致發熱的急劇上升,且還需要顯存頻率的協同,所以目前的設計決定瞭這樣的頻率。

顯存——顯存在現在的顯卡上都很大,基本上是1G起跑,這就相當於是一塊專門給顯卡用的“內存條”,GPU同樣有L1、L2的緩存(有些沒有L2,看具體架構),但GPU很少標註該參數,不過我們也沒必要太糾結這個,而顯存需要註意的一點是顯存在市場是有GDDR3和GDDR5兩種的,GDDR3的性能遠低於GDDR5,所以即使是大容量的GDDR3,也是沒有GDDR5效率更高的。

顯存位寬——我們都知道顯存是顯卡的“內存”,那麼顯存位寬就是顯存到GPU的這條“路”有多寬,所以僅僅顯存大並沒有用,如果路很窄,你的通過能力還是會受限,就像道路如果隻有一個車道,即使車快也容易擁堵。

顯存頻率——指顯存在顯卡上工作時的頻率,也可以簡單的和真正的“內存條”的頻率做對比,其實是差不多的意思,頻率越高工作速度也快,效率也越高。

流處理器——因為設計上的截然不同,所以流處理器在N卡和A卡上並不一樣,很具體的差別很容易查到,這裡就不羅列瞭,簡單來說,就是N卡的流處理器更復雜一些,能夠勝任一些邏輯運算,而A卡的流處理器,按照分組來算,大多數隻能完成簡單運算,而1個完成高級運算。所以通常會看到A卡有更多的流處理器,而N卡要少一些,這個也沒有個孰優孰劣,設計理念的不同而已。但總而言之,流處理器是為瞭應對簡單但數量龐大的並行運算用的。這也是為什麼大傢拿A卡挖礦,因為挖礦就是簡單運算,但量很大,這時候流處理器多的優勢就顯現出來瞭。而流處理器和“真正”的處理器的區別你可以這樣理解,處理器是教授,你問啥他都能達,而且效率很快,但問題是你給一千、一萬道100以內的加減乘除讓教授做,教授的效率就遠不如100個小學生來的快瞭。

接口——現在主流的接口都是PCI-E 3.0,不管A卡還是N卡,都是這樣的接口,且PCI-E 3.0向下兼容PCI-E 2.0和1.X,其實和USB的意思挺像的。我們需要註意的僅僅是如果你的顯卡是中高端顯卡,那麼PCI-E 2.0的帶寬是會造成一些瓶頸的,比如H81的主板就都帶的是PCI-E 2.0的接口。

制程——CPU有制程,GPU也同樣是有,因為都是由數以億計的晶體管構成的,所以GPU一樣是納米級的晶體管,目前最新的970、980是28nm的制程,據說明年會投產16nm產品(應是指下一代),GPU的制程這個東西和CPU的制程一樣,更小的制程可以帶來更小的功耗和發熱。

功耗——顯卡的功耗就要簡單粗暴一些瞭,比如我們通常就直接能看到某顯卡的功耗是60W等等,該數據主要是做你購買電源的參考。

其他——顯卡還有一些參數,比如OpenGL的支持、DirectX的支持就類似CPU的指令集,隻不過OpenGL是一個定義瞭一個跨編程語言、跨平臺的編程接口規格的專業的圖形程序接口。DirectX則是是微軟創建的多媒體編程接口。硬件有其支持的最高版的OpenGL和DirectX的版本,但一些升級如果老硬件可以支持,也是可以升級的。然後就是顯卡的接口,DVI、VGA、HDMI、DP這些接口主要也要看你的顯示器來決定,本身的優劣上DP>HDMI≈DVI>VGA,實際實用上前三個區別不大,VGA略差。

總結——總而言之選擇顯卡首先應該選新不選舊,但因為現在廠商越來越喜歡擠牙膏(主要還是因為對手不給力,沒錯,說的又是你,AMD!!)所以有很多馬甲卡,就是上一代換個名字就直接成瞭新一代,比如移動顯卡上的860M和960M等等,隻要註意看他們的核心代號以及其他參數對比就知道瞭。在核心相同的情況下,顯存越大、位寬越大越好(GDDR5)。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