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預習考點:公共物品的定義及其融資與生產

  為2018中級經濟師考試加油奮戰,憑借自己的努力付出,換取考試的成功。東奧小編今天為大傢整理瞭《經濟基礎》科目的預習知識點,相信會對大傢的復習有所幫助。

【內容導航】

  公共物品的定義及其融資與生產

【所屬章節】

  本知識點屬於《經濟基礎》科目第十一章公共物品與財政職能

【知識點】公共物品的定義及其融資與生產

公共物品的定義及其融資與生產

 (一)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1.定義:增加一個人對該物品的消費,並不同時減少其他人對該物品消費的那類物品。

【註意】美國經濟學傢保羅·薩繆爾森首次提出來的。

  2.特征:

  非競爭性(主要特征):指的是某種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個人的消費並不增加任何額外成本,也就是增加一個人消費的邊際供給成本為零。

【註意】強調瞭集體提供公共物品的潛在收益。(隻增加收入,不增加產量)

  非排他性(派生特征):指的是要排除一個額外消費者技術上不可行,或者成本很高。

【註意】指出通過市場機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潛在困難。(未付費就享用,供給不足)

(二)公共物品的需求顯示

  1.私人物品的需求顯示是通過自願的市場交易實現的;(用貨幣投票,顯示個體偏好)

【註意】公共物品的需求顯示是通過強制性的政治交易實現的。(政府通過稅收融資,用投票顯示集體偏好

  2.決策原則:“多數決策原則”或“少數服從多數”;

  常見的多數決策規則有:相對多數決策、二輪決選制、逆向排除法、博爾達計分法、孔多塞規則、贊同投票。

(三)公共物品的融資和生產

  1.公共物品的融資

  (1)政府融資(強制融資)

【註意1】作為公共物品供給的資金提供者,政府以強制稅收的形式為公共物品融資;

【註意2】缺點:難以滿足社會成員對公共物品的多樣化需求。

  (2)私人融資(自願融資):

 【註意1】非排他性成為對自願融資起阻礙作用的關鍵因素;

【註意2】條件:在公共物品的受益結構和成本分擔都比較清晰的小規模集體中,或者當提供者同時也是該公共物品的主要受益者時;

【註意3】缺點:導致公共物品供給的數量不足和結構不平衡。

  (3)聯合融資

  政府以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等方式,鼓勵私人機構提供公共物品。

  2.公共物品的生產

  (1)政府生產:代表公眾利益的政治傢雇傭公共雇員,與他們簽訂就業合同,合同中對所需提供的物品或服務做出具體規定。

  (2)合同外包:是指政治傢首先與私人廠商簽約,再由這個私人廠商與其雇員簽訂勞務合同,按政府的要求完成公共物品或服務的生產任務。

【註意】合同外包是公共服務提供私有化的表現。

(四)公共物品供給的制度結構

  1.公共物品供給的制度結構涉及四個內容:

  (1)公共物品供給的決策制度;

【註意】決策制度是公共物品供給制度結構的核心。

  (2)公共物品供給的融資制度;

  (3)公共物品供給的生產制度;

  (4)公共物品的受益分配制度。

  2.我國公共物品供給制度目標:

  (1)建立一個多元的、競爭性的、有效率的、均衡發展的公共物品供給制度機構;

  (2)“十二五”強調:堅持政府負責的前提,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推動基本公共服務提供主體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加快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和民辦並舉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模式。政府在其中的責任是,要為公民獲得基本公共服務提供制度保證,並作為基本公共服務的最後出資人。

  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進入到備考旅程,雖然途中會有艱辛和阻礙,但是一直的堅持走下去,一定會看見勝利的景象。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