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一代天驕狂瀾雄風最終卻憂鬱而死的東歸英雄……

二十多年前,我看過一部電影《東歸英雄傳》,講述瞭流落俄國伏爾加河流域的蒙古人中的一支(扈爾特人)反抗沙俄壓迫回歸祖國而進行瞭一場悲壯的民族大遷徙的故事,其中為爭奪保護東歸的地圖,將地圖刻在人背上割下來進行殊死打鬥的場面我至今難忘。

高中時,我看瞭歷史書上對這段歷史的記載隻有渺渺數字:

1771年,蒙古族土爾扈特首領渥巴錫率領17萬人從伏爾加河流域,歷時七月行程萬裡回歸祖國定居新疆,完成瞭人類史上一次悲壯的民族大遷徙。

後來我又看瞭電視劇版馬景濤塑造的那個東歸英雄(馬景濤不演瓊瑤劇演技還是在線的)。

渥巴錫身著汗王服

他(渥巴錫)出生的時候,他的哥哥,也就是老汗王的長子薩賴不堪在異鄉為人質(名為在沙皇俄國接受教育,實際上俄羅斯女皇是想挾持土爾扈特人未來的汗王讓土爾扈特人繼續為沙俄征戰)的悲苦生活,也為瞭不連累父王故國(不作人質會被強大的沙俄滅國)咬舌自盡瞭,而他(指渥巴錫)的母親也因為難產母子隻能保全一個割腹犧牲瞭,為瞭不被俄國人發現,不被送去俄羅斯作人質,老汗王隱瞞瞭渥巴錫出生的事實,把兒子送給平民夫婦青格勒撫養,這些使渥巴錫一出生就嘗到瞭生命悲苦的滋味。

彼時沙皇俄國,彼得大帝去世,他的兒子彼得三世繼位,傳說彼得三世是個隻會玩錫兵的癡呆,他娶瞭一個日耳曼(現在的德國)女人為後,這就是後來殺夫自立的葉卡捷琳娜大帝(世界歷史上的唯一一個女性大帝),葉氏野心勃勃,想要統一南北俄羅斯,即位後積極推行對外擴張政策,看上瞭蒙古人的能佂善戰,遂強征土爾扈特人去對付俄羅斯的敵人(土耳其及其周邊一些小國),土爾扈特人徹底淪為沙皇俄國的戰爭工具。

俄羅斯史上唯一被冠名為“大帝”的女皇

葉卡捷琳娜大帝發動政變、殺夫自立,她的繼位並不合法,靠著眾多的情夫征戰一方為俄羅斯積極擴張開疆辟土,她在位期間對內主張開明專制,鞏固封建農奴制(也使眾多的俄國農奴苦不堪言),對外擊敗奧斯曼帝國,打通黑海出海口,三次瓜分波蘭,使俄羅斯的疆域達到鼎盛,成為當時名副其實的歐洲第一強國,其才幹和名氣也聞名海內外。

葉氏及其情夫

在電視劇版的《東歸英雄傳》中,渥巴錫及其部族久受戰爭之苦,十分向往自由平靜的生活。他生於王族,卻長於普通的牧民傢庭,十分感恩養母、熱愛草原,對同為平民出生的央金一見鐘情,許諾立她為後,並在沙俄女皇面前真摯陳情。他的汗王告訴他婚事應該由王廷做主,於是父子之間有這樣一段對話令人感受頗深:

汗王:你難道不知道央金已經受瞭堅信禮,改信東正教,是扈爾特人中第一批改信東正教的居民(央金傢裡沒有男孩,父親膽小,如果不改信東正教接受沙俄的資助根本活不下去)。

渥巴錫:佛門廣大,佛法無邊。佛祖一直教導我們包容,而不是排斥異教徒。我喜歡她,不論她是哪個教派的,何況我們草原男兒,最重承諾,我已經對長生天發過誓瞭(蒙古人認為長生天是最高天神)。

汗王:是的,尤其是對女人最重承諾。那你問過佛祖瞭嗎?

渥巴錫雙膝跪下說:我正是受佛祖的啟示,願佛祖保佑!

渥巴錫(馬景濤飾)和央金(寧靜飾)

渥巴錫繼位成為新一代汗王,央金順利成為汗後,婚後幸福美滿育有一子,按照盟約汗王長子送給俄羅斯作為人質。央金數次祈求渥巴錫,能夠派兵接回唯一的兒子,渥巴錫隻能無奈勸到:

扈爾特汗國從我爺爺的時代開始就訂立瞭盟約送長子為質,這是沙俄允許扈爾特存在的條件,一旦接回孩子,我們的部族臣民就不可能安全。我們還年輕,還會有其他的孩子。

央金說:我有罪,那個俄國醫生說我已經不可能再生育孩子瞭,為瞭扈爾特後繼有人,為瞭汗國能在沙俄的種族滅絕政策中繁衍下去,你還是再找一位汗後生育孩子吧!

渥巴錫勸慰:央金,我求求你再也不要說這樣的話瞭!(堅持一夫一妻制即使扈爾特汗國後繼無人)

(詳細的對話內容記不清瞭,隻記得大概如此)

劇中的渥巴錫是一蒙古勇士的代表,有著蒙古男兒所有的情感優點,擅長長途跋涉騎兵作戰。

他是草原上的雄獅,在與土耳其的征戰中,展現出過人的英勇和軍事才能,葉氏女皇明顯對他很有好感,說他有一雙能抓住獅子的手,積極籠絡挾制希望他為俄羅斯效力…..

他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子孫,先祖曾經帶領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可是到瞭熱兵器時代18世紀的俄國,其子孫扈爾特人卻四處飄蕩,找不到安傢的牧場,敵不過強大的俄羅斯戰隊,隻能在居住瞭140多年的伏爾加河流域,備受沙俄的種族壓迫,不僅繳納牛羊重賦,被強制信仰東正教,還要為俄羅斯女皇為上帝的榮譽四處征戰,充當炮灰……

他生於憂患,繼位成為汗王時還不到25歲,本是一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卻數次為瞭部落種族跪求俄羅斯女皇停戰,因為俄羅斯周邊還有一堆的小國,連年擴張戰爭不斷,扈爾特人隻能不斷的送死…..

這就是扈爾特人主動開通商路、探聽中國消息,渴望東歸的真實原因:

不是因為他們多麼愛國,在抗日戰爭前,中華民族的概念都沒行成,何來一傢人的說法,更何況在新中國成立前,漢族對其他的民族歧視是非常嚴重的,且蒙古族自秦漢時期起就和漢族爭伐不斷。

他們想要東歸故土,隻是因為數代人民備受俄國沙皇的壓迫活不下去瞭,且傳說中國滿清政府自從打敗準格爾後,準格爾空出來大量牧場,且波斯商人贊嘆東方的華夏帝國人民如何富裕幸福、宮殿如何宏偉、君主如何賢明、風景如何優美、寺廟如何廣佈,類似於《馬可波羅行紀》引來歐洲人對東方的向往一樣,波斯商人對東方華夏帝國(當時的大清帝國)描述引來扈爾特人對故土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

於是,17萬土爾扈特人拖傢帶口扶老攜幼跨過荒無人煙、生靈旱至的西伯利亞高原,歷時七月行程萬裡終於在公元1771年抵達瞭新疆伊犁(當然在此過程中,還有一直積極支持土爾扈特人東歸的喇叭教),在承德的避暑山莊獲得瞭乾隆皇帝的覲見,乾隆皇帝賞賜瞭扈爾特人一些牧場、土地、牛羊、佈匹等等,從此扈爾特人獲得瞭相對安穩和平的生活。

扈爾特人東歸路線圖

可惜,真實的歷史是非常殘酷的,17萬的土爾扈特人在路上不僅要面對惡劣的氣候漫長的旅途還有來自於沙皇俄國的士兵追伐,17萬人活著抵達新疆時隻剩7萬人瞭。

當時我看這個影視劇的時候,就是在這場民族大遷徙中,土爾扈特全族人各種死,戰死、餓死、渴死、凍死、野獸咬死、中毒死、瘟疫死、絕望死、自殺死…..太慘瞭,太慘瞭!但是當他們到達伊犁時,欣喜若狂:我們回傢瞭。

人類歷史上,這樣的民族大遷徙似乎隻有蒙古人才能完成。可生命的最後幾年,渥巴錫活得真是憂鬱啊!

扈爾特人以巨大犧牲換來的東歸並沒有讓他們過上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乾隆皇帝是一個好大喜功的封建君主,清朝是一個閉關鎖國不知世界之大的老大帝國,中國人也並不是虔誠信仰佛教、政教合一的國傢(扈爾特人信仰的應該是佛教的分支喇叭教),且當初乾隆皇帝對於扈爾特人的東歸態度並不明確,乾隆皇帝的真實態度是:假使扈爾特人能活著來到大清國的領地且俄羅斯女皇並不為這麼一個小小的種族長途跋涉向大清發難的話就讓扈爾特人留下來,反之,則很有可能把扈爾特人遣返。

另外,乾隆皇帝表面上優待扈爾特人,實際上對扈爾特人一直藏著戒心,表面上說是覲見渥巴錫,保留其爵位,實際上將渥巴錫軟禁在宮中半年之久,在此期間,乾隆皇帝讓扈爾特人在新疆分散居住,讓原本擅長遊牧業的扈爾特人耕地種植,進一步削弱其部族的力量,使本來就疲憊殘弱的東歸英雄完全無力與清廷對抗,後來扈爾特部族中發生瞭可怕的瘟疫,渥巴錫的養母、妻子、孩子全都死瞭,不久,渥巴錫自己執意要回傢,隨之也身染天花不治而亡,享年33歲,臨死前給族人留下遺言:安分度日、勤奮耕田、繁衍牲畜、勿生事端、致盼致禱。

東歸而來定居新疆的扈爾特人並沒有實現政權的獨立,反而經此劫難民族、語言、宗教、文化都發生瞭斷層,人口長期不能恢復。自康熙以來,蒙古準格爾幾次叛亂,乾隆曾經血洗準格爾部落,造成當地人口減少,這時正好來瞭疲憊殘弱而無比聽話的扈爾特人穩定邊疆,乾隆皇帝感到洋洋得意,寫詩:從今蒙古類,無一不王臣。自此,清朝更沉浸在“天朝上國、四方來朝”的美夢直到鴉片戰爭。

對於土爾扈特人來說,人生就是這樣,眼前的道路充滿荊棘但一直為之奮鬥的那條路卻未必如當初所想的那樣美好,不知道渥巴錫身死的那一刻是否後悔自己當初東歸的決定,畢竟當年他作為部落首領秘密策劃東歸的時候隻有25歲。

值得一提的是渥巴錫秘密策劃東歸的那一年是個暖冬,伏爾加河的水遲遲沒有結冰,他們無法通知左岸的族人,隻好先帶著右岸的族人出發。回傢,本該是30萬人的征途,無奈渥巴錫隻能帶著17萬人回歸。同時,葉氏女皇知道瞭土爾扈特人東歸的消息,下令追殺,並竭力留住河流左岸的人。這一撥留下來的人後來成立瞭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屬俄羅斯),列寧就有土爾扈特血統。

想瞭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註陳靈均的教育筆記、教育聯盟2020

#你會給哪個歷史人物復活#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