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曲唑酮」為何是抑鬱伴失眠的首選?

曲唑酮是臨床上常用的5-HT受體拮抗/再攝取抑制劑(SARIs)。

與其他5-HT再攝取抑制劑類似,曲唑酮可阻斷5-HT轉運體(SERT)對5-HT的再攝取,升高突觸間隙5-HT的生物利用度;此外,該藥的5-HT2A及5-HT2C受體效應也可帶來抗抑鬱效應。無論國內還是國外,曲唑酮的適應證都是抑鬱障礙。


圖1:曲唑酮對多種神經遞質受體和轉運蛋白的親和性。

在圖中可以看出,曲唑酮對5-HT2A受體的親和性最強,即對5-HT2A起最強的拮抗作用;

水平虛線比較瞭曲唑酮對其他受體和轉運蛋白的親和性。


圖2:曲唑酮對4個關鍵結合位點的相對選擇性。

與圖1不同的是,圖2顯示的是相對選擇性,最高柱子代表曲唑酮的最強選擇活性。

然而,曲唑酮與SERT(5-HT轉運體)的親和力並不強,弱於5-HT2A受體,甚至弱於α1受體,隻有在使用中高劑量(如150-600mg/d)時才能達到治療所需的SERT占有率,並發揮其多模式抗抑鬱效應。

所以

小劑量曲唑酮相對失眠、抑鬱相關受體親和力為:5-HT2A > α1 > H1 > SERT > 5-HT2C

曲唑酮作為一種濃度依賴性的受體拮抗劑:

1、在小劑量(25-100mg/d)時,盡管達不到對SERT和5-HT2C受體的有效抑制,但可以有效拮抗5-HT2A、α1、H1受體,這三種受體均與鎮靜有關,因此 25-100mg/d 也是曲唑酮最佳鎮靜的催眠劑量區間,可發揮強大的鎮靜助眠功效。

2、隨著SSRIs和SNRIs的相繼問世,使用曲唑酮治療抑鬱的患者急劇減少,目前,曲唑酮並非主流指南所推薦的一線抗抑鬱藥;《中國抑鬱障礙防治指南》(第二版)中,曲唑酮被列為B級推薦的抗抑鬱藥,劑量范圍為50-400mg/d。

失眠伴有焦慮、抑鬱的患者,是曲唑酮最佳優勢患者類型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把曲唑酮定義為鎮靜類抗抑鬱藥。

1、

睡眠紊亂是抑鬱的核心癥狀之一,失眠影響抑鬱治療的應答,升高抑鬱惡化風險,針對性地改善睡眠癥狀則有助於改善抗抑鬱治療轉歸。

對於存在失眠主訴的抑鬱患者,優先選擇具有鎮靜效應的抗抑鬱藥,除瞭可以快速減輕患者的痛苦外,選用這些藥物可顯著減少苯二氮卓類藥物在抑鬱癥患者中的使用。

盡管SSRIs和SNRIs聯合苯二氮卓可以有效改善治療早期的焦慮及失眠癥狀,但很多患者在14-28天後並不能停用苯二氮卓,面臨濫用成癮的風險。

2、

曲唑酮本身即有獨當一面的助眠效果,但在臨床中,曲唑酮也常常與其他一線抗抑鬱藥(如SSRIs、SNRIs)聯用,用於治療伴有睡眠癥狀的抑鬱患者。

之前有綜述顯示,接受SSRIs和SNRIs治療的抑鬱焦慮患者,報告主觀失眠及日間嗜睡比例最高。接受SSRIs治療者出現失眠比例為17%;接受SNRIs治療者出現失眠比例為24%。

因此,曲唑酮與SSRIs、SNRIs聯用時,可改善SSRIs和SNRIs導致的失眠副作用,幫助患者「睡個好覺」;此外低劑量曲唑酮雖無顯著的抗抑鬱效應,但可以起到增效作用。

與其他抗抑鬱藥聯用增效時,曲唑酮的推薦劑量同治療失眠時的劑量,一般為50-100mg/d。

3、

· 相比於老一代苯二氮䓬類助眠藥(艾司唑侖、阿普唑侖、地西泮等)和新型非苯二氮卓類助眠藥(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唑吡坦、紮來普隆),曲唑酮可服用相對較長的時間,且無明確的成癮性證據。

· 曲唑酮的半衰期6~8小時,夜間睡前半小時服用,正好匹配常人的夜間睡眠時長,很少引起次日的過度鎮靜。

· 僅需晚間單次服藥,無論單用還是與其他抗抑鬱藥聯用均較為方便;

· 夜間入睡困難病程超過6個月的慢性失眠患者,可聯合一線助眠藥新型非苯二氮卓類藥物,可以簡單理解為新型非苯二氮卓類藥物負責「快速入睡」,而曲唑酮負責「把覺睡好」。

曲唑酮在美國處方藥銷售排名:2012年美國處方張數排名15位,抗失眠藥排名第1位

曲唑酮雖沒批準為一種催眠藥或者做為一種催眠藥推向市場,但是它占據瞭催眠藥處方的一半。

得益於上述優點,有專傢指出,曲唑酮治療失眠可能是全球范圍內最常見的精神科超適應癥用藥。

盡管各路失眠指南共識對曲唑酮的推薦並不一致,但一般認為,對於同時存在抑鬱焦慮情緒的失眠患者,應優先考慮使用曲唑酮等具有鎮靜效應的抗抑鬱藥。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