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方小柴胡湯加減

中醫經方小柴胡湯加減

一招鮮吃遍天:一張小柴胡湯打天下!(14種變通)

小柴胡湯又是和法中最精煉的代表方。藥物雖僅7味,卻是寒熱並用、補瀉合劑的組方典范,不僅對外病可收表裡雙解之功,而且對內傷雜病也有協調和解之效。如能適當加減變通,則適應證候更廣,治療效果更佳。

最常用的變通用法有如下14種

1、荊防小柴胡:小柴胡湯加荊芥10g、防風10g,用於外感半表半裡證而怕風、鼻塞、清涕等表寒癥狀較為明顯者。

2、二活小柴胡:小柴胡湯加羌活12g、獨活12g,用於外感半表半裡證而腰膝肢節疼痛明顯者。

3、杏蘇小柴胡:小柴胡湯加杏仁12g、蘇葉12g,用於外感半表半裡證兼見輕度咳嗽者。

4、止嗽小柴胡:小柴胡湯與止嗽散兩方合用,治療外感半表半裡證而咳嗽明顯咯痰不暢者。

5、藿蘇小柴胡:小柴胡湯加藿香12g、蘇葉10g,用於暑天感寒而見半表半裡證者。

6、楂曲小柴胡:小柴胡湯加焦楂20g、神曲15g,用於柴胡證而胃脹、食少者。

7、銀翹小柴胡:小柴胡湯加金銀花30g、連翹30g,用於外感半表半裡證而發熱、痰黃、尿黃等熱象較顯者。

8、四金小柴胡:小柴胡湯加金銀花30g、金錢草30g、海金沙30g、雞內金12g,用於治療尿路感染和尿路結石。

9、四君小柴胡:小柴胡湯加白術15g、茯苓15g,主治肝脾不調,脅脹隱痛,脘脹食少,大便稀溏,倦怠乏力。適用於遷延型肝炎、慢性肝炎有上述見證者。

10、二陳小柴胡:小柴胡湯加陳皮12g、茯苓15g,主治肝胃不和,胸脅發脹,惡心噯氣,食少吐涎。適用於慢性胃炎、妊娠惡阻有上述見證者。

11、歸芍小柴胡:小柴胡湯加當歸15g、白芍30g,主治肝脾不調,胸脅痛,心煩食少,大便不暢,適用於遷延型肝炎、慢性肝炎有上述見證者。

12、四物小柴胡:小柴胡湯與四物湯兩方配合,用於婦女經期外感半表半裡證、肝血不足的月經不調證以及更年期綜合征。

13、棗仁小柴胡:小柴胡湯與酸棗仁湯兩方配合,用於肝氣不舒、心血不足引起的失眠癥。

14、龍牡小柴胡:小柴胡湯加生龍骨30g、生牡蠣30g,用於肝氣不舒,胸滿煩驚,失眠多夢。

運用小柴胡湯,既要善於加減配伍,又要註意各藥劑量的比例。仲景原方的劑量是:柴胡八兩,黃芩三兩,人參三兩,炙甘草三兩,生薑三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

運用小柴胡方治療外感病證,除宗仲景之意,重用柴胡30g之外,還加大黃芩劑量至20g。治療內傷雜病,則柴胡、黃芩均用15g。無論外感內傷,均用黨參代人參,治外感用10–15g即可,治內傷則加大為20—30g。——摘自中西醫學資源平臺zxyx120的微信公眾號

小柴胡湯證中,這11個證需特殊註意

導讀:本文介紹的證,是小柴胡湯使用中的常見證,把握好這些點,才能更好的用好它。

1、嗜臥

《傷寒論》第37條載:“脈浮細而嗜臥”,第231條也有“嗜臥”。結合第97條:“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之論來看,“嗜臥”是小柴胡湯證最關鍵的證,也是特征性癥。嗜臥是指患者困倦想睡覺,或可表現為不停的打盹。這不僅提示氣津已虛,而且也是小柴胡湯方中人參、炙甘草、大棗一組藥的對應證,是本方用參、草、棗的依據。

2、嘿嘿

第96條、97條有“嘿嘿”一癥。陳慎吾先生認為:嘿嘿,“嘿嘿然不欲言也”(《陳慎吾傷寒論講義》)。劉渡舟先生認為:嘿嘿,“肝膽氣鬱的神情”“表情很靜默,也不高興”(《劉渡舟傷寒論講稿》)。這是小柴胡湯證中非常關鍵的一個證,表現為:心情不好,沒有情緒,神情低沉而不想說話,或不想吃飯,或不知所措等。這種情緒與第96條的“心煩”可以交替出現。但見此證,就可用小柴胡湯。

3、不欲食或嘿嘿不欲飲食

《傷寒論》第148條證有:“心下滿,口不欲食”,第96條與97條分別有“嘿嘿不欲飲食”。不欲飲食即無食欲,不想吃飯、不想飲水。這是小柴胡湯證的關鍵證之一。不少患者不僅無飲食欲,還兼有心下(胃脘)痞悶癥。

4、頸項強

《傷寒論》第99條載:“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第98條也有“頸項強”。從而提示,“頸項強”是小柴胡湯證之一。胡希恕先生認為:“頸即脖子兩側,屬少陽;項為脖子後面,屬太陽。”(《胡希恕傷寒論講座》)頸項強既可見於桂枝加葛根湯證與葛根湯證,也可見於小柴胡湯證。

5、大便硬

《傷寒論》第148條證有:“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第230條有“不大便而嘔”,由此說明“大便硬”或“不大便”是小柴胡湯證之一。結合第230條:“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分析,小柴胡湯雖無大黃,而可和降胃氣,治療樞機不利,升降失司,胃氣不降的大便硬或不大便證。

6、大便溏或下利(痢)

《傷寒論》第229條證有:“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說明小柴胡湯證有發熱、下利(痢)。發潮熱、下利,而見“胸脅滿不去”者,即為小柴胡湯證。《皇漢醫學》載:小柴胡湯可治療腸炎,“尤以小兒之疫痢,消化不良等證,最有奇效。”胡希恕先生認為“此病多見於熱性痢疾……若胸脅滿而顯少陽證,則可以小柴胡湯既治胸脅滿,又解熱治痢。臨床小柴胡湯有治痢疾的機會,甚至噤口痢都可使用,若有熱而無實,可加石膏。本條說明,小柴胡湯可治熱痢而顯柴胡證者。”(《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

7、腹中痛

《傷寒論》第96條或然證有“腹中痛”一證。另外,《傷寒論》第100條證有“腹中急痛”,《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並治》第21條證有:“腹痛而嘔”,從而提示,腹痛是小柴胡湯證之一。

8、黃疸

《傷寒論》第231條證有“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並治》第21條證有:“諸黃,腹痛而嘔者”。從而說明“黃疸”為小柴胡湯證之一,黃疸見小柴胡湯證者,可用本方治之。

9、耳前後腫

《傷寒論》第231條證有“耳前後腫,潮熱,時時噦”,從而說明“耳前耳後腫”是小柴胡湯證之一。痄腮、時毒、淋巴結腫大等病顯小柴胡湯證者,可用小柴胡湯治療。

10、舌上白苔

《傷寒論》第230條有“舌上白苔”一癥,從而提示小柴胡湯證的舌以苔白,且舌上苔較多較明顯為特征。

11、脈浮細,或脈弦浮大,或脈沉緊

《傷寒論》第37條提出小柴胡湯證的脈為“浮細”;第148條提出“脈細”;第231條提出“脈弦浮大”;第266條提出“脈沉緊”。這些均是小柴胡湯證的脈象之一。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