跡——每日一字·辶(辵)部字

跡【jì】,金文的字形是以辵為意符、以朿[刺]為聲符的形聲字。篆文把聲符改為瞭亦,繁體字還把它寫成足字旁的“跡”和“蹟”,簡體字則是又回到瞭以辶為意符、以亦為聲符的形聲字。

《說文解字·辵部》跡:步處也。從辵亦聲。蹟,或從足責。*,籒文跡從朿。

段玉裁註:跡本作*,朿聲。小篆改爲亦聲。

“跡”的本意即足跡,後引申為痕跡。

文獻選讀

《詩經·小雅·沔水》:念彼不蹟、載起載行。

這裡的“跡”是遵循的意思。

世道動亂,那些不遵循法紀的人,讓我坐立不安。

《尚書·立政》:今文子文孫,孺子王矣!其勿誤於庶獄,惟有司之牧夫。其克詰爾戎兵以陟禹之跡,方行天下,至於海表,罔有不服。

這是周公還政之後,對成王的誥辭。

你是文王的子孫,小孩子已經繼位為王瞭。司法方面的事情,你不要自作主張去幹涉,讓有關的官員去負責辦理。你要多過問軍隊方面的事情,把你的軍隊治理好,循著大禹的足跡遍行天下,甚至到達海外的地方,使得普天之下無不臣服。

《論語·先進》: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子張問怎樣才能做一個善人。孔子說:“不踏著前人的足跡走,學問就難以精深。”

《墨子·尚賢中》:尚賢為政之本也。……聽其言,跡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此謂事能。

“尚賢”是自古以來的治理社會的根本國策。如何選拔賢人呢?先要聽他說些什麼,看他做些什麼,考察他的辦事能力,然後再謹慎地委任予他官職。這就叫“選賢任能”。

《莊子·山木》:道流而不明居,得(德)行而不名處;純純常常,乃比於狂;削跡捐勢,不為功名。是故無責於人,人亦無責焉。

自然法則流行於天下而不需要過多的自我表白,道德行為也不是為瞭欺世盜名。這就是一件平平常常的事情,就像肆意狂放一樣。拋棄權勢與地位,不再追求功名利祿,從此消聲匿跡、隱居山林。你不再去責備別人,別人也不會再責備你瞭。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七章》: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讁。……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善於行走的,不留下痕跡;善於說話的,不留下瑕疵。有智慧的人常常是善於幫助別人,而從不遺棄他人;善於物盡其用,而沒有什麼東西被廢棄。這就是“因襲明智”。

《淮南子·說山訓》:見窾木浮而知為舟,見飛蓬轉而知為車,見鳥跡而知著書。以類取之。

古人看到空的木頭能在水裡浮起來,便知道可以造船;看到飛蓬旋轉而懂得可以造車;看到鳥獸的足跡,而知道可以造出文字。古人就是看到瞭這些類同的現象而得到的啟示。

《淮南子·氾論訓》:夫夏之將亡,太史令終古先奔於商,三年而桀乃亡。殷之將敗也,太史令向藝先歸文王,期年而紂乃亡。故聖人見存亡之跡,成敗之際也,非待鳴條之野,甲子之日也。

夏朝將要滅亡的時候,太史令終古事先就逃到瞭商,三年後夏桀就滅亡瞭。殷朝將要衰敗的時候,太史令向藝首先歸附文王,一年後商紂王就滅亡瞭。因此睿智的人事先就看到瞭存亡的跡象和成敗交替的時刻,不需要等到鳴條之戰商湯伐夏桀、甲子之日武王伐商紂之時。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