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整理瞭一份【課本精講】統編版初中七年級上冊語文第4課《古代詩歌4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語文課件
資料有點多,建議先收藏
更多資料可搜【初中復習資料】
(資料整理不易,可以收藏-轉發支持一下嗎)
知識點
一、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唐代著名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詩仙”之稱。與杜甫並稱“李杜”,他的詩想象新奇,構思奇特,感情強烈,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快,氣勢雄渾,風格豪邁瀟灑,達到瞭我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有《李太白文集》。
二、故事背景
《新唐書·文藝傳》載,王昌齡左遷龍標(今湖南省黔陽縣)尉,是因為“不護細行”,也就是說,他的貶官,並不是由於什麼重大問題,而隻是由於生活小節不夠檢點。李白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深感不平和悲傷,於是寫下瞭這首詩,表達瞭對王昌齡的同情和關切。
三、課文翻譯
原文: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註釋:
楊花:柳絮。
子規:即佈谷鳥,又稱“杜鵑”。
聞:聽說。
五溪:今湖南西部、貴州東部五條溪流的合稱。
譯文:樹上柳絮落盡,杜鵑在不停地啼叫,聽說你被貶到龍標去瞭,一路上要經過五道溪水。
原文: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註釋:
夜郎:唐代夜郎有三處,兩個在今貴州桐梓,本詩所說的“夜郎”在今湖南懷化境內。
譯文:讓我把為你而憂愁的心托付給天上的明月吧,讓它隨著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你的身邊。
四、問題解疑
1.“楊花”“子規”在詩中象征什麼?詩人為什麼要寫“楊花落”“子規啼”?
象征飄零之感和離別之痛;點明特定時令,渲染暮春環境。
2.開頭兩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
詩歌一開頭便選取兩種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繪出南國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種哀傷的氣氛。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實際卻包含著豐富的內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寫瞭時令,也寫瞭氣氛,既點明題目,又為下二句抒情張本。“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表現瞭詩人怎樣的情感?“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緊承上文,集中抒寫瞭詩人聽說友人左遷龍標時的惆悵和戀戀不舍之情。
3.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表現瞭詩人怎樣的情感?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緊承上文,集中抒寫瞭詩人聽說友人左遷龍標時的惆悵和戀戀不舍之情。
五、課文主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選取瞭楊花、子規、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編織出一個朦朧的夢境,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瞭詩人聽說友人被貶時的惆悵和對友人的戀戀不舍之情。
六、課後思考探究
一:“楊花”漂泊無定,暗寫王昌齡被貶荒僻之地給人的飄零流落之感;“子規”即杜鵑,在我國古典詩詞中,它總悲哀淒慘地啼叫著。切合當時情事,融情入景,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現。
圖文解讀
資料有點多,建議先收藏
更多資料可搜【初中復習資料】
(資料整理不易,可以收藏-轉發支持一下嗎)
更多資料可點擊下方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