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的前世今生

比利時地處英、法、德這歐洲三大國的交界處,使得這裡成為瞭文明的交匯處,被稱為“歐洲的十字路口”。

▲比利時的位置

▲比利時語言分佈圖,佈魯塞爾為雙語區

  • 公元9世紀,由於法蘭克王國一分為三,尼德蘭地區成為瞭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和法蘭西(西法蘭克)文化的過渡地帶。

▲法蘭克王國分離,尼德蘭成為中間地帶

  • 南側的勃艮第等邦國靠近法蘭西,受法國文化的影響較深,形成瞭說法語的瓦隆人。佈魯塞爾城市始建於公元979年。到瞭公元11世紀時期,尼德蘭地區有佈拉班特公國、弗蘭德斯公國等重要國傢,佈魯塞爾成為瞭佈拉班特公國的首都。

▲中世紀時期封國林立的尼德蘭。佈魯塞爾屬於佈拉班特

  • 北方以荷蘭、西蘭為主,主要發展遠洋貿易,
  • 南方的弗蘭德斯和佈拉班特,以生產呢絨為主。

▲弗蘭德斯地區的呢絨生產

  • 佈拉班特公國的首都佈魯塞爾,成為瞭西屬尼德蘭的首府。

▲西屬尼德蘭首府佈魯塞爾

  • 尼德蘭革命恰逢歐洲宗教改革的時候。同樣是由於經濟相對發達,特別是以荷蘭為首的尼德蘭北方商貿繁榮,這裡孕育瞭眾多新興的資產階級,他們極力反對天主教的嚴苛控制,因此尼德蘭成為瞭宗教改革的前沿陣地。
  • 以佈魯塞爾為首府的尼德蘭南方則依然堅持天主教信仰。在尼德蘭革命中,北方新教勢力侵犯南方土地的行為,引起瞭南方不滿。
  • 1579年,南方單獨與同為天主教陣營的的宗主國——西班牙媾和,導致瞭尼德蘭地區的南北分離。

▲1579年,阿拉斯同盟(紅色),佈拉班特和弗蘭德斯(淺藍)退出北方主導的根特同盟

  • 信仰天主教的尼德蘭南方,則依舊在西班牙治下。133年之後,尼德蘭南方又從西班牙易手給瞭奧地利的哈佈斯堡王朝。
  • 西班牙以及奧地利控制尼德蘭南方,有一半以上的人口說荷蘭語。然而在當時的尼德蘭南方,荷蘭語被視為“新教”的語言。
  • 為瞭與尼德蘭北方的荷蘭語劃清界限,尼德蘭南方說荷蘭語的人將自己的語言以原弗蘭德斯公國命名,即弗拉芒語。尼德蘭南方的首府佈魯塞爾也是一座荷蘭語城市。

▲荷蘭語、法語在尼德蘭南方交匯

  • 18世紀末,法國爆發大革命。1794年,法國將包括南方和北方的整個尼德蘭地區納入領土,佈魯塞爾依然是首府所在地。
  • 法國占領尼德蘭地區之後,法語成為瞭唯一官方語言。

▲法國占領整個尼德蘭

  • 1813年,佈魯塞爾的官方文件書寫比例上升到80%,佈魯塞爾進一步法語化。
  • 最終決定將尼德蘭地區重新統一,然而是以南部並入北方的形式,北方(荷蘭)實際作為這個統一國傢的主導。
  • 1830年,同為天主教信仰的弗拉芒人和瓦隆人聯合發動起義,宣佈比利時(尼德蘭南方)脫離荷蘭(尼德蘭北方)獨立,佈魯塞爾作為比利時首都。
  • 1839年,經過近10年的戰爭,荷蘭不得不承認比利時獨立。

▲1830年革命,比利時脫離荷蘭獨立

  • 獨立之初,比利時說荷蘭語的弗拉芒人占全國人口的一半,但弗拉芒人聚集的北部地區雖然沿海,經濟以農業為主,人民較為貧窮。
  • 而說法語的瓦隆人聚居的南部地區雖然是內陸,卻擁有豐富的煤鐵資源,因此法語區成為瞭比利時的工業中心,經濟較為發達。
  • 此外,考慮到法國在歐洲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因此,獨立之初,比利時將法語定為唯一的官方語言。

▲位於瓦隆地區列日的工廠

  • 佈魯塞爾逐漸從一座荷蘭語占多數的城市,變成瞭一座荷蘭語和法語並行的城市。
  • 荷蘭語在比利時的地位提升,與弗拉芒地區的經濟轉型有著密切關系。獨立後比利時借助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的春風,利用南部法語區的煤炭資源發展工業,成為瞭歐洲舉足輕重的工業國。
  • 然而,南部法語區地處內陸。南部的工業產品要想出口海外,需要經過荷蘭語的北部地區。

▲比利時唯一的出海省——西弗蘭德省位於弗拉芒地區

▲比屬剛果橡膠種植園

  • 比利時人口少,非常依賴外部市場,加工的橡膠制品需要從比利時運出去。產品運輸的進出都要通過沿海的北部。
  • 弗拉芒人利用工業革命以及殖民活動帶來的紅利,修建港口、發展航運事業、新型工商業、金融業。比利時新興港口城市,比如安特衛普、佈魯日,都位於北部。

▲20世紀,比利時北部的安特衛普港

  • 佈魯塞爾雖然地處說荷蘭語的比利時北部,但歷史上作為西屬尼德蘭、奧屬尼德蘭以及比利時首都,長期以來受法語的影響。
  • 佈魯塞爾的法語人口達到60%的比重,而且在廣大勞工階層中使用。因此,“弗拉芒運動”在佈魯塞爾沒有獲得大眾支持。
  • 首都佈魯塞爾全境位於荷蘭語區,城市人口以弗拉芒人為主。但因長期法語化的影響,1930年佈魯塞爾法語人口比例為64.7%,荷蘭語人口占34.7%,成為瞭弗拉芒地區唯一的法語人口占多數的城市。

▲比利時語言分區形成

  • 二戰後,隨著比利時經濟的迅速發展,首都佈魯塞爾不斷向周邊的弗拉芒-佈拉班特省擴展。佈魯塞爾的擴張,引起瞭很多說荷蘭語的弗拉芒人的不滿。

佈魯塞爾成為瞭荷蘭語區的“飛地”。

▲佈魯塞爾首都大區(紅色)包括19個區

▲魯汶大學,分為荷蘭語、法語學部

▲佈魯塞爾自由大學

  • 然而,佈魯塞爾國際化程度的加深,卻讓法語人口進一步增加。二戰後,歐洲一體化進程加速。歐盟成立後,佈魯塞爾成為瞭歐盟的總部所在地。
  • 在歐洲,法語的使用人口超過荷蘭語,法語的全球影響力也遠超荷蘭語,使用法語的傢庭很少願意切換成荷蘭語。

▲歐盟總部設在佈魯塞爾

  • 許多來自意大利、西班牙等南歐國傢的居民來到經濟更發達的比利時生活,因為他們的語言與法語接近,都是羅曼語族的一支,這些南歐移民更容易選擇法語。

▲比利時球星卡拉斯科,父母就是西班牙、葡萄牙移民,說法語

  • 20世紀末,隨著南歐國傢經濟的恢復,比利時引進經濟移民的方向轉向瞭非洲國傢。佈魯塞爾是非洲移民青睞的目的地,這些國傢大多數是原法國和比利時殖民地,本身生長在法語環境中。
  • 2013年,佈魯塞爾的傢庭中,法語使用比例78%,荷蘭語使用比例則隻有22%。經過長期法語化的洗禮,佈魯塞爾從荷蘭語城市變成瞭事實上的法語城市。

資料參考

  • https://m.toutiao.com/is/LAGR9q2/?=佈魯塞爾法語化:比利時首都,為什麼從荷蘭語城市變成法語城市?
赞(0)